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青花绘画瓷赏析

时间:2022-05-16 03:15:27

康熙青花绘画瓷赏析

康熙青花瓷器,经历了明末清初的短暂萧条后迅速崛起,烧造出许多新颖别致的器型和格调高雅、令人耳目一新的青花瓷器精品。康熙青花瓷器,色泽青翠艳丽,绘画优美精湛,器型赏心悦目,令世人所瞩目,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康熙青花瓷器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康熙早期青花(康熙十九年以前)制作工艺粗率,沿袭明末及顺治青花风貌。器物胎体较为厚重,釉面白中闪青,部分器物带有酱口。多数青花色泽蓝中泛灰,器型新颖的器物不多见。大罐、大缸、大盆,平底内凹无釉,底边向里斜削,带有火石红。器物整体画面构图饱满,纹饰质朴,粗犷豪放。康熙中期青花(康熙十九年至四十年)代表了康熙朝青花瓷器最高的制作水平,也代表着有清一代青花瓷器的最高水平。康熙中期青花瓷器精美漂亮,它们底釉洁白,胎土细腻坚致,手感比较沉重。釉面有粉白和青白两种。青花色泽纯正,鲜蓝无杂质,俗称“翠毛蓝”,明艳亮丽。带有酱口的器物不再出现。造型品种大量增多,盘碗类器物底变薄,并隐约可见釉下旋坯纹。书写官窑年款的器物开始增多。康熙晚期青花(康熙四十年至六十一年)的制作日趋精细。造型风格向规范化发展,绘画纹饰更加工整细致。圈足釉底带“大清康熙年制”官窑款和带堂名款的器物明显多于康熙中早期。且此时的青花瓷器,胎薄体轻,釉面清爽透亮,青花发色含蓄沉静,逐渐向雍正青花过渡。

为了使读者同好们了解、认识、欣赏康熙青花瓷器,本文介绍10件笔者收藏的康熙民窑青花绘画瓷器。

1 康熙青花历史人物图大罐(图1)

通高35.5厘米,口径13.7厘米。该罐缺盖,圆口,短颈,溜肩,肩腹下渐收。平底内凹无釉,底边向里斜削,带有火石红。器身冲裂,锔钉修饰。大罐周身绘青花历史人物故事图案,图中人物形象雍容富贵,似是贵族身份。面部表情丰富清晰,生动传神,衣冠服饰线条流畅,准确细致。青花色泽呈深蓝泛灰。造型挺拔魁伟,构图饱满舒朗,绘画细腻精湛。胎体硕大厚重,坚实缜密。釉面柔白,丰腴光亮。此罐器型延续了顺治青花将军罐式样,罐颈部变形蕉叶纹以及图中芭蕉、山石、花卉等辅助纹饰,也都沿袭着顺治青花瓷绘之风格,但人物造型轮廓形象已具有康熙朝画意特征。由此可见,此件青花历史人物图大罐,为康熙早期青花瓷器。

2 康熙青花鹿鹤同春图将军罐(图2)

通高31厘米,口径13厘米,足径18.7厘米。该罐缺盖,直口,短颈,丰肩,鼓腹下收。两层台式外撇圈足,罐底部青花双线圈。罐周身满绘青花苍松山石鹿鹤同春图案。图正面绘制山石苍松图纹,笔势纵放,疏密有致,甚为高雅。图背面绘制鹤落松枝起舞,鹿衔灵芝奔驰图纹,动感强烈,寓意深远。图中静止的松石与动感的鹤鹿组成和谐的画面,寓以万物春来、吉祥长寿之意。该罐造型为康熙中期青花将军罐标准式样。青花发色青翠艳丽,色阶层次分明。胎质缜密坚硬,釉面洁白明亮,瓷化程度良好,器物手感沉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3 康熙青花缠枝莲花图大花盆(图3)

通高39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29.3厘米。该花盆大折沿,口沿处饰酱色釉,腹下渐收。平底内凹无釉,底边向里斜削,带有窑砂和火石红。大花盆周身满绘青花缠枝莲花纹图案。图中缠枝莲花的花、叶均采用留白衬边,双线勾勒。一朵朵饱满的莲花,花瓣与花蕊叠翠成团,层次分明。一片片卷曲的叶子,如意云头装饰,既写实又夸张,并富有立体感,突破了传统平涂的单调,通过粗线描绘的枝干,上下连接,左右分蔓,串在一起,呈现出一幅枝繁叶茂、花团锦簇、栩栩如生的“百花争艳图”。此花盆造型、青花色泽、纹饰画意、笔法布局等,均充满

着康熙早期特定的时代韵律。花盆形体硕大,敦重雄健,坚实厚重。青花色泽深蓝泛灰,釉面白中闪青,透明度不佳,代表了康熙早期民窑精品青花瓷器的制作工艺水平。

4 康熙青花冰梅开光莲池图将军罐(图4)

通高39厘米,口径12.8厘米,足径16.7厘米。该罐直口,短颈,丰肩,鼓腹下收,二层台式外撇圈足。盖面隆起呈圆台状,顶置宝珠形圆钮。罐盖面和腹壁满绘青花冰梅开光荷塘莲池图案。图中先在白地上勾勒出冰裂纹,再绘以梅花。梅花勾边填色留白,层次感强。罐腹壁开光莲池纹饰,莲花极为饱满,花瓣圆润,勾线渲染,质感强烈。花叶翻卷生动自然,青花色调浓淡深浅,有阴阳反侧之分。莲茎随风摇曳,水草飘逸婀娜,将盛夏莲池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青花发色深蓝,胎质坚实沉重,釉面柔白明亮。其造型、青花色调、绘画技法等都具有康熙中期民窑典型器物之特点。

5 康熙青花兽面图大香炉(图5)

通高14厘米,口径11.2厘米。香炉撇口,折沿,扁圆形腹,腹下弧收,底有三足,底心处内凹无釉。香炉腹部满绘青花兽面图案。图中兽面图纹工整细腻,兽眼兽鼻形象逼真。该香炉造型敦重古朴,端庄优美。青花色泽艳丽青翠,釉面白净明亮,胎质坚实细密,手感较为沉重。其三足样式,在康熙朝香炉式样品种中较为稀少,为康熙中期青花瓷器作品。

6 康熙青花开光山水花卉图赏瓶(图6)

通高40厘米,口径11.2厘米,足径15厘米。该瓶盖缺,圆敛口,颈部略有弧度,圆肩,弧腹,二层台式外撇圈足。瓶口沿处饰一周变形花叶纹,瓶颈、肩、腹部满绘开光山水和花卉图案,瓶底沿饰一周几何花卉纹,构图饱满繁缛,绘画细腻,画面优美悦目,青花发色青翠娇艳。该瓶造型挺拔峻峭,胎质细致坚硬,器物手感沉重,釉面洁净白亮,瓷化程度好。从器物造型、绘画风格、装饰技法等方面看,此瓶属康熙朝晚期的青花瓷器作品。

7 康熙青花如意牡丹图大盘(图7)

通高7厘米,口径33厘米,足径19.5厘米。该盘撇口,弧形壁,双圈足(此足为顺治及康熙大瓷盘所特有的造型)。盘口沿处饰一周如意云头纹,盘内壁绘十八连环如意纹,盘心六角形六连环如意纹宽线圈内绘三朵环绕式缠枝牡丹花,枝蔓流畅生动,花叶有反侧之分,花瓣上有细线勾描的筋脉,构图疏密有致,绘画工整严谨。青花色调深蓝青丽,胎质缜密坚致,釉面洁白清爽。此盘纹饰的画法和造型时代特征明显,属康熙中期民窑青花上乘之作。

8 康熙青花凤穿牡丹图将军罐(图8)

通高45厘米,口径12.3厘米,足径16.4厘米。罐直口,短颈,溜肩。鼓腹下收,二层台式外撇圈足。盖面隆起呈圆台状,顶置宝珠形圆钮。罐周身满绘青花凤穿牡丹图案。图中牡丹采用了“勾边留白”的画法,突出了花朵的层次感。特别是双犄形牡丹花朵的画法更是康熙朝所独有,非常漂亮好看。图中凤凰昂首展翅,在繁密的牡丹之中飞翔,动感强烈。牡丹是富贵之花,凤凰为吉祥之鸟,凤穿牡丹图纹象征着吉祥富贵之意。此罐绘画线条自如流畅,画面精美雅致。青花色泽深蓝青丽,釉面洁白丰腴,胎体坚实厚重。其造型和图纹时代特征明显,是康熙晚期民窑青花中典型器物。

9 康熙青花海兽图花盆(图9)

通高16.7厘米,口径24.5厘米,足径12.3厘米。花盆折沿,腹下渐收,圈足里外向中切削呈二层台状。花盆周身满绘青花海水礁石怪兽图案,图中一怪兽站立在礁石之上,肌肉隆起,凶猛威武,海水波涛汹涌。礁石采用了“斧劈皴”绘画技法,质感强烈,线条硬朗,棱角鲜明,画面生动传神,新颖大气,给人以力量和震撼之感。该花盆青花发色娇艳青翠,色调浓淡深浅,层次分明,立体感强。瓷化程度好,手感沉重。胎质细密坚硬洁白,釉面清爽明亮,为康熙朝中期民窑青花精品器物,格调雅致大方。

10 康熙青花婴戏图将军罐(图10)]

通高35.8厘米,口径12.7厘米,足径16.7厘米。该罐缺盖,直口,短颈,溜肩。腹下渐收,二层台式外撇圈足。罐周身满绘青花婴戏图案。图中童子们或下围棋,或骑竹马,或踢球,或放风筝,或捉迷藏,姿态各异,面部表情生动丰富,画面热闹红火,充满喜庆祥和的气氛,童子们天真、活泼的神态描绘得惟妙惟肖。该罐构图繁密之中见规矩,童子衣纹发髻极为生动,是典型的康熙朝风格。青花色泽深蓝青丽,富有深浅层次变化,胎体坚实沉重,釉面明亮洁白,是一件康熙晚期婴戏图纹瓷器佳品。

以上10件康熙青花瓷器,是笔者多年前寻觅来的藏品。其造型式样、绘画风格、青花色泽、装饰图纹、胎釉构图等,均充满着康熙朝鲜明的时代风貌。它们清新雅丽,质朴纯真,展现出康熙民窑青花瓷器的制作工艺水平。

(责编:雨 岚)

上一篇:隋代寿州窑青瓷四系壶 下一篇:过枝牡丹花瓷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