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箍牌ABS传感器的正确使用探讨

时间:2022-05-16 12:56:49

金箍牌ABS传感器的正确使用探讨

摘 要:介绍了金箍牌ABS磁电式传感器的构造原理,技术规格及正确使用方法。

关键词:传感器;使用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1-0373-01

1 技术规格

外形尺寸: 16 57

工作环境温度:-40~+150

工作环境大气相对湿度:40~95%

工作环境大气压力:86~106kPa

抗振性: 15g

表面平整光洁度:Rmax 2.5μm

抗电磁干扰性能:满足 GB13594及GJB151A的要求

耐腐性:满足GB2423.17及QC/T413的要求。

输入输出特性:磁电式传感器与低碳钢材质制成的模数为1.5的渐开线齿轮相匹配,当工作间隙为0.5~2mm,齿轮转动时,可输出0.05~1.5kHZ的正弦交流电压,输入输出满足下式表示的特性。

V=V0+KZ(n-n0)/6900

式中:V――输出电压(v)

V0――输出电压阈值(v);V0≥0.125v

K――灵敏度(mv/HZ)

Z――齿轮齿数

n――齿轮转数(rpm)

n0――转数阈值(rpm)

2 正确使用

2.1 齿圈

齿圈也叫脉冲环,它应用具有良好导磁能力的材料制成,多采用低碳钢,亦可采用导磁能力好的粉末冶金来制造。为使传感器准确测试车轮的运动状态,齿圈的齿数宜为90~120。

传感器的线圈内径对传感器的分辨率起决定作用,也就是说传感器一旦定型,其分辨率就确定了。齿宽和齿槽宽过小,传感器就无分辨能力了,磁电式传感器可与模数m 1.5的渐开线齿轮相匹配,齿长取16为宜。如果采用截面为方形齿的脉冲环,齿高、齿宽应均不小于模数m=1.5的渐开线齿轮,且齿宽与槽宽应相等。如采用端面齿的脉冲环,亦应参照上述规定设计,脉冲环厚度不应小于15,但亦不宜过大。

齿圈与轮毂的配合采用H8/S7为宜。轮毂上齿圈安装面与轴承安装面的同心度为0.05,齿面对齿圈安装面的轴向偏差不大于0.05,以确保齿面与轮毂轴线的偏差不大于0.15。

2.2 传感器外形

磁电式传感器与弹性衬套配合部分的外径为 16,长度为40,为保证传感器夹持牢靠及能自调气隙,因此 16部分的刚度及尺寸精度要足够高,且头部形状一定要满足图示要求。

2.3 传感器安装

传感器是通过图五所示的弹性衬套安装在传感器的支架孔中,可有轴上位移。由于车轮轴承有轴向松旷量及轴载质量变化等原因,齿圈可推开相触的传感器,以获取合理的工作气隙。

传感器支架和齿圈的最小距离为3,最大为5,如图3所示。

传感器支架上安装传感器的孔的轴线应垂直于齿面,允偏为0.25。

传感器支架应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要固接在车轴上,以防震抖,支架质量不可过大,以使车辆簧下质量不增加过多,特别是对轻型车。

齿圈与轮毂采用紧配合,安装时可将齿圈均匀加热到150,然后套装到轮毂上,一面轻轻转动,一面用木锤敲击,以确保齿圈的安装精度,见图3

为了防锈可在齿圈表面、传感器表面、弹性衬套表面及安装孔表面涂少量的油。切记不可用脂,以免粘上杂质。

2.4 检查

传感器安装好后,应首先用万用表检查其线圈电阻,其阻值一般为1000-2000Ω。超出此范围,表明线圈及传感器电缆有断或短路现象,应及时更换传感器。

用手转动车轮,使齿圈转动,用万用表检查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传感器应能输出0.1kHZ,0.15V的交流电压。

2.5 电缆

为提高ABS抗电磁干扰的能力,电磁式传感器采用屏蔽电缆。接线时,一定要使屏蔽层接地良好。外绝缘层不可有损伤。

传感器电缆要和车架或车架上安装的部件捆扎牢靠。

在车辆使用时,要定期对传感器进行清洁,检查传感器工作气隙是否得当,必要时可将传感器用手向齿圈一方推进一些。

上一篇: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监理现状分析 下一篇:基于TMS320F240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