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礼有理 第1期

时间:2022-05-17 01:34:01

“礼品是个筐,任啥往里装”,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礼品概念像镀金一样往自己的产品身上贴,在强调产品的功能特性之外,高声宣布自己是上好的“礼品”,有的甚至在广告中只强调礼品概念。

对这种现象,业内外褒者有,贬者众,而笔者认为.既然这么多企业都把礼品概念当个宝,自然有他们的道理。

礼品概念的广告中,不论是保健品,还是复读机,在号召大家送礼时,都劝大家送给老人、孩子之类亲朋好友,亲情友情洋溢其间,虽是商业广告,却像公益广告。

让消费者掏腰包.当然要让消费者有理由来购买商品。这就取决于商品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效用,商品本身的功能当然是最基础的要素,但在市场越来越细分的环境下,连保健品都不敢宣称包治百病了,所以实际上很多商品越来越专门针对少数的特定用途、特定人群。更令企业进退维谷的是,几乎每个市场都有竞争者提供与自己产品功能近似、价位相近的产品或服务,产品同质化让消费者难分伯仲。

让专一的并且竞争者众多的卖点和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对接,实在是辛苦的事。再加上在物质供应丰富的条件下,让消费者意识到自己还需要一些东西并不是容易的工作,吃喝穿用,样样齐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去年买了保暖内衣,今年和明年就不必再添置了,更何况你可以劝动女孩子多买几件化妆品,但很难让小伙子吃西洋参。

在市场和竞争者的重重围攻下,企业除了开发新品、技术革新、降价等办法外,如果在同样产品、同样市场,甚至同样价位仍要坚守的情况下,选用礼品概念“包装,产品,不失为良策之一。

首先,从需求角度,礼品概念给消费者提示了一条高尚的购买理由。

在中国文化中,“勤俭”是个传统美德,但又让商家抓耳挠腮,很多人对自己的需求采取压抑的态度,这在中低收入阶层和老年人中表现尤为明显。 而“孝敬”、“关爱”,则又可以使“俭朴”的人心甘情愿,可能是花更多的钱给亲友,甚至“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摸准了消费者的心理,打出“礼品”旗号,使产品凭空多出了一项重要的功能,而且这一“礼品”功能能够被比产品原来功能锁定的目标消费群大得多的人群所接受,使很多“窄众”消费品成了大众消费品。

其次,从购买力角度,礼品概念通过分化产品的购买者和使用者,使产品销售获得充足的购买力,尤其是单价较高、功能用途不明确或不迫切的产品。

例如比较多使用礼品概念的保健品和一些电子产品。保健品针对的多为中老年和青少年,他们或者惯于节俭,或者没有经济能力,而且保健品通常价格不菲,加上其功效不是立竿见影就能显现的。所以要让保健品销得好,就得动员目标消费群的亲友们替他们买。这些购买者恰是年富力强,收入和支出能力都比较强的人群。

单价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的电子产品,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购买的,尤其是电子产品更新换代较快,消费者一犹豫。产品就不值钱了。所以厂家要保住销售额就要想尽办法刺激消费者的各种购买欲望,“送礼”当然不能被落下,而电子产品这种时尚的东西往往送给时尚的人,价钱低了,多没面子呀,送礼就要送贵的,商家就不愁少人掏腰包了。

第三,从销售数量来看,礼品概念可以使产品的销售数量大于市场的实际需求数量。

考察人们送礼的过程,送礼者很少有仔细打听收礼者到底缺不缺什么东西,收礼者则即使不需要或者早已有足够多的同样的东西,也照样出于感谢,至少是礼貌,对送礼者和他手里的礼品笑脸相迎。

不信你可以了解一下,每一位老年人拥有多少件保暖内衣,其中有多少件是做为礼品送来的,实际穿了的又有几件。

这种“过剩”对社会财富或许是一种浪费 但对于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来说,则解了燃眉之急。

第四,因为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尚未发现更好的诉求点,不如用“送礼”广告劝导消费者。

同行业的企业间。产品同质。任一家企业做产品功能等方面的广告,都像在为整个行业做广告。没有人愿意为竞争对手当活雷锋,此时大概最能直接拉动销售的。就是劝消费者买自己的产品送人,因为这样的广告通常只要强调自己的品牌和一个“送”字就行,避免让同行沾光。

第五,顺水推舟,愿者上钩。

对于一些品质较好的日常用品,和功能、品牌等受到普遍认同的产品,人们出于送礼“实用”的考虑,会在送礼时选择这些产品。例如比较熟悉的亲友之间送一箱牛奶,在如今已是比较普遍的事了。

这些产品只要在包装上略加改进即可,而且很多产品本身的包装就已经很新颖精美,另外有的产品专门把包装分为购买者自用的”实惠装”和送礼用的“礼品装”。

凭着产品的品类、品质、包装、品牌等优势,自然而然地成为“礼品”,何乐而不为?

第六,新产品入市的突破口。

新产品刚进入市场时,人们缺乏相关的产品知识,甚至没意识到有对这种产品的潜在需求,不愿意付出成本、承担购买和使用新产品的风险。这时如果采用送礼的办法 就可以使一些消费者实现对新产品的体验,通过口碑效应,甚至推动时尚流行,逐步打开市场。

此外,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休闲娱乐、交往活动增加,也为礼品概念营销提供了沃土。

香烟白酒等传统礼品因为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健康观念提升,逐渐减少了被当作礼品的机会。与此同时,休闲娱乐的机会多了,需要送礼的场合也多了,比如圣诞节,情人节、生日聚会、结婚纪念、探望病人等等。在送礼机会增多的情况下,人们一般不会总送一样的礼品,因为礼品本身就应该给人惊喜的感觉。甚至选送什么样的礼品也颇让人费脑筋。

这时候提醒一下消费者,买一件又体面又实惠的本企业产品,岂不是恰逢其时,所以打出礼品概念并不一定在逢年过节之时。

当然,礼品概念也不是包治百病,一用就是灵的。

首先,礼品讲求新意,消费者会不会总选择一种产品当作礼品是很重要的问题。这就取决于产品是否有切实的功能,这种功能针对的目标消费群,才是礼品忠实的最终消费者。

例如某保健食品在老年人服用之后效果好,年轻人才会不断地给他们买,否则购买行为的随机性就会很大,市场不够牢固。

其次。礼品概念易于被行业内外各种产品采用,缺乏产品或品牌的个性。

礼品概念是谁都拿得起来的“双刃剑”,“送礼只送……”实在缺乏论据支撑,甚至差点儿当了被告,所以,礼品概念最好作为产品功能之一宣传。

如果单纯把礼品概念作为产品的卖点会比较危险。从实践来看,即使运用礼品概念最典型的“脑白金”,在进入市场之初也连篇累牍地介绍“褪黑素 的作用,“静心送给妈,需要理由吗?也早有大量介绍功能的广告完成市场教育,现在谁不知道“静心“的功效?

所以,礼品概念无可厚非,甚至不用白不用,但最基础的,仍然是产品或品牌的独特价值。市场可以投机,但不能偷懒。

上一篇:说出你的爱 下一篇:“她”“他”如何“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