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和田玉

时间:2022-05-16 07:25:17

商朝(公元前1600至公元前1046)是奴隶社会的大发展时期。商朝的青铜铸造技术十分成熟,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造型及纹饰都十分丰富,有些铜器上还刻有铭文,尤其是礼器,外观上十分精美,取代了前朝的石器。商朝和田玉器发展也是比较迅速,出现了一个新高峰,其数量、种类也显著增多,工艺造诣很高。商朝的和田玉器上也刻有一些文字,这些有铭文的玉器虽然数量很少,但是对于研究商朝文字的发展形态很有价值。

考古工作者于1976年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中心的小屯村西北,发现了一座商朝时期的坟墓,出土了玉器1200余件,其中最著名的妇好墓(妇好是商朝第二十三王武丁的配偶,是一位驰骋疆场,英姿赫赫的女将)中出土了755件玉器。经科学鉴定,这些玉器玉料大多数都是和田玉,依用途可分为礼器,仪仗、工具、生活用具、佩饰品和杂器、动物诸类。

礼仪器

商朝是相当昌盛的时代,巫术、祈禳、占卜和祭祀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据《礼记・表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告鬼而后礼”。礼仪器和田玉佩正是为了满足祭祀活动的需要,并逐渐形成了完备的礼仪玉器制度,其使用的礼仪器有玉璧、玉琮、玉圭、玉戈、玉璋、玉钺、玉刀和玉柄形器等。

玉璧。商朝玉璧向薄小方向发展,玉璧多琢有卷曲纹、重环纹、弦纹等。线条多为直线,转角度大,似方折,刚劲有力。商朝玉璧外缘凸出形状似齿状为商朝装饰玉器的主要特点。商朝的玉璧种类及数量也比其他时期的多,这也是与商朝人们祈禳、占卜、祭祀等较多有很大的关系。商朝的玉璧作为礼天的礼器,祭祀活动中的神器,是交换、馈赠和收藏的珍宝。

玉琮。商朝玉琮数量并不多,同新石器时代相比有明显的衰退趋势,但是作为礼器仍然在制作使用、《周礼,大宗伯》郑玄注:“琮之言宗也,八方所宗,故外八方象地之形。”从玉琮的四面、四角看,恰好是八方。商朝的玉琮形制承袭良渚文化,但风格已有变化,有的在圆圈四方琢有高浮雕兽头,蝉形等。多数玉琮向小型化、精巧形发展,琮壁较薄,立体部位近似圆筒,有的为素面圆体琮。外表光素无纹饰,呈近似八方形的圆口。

玉圭。商朝玉圭是在新石器时代玉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商朝早期的玉圭是在龙山文化玉圭的样式上增加了圆孔,到了商朝中晚期,圭的形状、纹饰又有变化,主要是双阴刻线条纹,有纹饰的玉圭则更加普遍。形制也更加规范,体现了礼制的严谨性和神圣性。

玉戈。商朝的玉戈很普遍,有直身玉戈与弯身玉戈之分,制作十分精美,大部分玉戈下部琢有纹饰,也有的镶有铜柄。

玉璋,商朝是玉璋的盛行期,从出土的玉牙璋来看,商朝的玉牙璋比前期的要长,两则的栏齿也较复杂,玉璋形制巨大,工艺精湛,纹饰图案精美,抛光也较先进。许多牙璋上带有斜线纹装饰,直线条多,深浅不等,粗细不均的细凹线,圆槽,成组排列有序。由于玉璋流行时期不长,总体数量不多,识别时要注意牙璋的厚度,表面的坡度,阴线的刻工。

玉钺。商朝的玉钺是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玉钺的延续,其造型更加繁复,由原来的直刃变成孤刀,多有大穿孔,并琢有兽面纹。这个时期的和田玉钺更加精工制作,成为重要的礼仪器,更是象征氏族首领或军事首领的权力的礼器,王权的象征。

玉刀。商朝玉刀制作十分精美,有精美的纹饰,有的边缘作齿状凸出,刀的柄端被雕成各种动物形象,也有的刀身琢有阴线装饰。商朝玉刀已上升为艺术器和礼仪用具,而非实用工具。

玉柄形器。柄形器以其形状似器物把柄而得名,商朝玉柄形器为长方形片状及方柱形状,形体较粗厚,多琢有线形纹饰,有的琢成竹节状。节上饰有瓣状纹及兽面纹,柱状柄形器雕刻得非常精细,片状的柄形器多光素无纹。

佩饰

和田玉器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就一直被人们所青睐。据古文献记载,中国古代人曾认为:玉吸收了天地日月之灵气,山川人文之精华,佩之养性怡情。驱邪避瘟,益于身心。古代医学权威李时珍也认为和田玉“作钗环服佩,避邪恶毒气”,“白玉润心肺、助声音、止烦渴、定虚喘、安神明、滋养五脏六腑,清纯之气之药也。”这只是凭经验而论,但是人们为了审美的需要及显示尊贵和财富而佩戴它,这种以玉作为佩饰的行为贯穿社会始终。各个时期佩饰玉器的品种不同,其功能也不一样。商朝的佩饰玉器主要有玉殃、玉璜、人物佩、动物佩、龙凤佩等。

和田玉龙。商朝玉器中玉龙较多,其共同特点为头顶有似未开蘑菇形角,足部近似于长方形,其上用阴刻折线勾出指爪,屈肢于腹下,眼部呈平行四边形、环形、臣字形,龙首张口,龙身出脊,刻画细致,玉龙主要有弧形龙、团身龙、片形龙等。

和田玉块。商朝玉殃同红山文化玉块在形式上有明显的继承关系,但在前朝的基础上有了发展。商朝的玉块多呈片状,多琢有纹饰,以剔地弦纹和阴线回纹、卷曲纹、兽面纹、动物形;形状以齿状出脊形为主,又有兽身、兽首、龙虎首等新形状,但多琢有纹饰。这种龙首形的起源与红山文化的猪首龙身块有关,应是这种玉器艺术风格的延续。

和田玉璜。商朝玉璜发现很少,有纹饰的玉璜形制较厚,饰纹较满,玉璜的边缘依照动物图案进行凹凸变化,以龙纹玉璜、素面玉璜及鱼形玉璜最为常见。玉璜的两端都带有穿孔,孔径的一端较大,素面玉璜表面不平。

和田玉人物佩(玉神人)。商朝的人物佩雕刻比新石器时代细致,出现了琢有纹饰的圆雕与片状两种。圆雕人物造型以祭祀跪坐形态,不仅逼真写实,而且人物的神态各异,兽面人身、人面兽身、组舍造型抽象夸张,生动自然。人物多为“臣”字目,瘦脸,大嘴,嘴部及下颌较尖突。片状镂雕纹饰较单调,以剔地凸弦纹为主,线条多作平直卷曲状。

和田玉动物佩。商朝的和田玉雕动物有立体圆雕和片状两种,通常在玉雕动物身上琢有纹饰,以阴阳线纹构图为主。纹饰较简练,以卷曲纹、回纹、三角形几何纹为多见。商朝的玉动物有、玉鸟、玉猪、玉兔、玉鹅、玉鱼、玉羊、玉虎等。

和田玉鸟。商朝玉鸟为写实型,造型与真实的鸟类区别不大,鸟身饰复杂的纹样。玉鸟有圆雕与片状两种,片状玉鸟扁平体侧面形象,鸟身带有阴刻的双线纹饰,线条于方折线,云形纹饰。

和田玉鹅。商朝玉鹅扁平体,鹅作站立状,圆眼,长喙闭合,弯颈,颈上饰节状羽毛纹,挺胸,身饰变形云纹状翎纹,敛翅,短是直立,刻出四趾。

和田玉兔。商朝玉兔片状和圆雕型两种,玉兔四肢弯曲,呈跳跃状,嘴张开,双耳后仰,身饰云纹。片状用阴刻线雕出身体局部轮廓,轮廓线的口、足、头和尾等处,用小的直线与弧线转折相接。

和田玉虎。商朝玉虎多呈片状,虎呈奔跑状。昂首张口,采用双线阴刻的技法琢出臣字形眼,云纹形身躯,尾端上卷。

上一篇:故都的秋 第18期 下一篇:负债一样有财可理等38微型空中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