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鸿门宴》中的“于是遂去”

时间:2022-05-16 11:01:06

内容摘要:高中语文教学用书对《鸿门宴》中的“于是遂去”的翻译是“于是﹙刘邦﹚决定赶快逃离”,但笔者通过查阅对比史记中其他“于是遂”的用法和意义,认为《鸿门宴》中的“于是遂去”无“逃离”之意,翻译时应强调行为的准备性。

关键词:鸿门宴 遂 于是遂

《鸿门宴》一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主要讲述了项羽进入函谷关与刘邦的一场斗争故事。文中有“……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教师教学用书对此翻译为“于是﹙刘邦﹚决定赶快逃离,让张良留下辞谢”。这也符合《说文解字》对“遂”字的解释,“遂,亡也”,亡乃逃也。

但是,“遂”在古代也多用于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字。《论语》里有“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左传》里记载“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荆轲刺秦王》里也多次出现,“乃遂私见樊於期”、“遂自刎”、“遂发”等。那么当“于是”加上“遂”在一起的时候,“遂”字是什么意思呢?笔者翻阅《史记》本纪和列传,共有十处涉及“于是遂”的句子,如下:

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史记·夏本纪》)

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史记·殷本纪》)

于是遂得脱(《史记·项羽本纪》)

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于是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史记·张仪列传》)

于是遂解蒲而去(《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史记·春申君列传》)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史记·刺客列传》)

于是遂斩郅都(《史记·酷吏列传》)

可见,在“于是遂”的组合里,“遂”字皆表示“就”的意思。《史记·鸿门宴》中的“于是遂去”当直译为“于是就离开”,并无“逃”意存在。从前后句的连贯顺承角度来看,“于是遂去”肯定说的是刘邦。但是,既然翻译成“于是就离开”了,怎么还有随后的“乃令张良留谢”和刘张的对话呢?我们可以参考《荆轲刺秦王》中的“遂发”来解释,荆轲叱责太子后,“请辞决矣”,于是就出发了,紧接着便是千古传颂的易水诀别描写。可见,“遂发”是“于是就(准备)出发”,言下之意是已经动身,“发”字的意思已经在行动上有所展现,只是程度不深、不远,如果真的出发已久,何来其后的易水送别。《鸿门宴》中的“于是遂去”,说明刘邦采纳了樊哙的建议,于是就(准备)离开,离开的行为已经做出,可以是收好行装、安排好马匹,也可以是吩咐将士做好(他)走后事宜。因此,文中自然而然出现了“乃令张良留谢”及刘张对话的情节。

辩而不华、质而不俚的史家绝唱传颂千古,其魅力在于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去发现,从而追求与千年之前的先贤精神上的契合,述之文字,已尽传道授业解惑之责。拙作乃一家之言,实为抛砖引玉而已。

李飞,安徽省利辛县第一中学西校区教师。

上一篇: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平... 下一篇:探究卡夫卡《变形记》中的异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