喹诺酮类药物采用药学干预对使用情况影响探讨

时间:2022-05-17 01:42:21

喹诺酮类药物采用药学干预对使用情况影响探讨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采用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影响的相关因素,总结用药经验。方法: 选取自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间选择在我院采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80例病人,随机将80例病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医师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喹诺酮类药物药学干预,患者服药前医师对他们制定相应的用药准则,然后跟踪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等。对照组患者则使用常规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方法实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进行喹诺酮类药物采用药学干预治疗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在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研究组。结论: 药剂师及时对喹诺酮类药物采用药学干预,可以提高喹诺酮类药物用药安全,预防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从而达到正确的给药途径,提高临床治愈率。

[关键词] 喹诺酮类药物;药学干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

喹诺酮类药物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患者疾病,有目的地杀菌或抑菌活性,调节患者的生理机能[1]。在临床医学中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对患者实施治疗时,治疗方法不恰当很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发生,这样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痛苦,还会成为患者继续治疗的又一难题。为了防止药源性疾病的发生,药剂师应该采用合理用药方法,及时对喹诺酮类药物采用药学干预。为探究喹诺酮类药物采用药学干预对使用情况的影响,笔者现选取自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间选择在我院采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80例患者,药剂师采用喹诺酮类药物药学干预对其中的40例患者实施治疗,治疗效果显著,相关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间选择在我院采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80例病人,随机将80例病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24例患者为男性,16例患者为女性;患者的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为(43.5±4.2)岁。对照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21例患者为男性,19例患者为女性;患者的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为(42.5±3.8)岁。上述所有患者在入院前均未使用过喹诺酮类药物就行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的统计数据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医师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喹诺酮类药物药学干预,对照组患者则使用常规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方法实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药学干预的具体实施方法包括:①制定用药准则:要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的相关规定制定药物使用准则,严格按照药剂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服药。②点评处方:药剂师对所有的处方进行细致点评,针对患者的病情,仔细判断药物是否使用合理。③统计治疗情况: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药剂师应该及时对他们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④持续改进:定期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改进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方法[2]。

1.3 疗效判定

医师对所有患者进行相应的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之后,对他们进行疗效判定,相关治疗效果评定内容包括: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没有出现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者判定为治疗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没有出现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者判定为治疗显效;判定为治疗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变,同时服药后出现严重不适症状者判定为治疗无效[3]。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进行喹诺酮类药物采用药学干预治疗后,医师对所有患者进行为相应的治疗效果评定,评定结果为:研究组患者中:30例显效,9例好转,1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中:25例显效,6例好转,无效9例,治疗有效率为77.5%(P

在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研究组出现2例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而观察组则有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相关统计数据对比见表一。

表一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

研究组 40 30 9 1 97.5% 2 5.0%

对照组 40 25 6 9 77.5% 6 15.0%

3. 讨论

喹诺酮类药物适用于敏感病菌所引起的感染,该类药物目前已经发展至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为靶酶为细菌的DNA 回旋酶及拓扑异构酶Ⅳ。在临床医学中喹诺酮类药物已经得到广泛使用,但是对于喹诺酮类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我们不容忽视。在临床医学中采用合理的用药方法对患者实施用药,已经越来越受到更多的药剂人员关注[4]。

本组的80例患者中,药剂人员通过对研究组的40例患者实施喹诺酮类药物采用药学干预治疗,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5%,远高于对照组的77.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研究组的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而对照组则为15.0%;从上述数据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采用药学干预更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5]。

综上所述,药剂师及时对喹诺酮类药物采用药学干预,可以提高喹诺酮类药物用药安全,预防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从而达到正确的给药途径,提高临床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周红兵. 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探讨. 中国卫生产业,2014,(1):66-67.

[2] 伍玉萍. 探讨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 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2):142-143.

[3] 刘芳. 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 天津药学,2010,22(2):51-53.

[4] 陈春枚,朱金平,费燕.106例抗菌药物致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2,9(08):116-119

[5] Cox H S, N riem ann S, Ism Lovilia G, et a.l R risk of acquit ired d rug resins-tace during short-cpu rise d erectly observed treat ment of tuberculize ankylosis an area w pith h sigh levels of d rug resistance[ J] . C l in In feet Dis.

上一篇: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分析 下一篇:检验科进行健康体检者高血脂筛查情况及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