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舌声乐教学论文

时间:2022-05-16 05:34:32

喉舌声乐教学论文

一、喉舌对抗

喉舌对抗指的是在歌唱中喉器、咽壁、舌三者之间的对抗,容易使学习者找到“咽管”的感觉。喉舌对抗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喉结位置、打开喉咙、舌位。

1.喉结位置

为了让声带在喉结里处于拉紧的状态下积极工作,喉结位置相比平时略为降低一些,但也不要人为地主动地强调它必须固定到具体地方,练声时应提示学生在吸气时注意体会喉结随深呼吸下沉、下降的活动感觉。发声时应将喉结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其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打哈欠”的感觉来歌唱。旋律音高上行时,在心理想象中喉结应随着气息一道往下沉,喉结下沉与音高上行呈反向进行。主动“吸着唱”,被动降喉结,只有下沉喉结的动作而没有下沉喉结的力量,这样才能避免强制性生理上的力量。

2.打开喉咙

所谓的打开喉咙,它的意义在于扩张可调节的共鸣器官——咽腔,咽腔可分为鼻咽腔、口咽腔、喉咽腔。主要是扩张咽腔部分,使喉、咽、鼻整个咽腔部分形成一个适合于发声共鸣需要的通道,气息和声音可以畅通无阻地通过,以便声音得到扩大和美化。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凯萨利提出:“歌手真正的嘴不是如很多人以为的那个嘴唇开口,口腔内部腔体的后半部分或是咽腔,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具有可动的,可以被调节的部件。口腔的前半部分是多骨的,本质是固定的并且不如后半部分那样宽阔,而后者还是通向头腔的入口。”沈湘先生也对“打开喉咙”的方法作出过清晰而又科学的解释:“很多人误认为打开喉咙指得是包括嗓子在内的整个喉咙都要打开。声带在喉咙前面的喉结里面,这样容易把前面的嗓子也打开,而声门开得过大,声音就容易空虚、暗淡。打开喉咙正确的提法应当是打开喉腔,不能包括嗓子那一部分。”“打开喉咙”其实包含打开喉腔、鼻咽腔扩张吸开、后咽壁绷紧三要素。用“打哈欠”的方法找”两头吸气”的感觉,将喉结吸至低位置,打开喉腔,打开胸口发音的位置(喉结下方,大气管上方),喉头有“向后辙”的感觉。软腭主动抬起,咽腔随着打哈欠吸开拉开了上下的距离,积极扩张共鸣空间体积,方便气息与声音流通。保持鼻咽腔吸气状态,使硬口盖有种紧张感,发声时就容易获得高位置。后颈略为“梗直”,咽壁积极扩张处于紧绷状态,音越高,声音越贴咽壁顺着管道往鼻咽腔里集中。

3.舌位

在歌唱或练声中,舌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舌位应当根据音高升降适当调整。练习五度或八度练声曲时,拉开牙关节,保持下巴松驰状态,舌头平放,舌尖略往上翘,同时感觉舌位后退,使口腔与咽腔形成管状,舌尖与咽壁形成一种对抗,有种“梗咽壁”、类似“想呕吐”的感觉。这样的变更为声波进入头腔创造良好通道,同时也能避免高音时气息控制能力不够,舌部用力挺高帮忙挡气这一问题。

二、练习中容易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练习喉舌对抗时最容易出现压喉头、压舌根、下巴僵硬等问题。教学中应当提示学生提上颌,拉开槽牙之间的距离,下巴好似掉了下来;软腭主动往上抬,吸开鼻咽腔而让下巴肌肉完全放松,体会唱高音时硬口盖产生兴奋的张力。练习时注意寻找三个支点:

1.小腹及横膈膜的对抗。注意事项:发声时要保持腰部四周的弹性与韧性,在歌唱的同时要体会吸气的感觉,吸气状态的保持同时也就打开了身体的共鸣腔体。在八度大跳时,强化深呼吸的感觉,“吸”与“呼”形成了对抗。

2.舌尖与咽壁的对抗。用下行旋律做li音练习,使咽壁具有张力。在i母音前面加个字头l,加上舌尖的力量并从高音往下唱,能感觉咽壁与舌尖的对抗。

3.上腭(硬腭开始直至垂雍)与咽壁的对抗。用“ei”练唱,小舌头易主动上抬,与咽壁之间形成一个通道,鼻咽口向上出现通畅的共鸣空间。通过练习喉舌对抗,使得声音集中、穿透力强,位置高;同时能扩大音域,上下贯通、运用自如而无明显声区转换痕迹;建立声音竖向感,用管道共鸣来集中声束,使得声音具有本质色彩,富有穿透力且伸缩性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声乐学习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潜心练习。同时,歌唱不仅仅是一门艺术,它还是一门科学。我们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将学唱音乐的“金钥匙”交给学生!

作者:王志怡单位: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上一篇:多元化发展声乐教学论文 下一篇:名义汇率人民币汇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