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 16期

时间:2022-05-17 01:23:19

摘 要:从农耕生活样态、文化样态、精神视域角度,以拙政园为例,分析了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的艺术形式形成缘由,并与西方文化样态、园林形式作横向比较分析。理性地从农耕文明发展史的角度,对以拙政园为代表的明清私家园林进行了客观的评价,认为基于自给自足稻米文化的江南私家园林在臻于极度精巧纤细后,所承载的意蕴和品位正在逐渐消失或有的已经完全不被人所知。

关键词:拙政园;生活样态;文化样态

中国江南,以自身地域的独特,造就了华夏大地上自成一格的生活样态,其形成的江南私家园林,正是这一生活样态具体而微的体现。

早期东方华夏文明中心,基本在黄河流域的中游地区,其自北向西,形成至今我们所知的夏文明及商文明,夏商文明余绪沿至秦汉隋唐,无论生产方式还是生活状态,都带有很多东西交融的痕迹,从人种的羌戎狄等混合,到青铜冶炼业之发达,再到农业以小麦燕麦种植,这一切都说明,在上至夏商,下至秦汉隋唐,华夏文明还未最后步入圆熟期。简言之,直到南宋偏安江左之前,华夏文明的代表——汉文明还处于其上升时期,族群生活样态,属于吸收交融状态,诸多方面都表现出族群的勃勃生机,文化形制未臻圆熟当在所难免[1]。通过考察中国古典园林历史,从商周园林置囿、台以期旷远,到明清江南私家园林小桥流水自足于尺境之乐,我们看到了一种文明从上升的勃勃生机到圆熟的自盛而衰,这一过程是否预示着一个族群的毁亡之路[2]。纵观世界文明发展史,任何一文明都有其圆熟极美之境,也有其衰亡自毁之途[2,3]。借对江南名园“拙政园”的分析,试图对汉文明典型农耕文化的样态体现及代表此一生活样态的族群之精神视域做一简要梳理。

1 农耕生活样态

人类自上古,最重要的发明就是农业和畜牧业,它们一直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经济基础,由农业和畜牧业依存的自然环境及生产生活状态,衍生出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思维框架,更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和文明。东方农耕文明更是构成了华夏文明的主体。

1.1 农耕生活史

自宋以后至元明清初,江南私家园林的成熟兴盛,从自然环境及生产方式关照,应与农耕稻米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法国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指出:“水稻最初在印度种植,后来,约在公元前2000~2150年间,经海路和陆路被介绍到中国南部。它以我们熟悉的传统形式慢慢在那里普及。随着水稻的推广,中国生活的重点渐渐地颠倒了过来,新兴的鱼米之乡的南方代替了历史悠久的北方……”[4]。

1.2 吴地文化

华夏文明倚江南而存,大约是在南宋偏安江左而全面实现,以至元明清初,江南成为了代表东亚圆熟文明样态的场域。隔海的东洋亦步亦趋的学习吴地文化的精致,即是指称这一时期的中国江南。在这样的文化场域中,兴盛而圆熟的江南私家园林,与由农耕稻米文化所形成的生活样态必然有千丝万缕的牵连。

2 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城内东北方,初建于明代中期,是明朝御史王献臣的私园[2],王曾受东厂宦官之害,感叹拙于从政,营建此园以自况明志,其后数度易主,清末曾作为太平天国忠王府,再后改为八旗会馆,历经四百余年变迁,现基本仍保存初建时之山水布局。全园占地4.1hm2,分西部“补园”、中部“拙政园”、东部“归田园居”三部分,为现存江南私家园林之代表。

2.1 农耕生活与拙政园

江南水道交织,湖泊众多,稻田密布,江南私家园林以小居多,拙政园虽占地仅4.1hm2,已算江南私家园林中之大园,陈从周有言:“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该园以水为中心,池水面积约占3/5,主要建筑物大都临水而筑。而此种造园法则也可以从另一角度理解。在江南水乡,自然环境的局限,衍生出私家园林的样态,在小的空间中悠游、堆砌:园之主门设于宅邸之曲巷,自腰门以入,黄石假山列于眼前,有挡景之功用,运用藏露技巧,绕过山后水池,景始有所开阔,迎面见到的是“松风亭”,透过亭上开窗,可看到局部水面。出松风亭,经过一座跨于水面的廊屋“小沧浪”,远处可看到一座廊桥,名为“小飞虹”,这些围出一个更小的水院。绕过小飞虹廊桥,就到了园中部核心建筑“远香堂”。远香堂为一座四面厅建筑,在廊桥另一端,还有旱舟“香洲”。远香堂之北为水域,水域中有两座凸起的岛山,将水域分隔成南北两部分,岛上分别建有“香雪云蔚亭”及“待霜亭”。东边岛有小桥通向水池东面的“梧竹幽居亭”。水池中央还有“荷风四面亭”,水池西北亦有“见山楼”。这里简要地述说了拙政园中部的主要建筑。正如知者所言:往往于无可奈何处,又以无可奈何之笔化险为夷……当然就有无可奈何之美:庭院深深深几许,以曲折而得之[5]。在这里,如若真能“三五步行遍天下”,也是“盆景”中的天下,小飞虹,小沧浪,在尽情把玩“小”的趣味中,华夏文明达到了圆熟,但终失去了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力量。

2.2 文化样态与精神视域

江南私家园林其文化样态的圆熟,还表现在宋元以来,文人文学情思的圆融通透,华夏文化历先秦以至明清数千年,在逐渐的成熟中培养出一种优悠的逸乐酬答诗文,此一种表现即反映在园林点景题壁诗文中,《红楼梦》第十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说的正是这种园林与文学的精巧的逸乐游戏。它的广泛使用恰恰表达了一种文明日臻圆熟时的必备之纤巧精致[5]。文学的游戏体现的是文化的抽象[6],而拙政园所承载的那些“华夏文化”的表象,也将这种文明的遥远而灿烂的过去带到了当今的情境中,使得生活在局促水乡的人们,在此文化样态中感受到了时间的进程,自足于某种当下存在的满足感[7]。若探寻其深层族群心理机制,则源于人们世代被固化于稻田的辛劳耕作,此一种耕作的特性潜在地决定了这一种精神内涵:“种植水稻意味着人和劳力的大量集中,意味着专心致志地适应环境”[7]。制作于十三世纪的《耕织图》已展现出稻田阡陌纵横的景象:面积不过几亩的四方田块、脚踏的水车、插秧、收割以及由一头水牛牵引的犁耙。无论在什么时代,总是这些相同的景象,今天在中国西南的山区依然如此。

当然,这并不妨碍我们去细心地品味一种虽已逝去,但依然魅力无穷的精巧的文字游戏。其实质也是此一种圆熟的农耕文明的时空游戏,它支持着对历史的想象,对现实的挞伐[8]。拙政园“三十六鸳鸯馆”,以西步过一小巧曲桥,有“留听阁”一景,在华夏文明浸润过的任一文士,每行此处,必会想到在历史悠远的往昔曾有一诗人,哀婉低吟于秋日荷塘前:“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崔雍崔衮》诗句,表达了思念,孤寂之情。而在拙政园“留听馆“,另一个人,又一次,在他的诗句中找到了同样的思念和孤寂,当然还要依托文学之魂,在时空中实现了又一次回望的志得和意满。在园林中又一次达成了当下者和往昔诗人的精神契合,藉此,江南私家园林使得孤独和寂寞,物化为一种文化样式的美感[9]。

拙政园的其他几处景致还有这样的范例。“远香堂”,取宋理学家周敦颐咏莲句:“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另一处“得真亭”取左思《招隐》诗句:“竹柏得其真”。而西部补园有一处临水扇面形小亭,凭栏可环眺三面景色,题名:“与谁同坐轩”,是宋代诗人坡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当人们流连于这带有文字暗示的景色中,过去逝去的文士风流萦绕于江南文士局促的精神视域中。

2.3 农耕文明的表达

历经数千年积淀的华夏文明农耕文明,通过最直观的天象、气象、物象诸方面观测判断时令节气是农耕生产的基本环节,不能准确把握时节,就意味着不能保障生存所需的基本食物,一年2~3次种植收获的稻米[4],更是如此。所以,华夏文化中关于天文的同时也存在于文学艺术以致园林中,它们相互影响,深入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顾炎武《日知录》即言“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天’,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 缘此,在园林中遍植各色植物花草,寄情草木四季之荣枯,正是文人雅士们寄于园林中的天象节令“之谣也”。拙政园于园中山上种植落叶树并混以常绿树木,岸边则散植灌木藤蔓、垂柳,亭馆间又种植柑橘、梅花、山茶花等各色花木,山茶花又名曼陀罗花,拙政园就以花名命一馆为“十八曼陀罗厅”。另一名为“香雪海”的景致更是描绘冬末春初踏雪寻梅之佳境。而“待霜亭”却让雅士们体认到生命苦短的悲情和隐忍的坚持[10]。使四季纷呈各色,荣枯变迁,岁月流逝,以园林花木为依托,展于园内,正是江南私家园林的诗情体现和农耕俗世表达,也是文人们赖以寄情的载体。

3 结语

园林艺术代表了一种文化的综合样态,当它到成熟期时,所蕴含的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形态,更深层地昭示出这一文化样态创造族群的生命信息。从古波斯的水法绿洲,疏朗庭院,到欧陆对称布局之嵯峨城堡,其旷远雄健,蓬勃生机,展现出这一世界的另一美之境界,其中的华丽、超凡、严谨、哲思,标明出一类上升的生命样态,是外展的。以此反观江南私家园林,于局促之水乡,产生自足之稻米文化,文人雅士们,流连于逼仄的四壁六合,沉醉于平仄的文字游戏,在臻于极度精巧纤细后,必将堕入颓败一途,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自然法则的必然。江南水乡,私家园林,恰如一个如风逝去的魅影,连同农耕文化,留存于回望的哀婉低吟中。此处,江南园林所承载的意蕴和品位正在逐渐消失或有的已经完全不被人所知。

参考文献

1 陈从周.书带集[M],1984

2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第三版

3 戴旋. 江南园林建筑美学意蕴探析——以拙政园为个案研判[J]. 华中建筑,2009(1)

4 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M].1992

5 计成.园冶注释.陈植译注[M].北京:中国建工业出版社,1988

6 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

7 王其钧等.图解中国园林[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8 楼庆西.中国园林[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3

9 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2005

10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上一篇:森林生态采伐与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 下一篇:乌鲁木齐市雅玛里克山绿化现状与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