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职教材编写之我见

时间:2022-05-16 02:44:09

试析中职教材编写之我见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教材编写 教材评价

论文摘要:现对中职教材编写提出几点建议:读者对象,以学生为主,兼顾教师;教材语体,以科技用语为主,兼具科普用语;学科知识,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兼反映新进展;难点解释,配上括图;联系实际,辅以案例;章节小结,使用表格。

近十来年,笔者参加编写了几本中职教育教材,担任过编者、副主编、主编,对如何根据读者对象,编写出适宜实用的教材颇有些感慨,现介绍如下。

1读者对象以学生为主,兼顾教师

如各章节的开头语,有的教材干巴生硬,直奔主题,前后没有联系;有的教材则用一两句通俗易懂的话承上启下,能吸引读者往下阅读。有些编者说:“留点余地,让教师发挥。要是都编好了,像教案一样,教师都不用备课了。”对此观点,笔者不敢苟同。要知道,教材的主要读者是学生,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若不需太费笔墨,而又不必教师过多讲解,学生也能读懂,这又何乐而不为呢?比如,对细菌概述的讲解,如果一开头就直接介绍细菌的形态结构,学生未必感兴趣。若在讲课之前这样导人:“并非所有的细菌都令人讨厌,有许多细菌其实还是我们的盟友呢!它们与我们终生相伴,对人体有过也有功。那么细菌如何帮助人体,又是怎样致病的?就让我们走进细菌的世界里探个究竟吧!”这样更容易吸引学生往下阅读。而对于因篇幅所限只能简介的内容,则留给教师上课发挥。

2教材语体以科技用语为主,兼具科普用语

有人说,教材不是科普读物,用词应该严谨。教材当然不能等同于科普读物,医药教材也确实应该以科技用语为主,但若能适当辅以科普用语,增加其趣味性和可读性,也未尝不可。如不方便将其用于正文,用于文外链接部分也可。现在的中职学生与大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基础知识不同,教材的语言风格也应有所区别。若编出的教材多数学生看不明白,再符合科技用语习惯也枉然。有些专家学者编的教材,如《免疫学》教材,语言艰涩难懂,让人望而生畏。我们有不少教师感慨:“为什么非要使用这样晦涩难懂的语言?难道让别人看不懂才显示自己高明?教师都不易看懂,学生怎么能看懂?”所以,有不少学生说:“读免疫学,就像读天书。”笔者刚担任免疫学教师时,拜读了著名免疫学教授叶天星主编的《免疫学基础》这本教材,该教材中适当用简单明了的科普语言把复杂深奥的免疫学知识展示在读者面前,使读者对免疫学产生了兴趣。为此,笔者不管是编写教材、著书还是讲课,都适当使用贴切的比喻,得到了读者和学生的好评。比如对抗原与抗体的比喻,前者如外敌,后者像绳子,抗体结合抗原,犹如用绳子把抗原绑起,虽然不能直接杀死抗原,但可促进其他因素如吞噬细胞(像普察)、补体(像地雷)把抗原击毙。还可将这样的比喻编成歌谣,以文外链接的形式编人教材,既增加趣味性,利于学生阅读,又便于其理解和记忆。

3学科知识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兼反映新进展

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多数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素质不高、接受能力较差,但必须让他们经过3年学习后顺利通过行业准人考试并找到合适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编出的中职教材要贴近行业准人考试与岗位要求,知识要新、考点要全、叙述要明、篇幅要短、质量要高。为此,中职教材的编写切忌堆砌高深理论,实用、够用即可。

中职教材不能是大学教材的简单浓缩,应比大学教材更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编者在编写教材时应体现自己的东西,比如新观点、新知识等,即使基本知识与前版一样,但内容的组织、语言的提炼、图表的创新、事例的列举等,应渗透有编者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经验。若只是把前版教材中的相应内容稍微改动就形成新的教材,那么教材就没有新意、没有发展,这样的教材就没有改版的必要了。一些种类较多的内容,可用以点带面的形式处理,即着重介绍一两个代表种类,其余以表格形式简介。如《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材中的病原球菌、其他病原菌、呼吸道病毒、肝炎病毒等就是如此处理的,既体现了学科的系统性,又突出了重点。作为新教材,还应反映学科知识的新进展,如计划免疫疫苗的新种类和新规定、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等。若受篇幅限制,以文外链接形式出现也可。

4难点解释,配上擂图

有些知识需要冗长的文字解释才能说明问题,甚至学生看完文字解释,可能还是不得要领,若能配上简图,则往往会让人茅塞顿开。如外毒素、类毒素、抗毒素的区别,学生经常混淆,配上一个简要图文说明则一目了然(见图1)。

又如,试管凝集反应试验的结果观察,配以简图说明,胜过大段文字描述(见图2)。

插图应尽量创新,使之更贴近教材内容。要避免教材换了好几版,图表仍一成不变。要多想办法,多动手,一些简图是可以自己绘制的,或自己拍照,或利用网上的素材,自己加工改造,成为新的插图。上述两图,就是笔者自己绘制加工的,既便于学生理解,又给教材增添了新意。

5联系实际,辅以案例

有些知识只讲原理,令人感到枯燥乏味,若辅以临床案例,则让人兴趣倍增。如在“超敏反应发生机制”一节,可以文外链接形式插人一些临床案例,比如幼儿使用青霉素后过敏、染发引起的接触性皮炎等,不仅使学生喜闻乐见,并且能加深其对发病机制的理解和记忆。教材中的每个临床案例,应尽量做到短小精悍,并用一句醒目的话语作为标题,更能吸引学生。如《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材中的美发的代价”(染发引起的N型超敏反应);“小心生锈铁钉引起的外伤,’(破伤风梭菌感染);“乙肝病毒携带者能怀孕吗”(乙肝疫苗和乙肝抗体的使用);“她为什么嘴里长了白膜,’(念珠菌引起鹅口疮)等,为教材增添了实用而有趣的元素。

6章节小结,使用表格

小结是章节的画龙点睛之处,若使用比较式表格,更容易让学生抓住要点,并且表格在排版上与正文有别,不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如“病毒概述”一节,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小结,既对该内容起到提纲掣领的作用,又复习比较了细菌的特性,使学生印象更深(见表1)。

笔者参与主编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材(第2版,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各章节的小结皆采用比较式表格,加上正文内容简要明了以及众多实用有趣案例的增加,使整书内容易读易记,该教材出版后,获得了师生的好评,创下了不错的销量。

不同出版社出版的中职教材各有不同的特色,互相取长补短才有利于教材的发展。时代不同,学生水平不同,教材的风格也应随之改变。一本教材编写成功与否,不仅要听取专家的意见,也要听取使用教材的广大师生的意见。好教材,既有益于读者,也历练了编者。通过编写教材,编者的专业知识水平、语文写作水平、电脑操作水平、绘图制表水平等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上一篇:试析“面向职业”的中职语文教学改一革探讨 下一篇:试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洽课教学中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