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地区绿色食品的包装设计教学

时间:2022-05-16 07:07:26

商洛地区绿色食品的包装设计教学

[摘 要]如何把教学目标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是当代教学改革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入手,本论文从商洛地区的绿色食品种类以及包装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当下包装的特点,探讨了将该种类包装设计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期通过校企联合最终实现教学活动任务。

[关键词]绿色食品 存在的问题 时尚性 教学方法

绿色食品是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1]。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生态食品”、“有机食品”、“自然食品”。例如:超市的土鸡蛋、陕北狗头枣、洛南干豆腐等原生态的食品。随着国家经济的繁荣,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始关注营养学,并注意自身的健康,绿色食品正是在此情况下满足了人们需求,在人们的心目中扎根。《2013-2018年绿色食品行业竞争格局与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分析到,目前世界范围内绿色食品销量仅占整个食品销量的2%-3%,预计这一比例在21世纪20、30年代将达到10%。因此从地方高校的教育来看,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把绿色食品相关概念和理念应用到包装设计当中去,和地域经济相结合,为振兴地方经济做出相应的贡献。

一、 商洛地方的主要绿色食品种类

从地理位置来看,商洛位于秦岭南麓,气候比较湿润,属于南方气候和北方气候交汇处;山川众多,气候多样,造成了物种种类繁多,特产也比较丰富。以下对绿色食品种类进行分析,可为特色教学提供依据。

1、商洛是著名的核桃之乡,特别最近几年核桃节活动带动了其发展。目前,商洛市核桃种植面积已超过百万亩,年产量二万吨以上,居全国第一,已成为全国有名的核桃生产基地。而商洛核桃品种比较多,有皮薄味香的、有含高蛋白的、还有具有收藏价值的文玩核桃等等。其口感油香味浓、色泽白黄如玉、营养价值高,很受国内外人民的欢迎,对人体有较高的保健作用。商洛核桃产于陕西省东南部境内的秦岭山区,以商洛地区的洛南、商县、山阳、柞水等7县产量最多,年产量达1000多万公斤,占全国核桃仁出口总量的20%左右,故享有“核桃之乡”的美誉。

2、板栗是商洛农村四大优势产业之一。板栗是木本粮油树种和乡土树种,既是“干果之王”,又是当地人们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镇安、柞水、山阳等县种植数量较多。尤以镇安大板栗名气最大,栽植面积多达70万亩,板栗产业已成为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和“一村一品”的主产品。近年来,商洛整个地区板栗产业成长迅速,已初步成为全区带动农民发家致富的一大主导产业,在农村经济结构中比重较大。

3、黑木耳,史称“上洛耳”,系天然的食用菌,无论从食用,还是从药用,其用途广泛,深受人们的青睐。《续修商志》载:“万山栎树繁多,土人伐木生耳,近年收买成包,水陆发至襄汉,作郧耳出售,价倍川耳。”可见商洛木耳自古与郧耳齐名,久负盛誉,是请客酬宾、馈赠亲友之佳品。商洛黑木耳栽培范围遍布全区,尤以丹风、商南为主产县,产量占全区的25%左右。商洛黑木耳有十几个品种,如:棕树生耳、构树生耳、桑耳、槐耳等,尤以棕树生耳(也叫光耳子)品质最佳,产量较大。

4、商洛豆腐干历史悠久,而洛南豆腐干久闻天下,其质地略呈茶褐色,一律一寸见方,一厘米薄厚,以青藤穿连,五十块一串。其特点是:浓香味浓,柔劲适口。目前市场上多是以塑料袋简易包装,价格便宜,是外来游客带回家的必备品。此外还有丹江源头的黑龙口大块豆腐也远近较为文明,但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包装精美的。

二、商洛主要绿色食品包装存在的问题

1、 绿色食品包装缺乏合理的档次分类

经过大量的地方调查发现,商洛地区大多数绿色食品在包装上比较混乱,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针对不同消费阶层的系列包装。例如,商洛地区的商南茶的包装,最便宜的包装产品为散茶包装,也有简单包装的二十克的茶叶,再贵一些为一百元钱以上的礼品包装,不能满足不同的消费人群需求。

2、绿色食品包装缺乏时尚元素

在商洛地区,代表商洛食品文化的绿色包装如:商南绿茶、木耳、核桃仁等,包装材料比较简单,采用瓦楞纸包装较为常见,设计风格上多使用大自然拍摄的食品照片,很少借鉴时尚的绿色食品包装设计,颜色上多采用绿色为基调。在长期包装使用中,只会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疲劳而最终影响销售。

3、绿色食品包装造型简单化

从绿色食品包装的造型来看,简单是商洛地区食品包装最大的缺点。常见的是长方体,在结构上很简单,可以连续重叠在一起,虽然节约了成本和占地空间,但是在外观上缺乏生动,达不到吸引客户的目的。

三、绿色食品包装设计需要时尚性

设计的时尚性是当代各行各业最大特点,绿色食品包装也是如此,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多考虑到时尚元素,来突破人们的视觉审美疲劳,获得新的包装的愉悦感,来推动商品的销售。绿色食品包装要以环保、功能、智能、个性化满足现代人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1、绿色包装

绿色包装是指对生态环境无污染、对人体健康无害、能循环和再生利用的包装[2]。在人们对生态环境极为关注的今天,食品的绿色环保包装也成为一种必需。据专家预测,未来10年内绿色食品将主导世界市场,而绿色包装则是绿色食品在消费者中间的通行证,它对子塑造绿色食品品牌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协调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出发,世界各国都把减量、复用回收及可降解作为生态环保包装的目标和手段。

2、保鲜功能

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开发出一批功能独特、品种多样的包装新品,令人耳目一新,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和经营者的关注。当前,追求日益完美的保鲜功能已成为食品包装首选目标。如德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很大的发展,这对绿色食品包装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借鉴作用。

3、智能包装

智能包装通常采用光电温敏、湿敏、气敏等功能包装材料复合而成。它可以显示包装空间的温湿度、压力、时间等一些重要参数,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功能包装。还有例如四川好东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新颖防伪包装,薄膜为无色塑料薄膜,上有由激光全息摄影特制的金属版在其上压印出的深浅各异的凹凸压痕图案和文字,而凹凸压痕深度并不明显。

4、个性化包装

个性化的绿色食品包装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视觉刺激,更重要的是创造出与设计产品的信息交流和情感体验,这为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包装设计营造了更多的空间。生活方式的变化、经济能力的增强也使得人们追求特色的意识更强。食品包装更有个性,才会有市场与发展,才能满足消费者的多种需求。

四、 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包装教学方法

在特色教学实践上,应该让学生全面认识感受至深的地方特色食品,并且贯穿整个教学上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确定绿色食品的目标展开教学活动

针对教学活动,确定教学目标,有组织地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里的教学活动目标的展开,应该抓住当地有影响的、有特色的绿色食品,例如:在确定茶叶教学目标后,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有步骤展开教学活动。

2、 在包装教学设计阶段要体现地域文化内涵和时尚性

在进行包装教学设计阶段,从外观包装上多融入地方文化,深入领悟地方文化,合理地考虑到外包装的设计中去,以增加绿色食品的文化内涵,达到宣传特色的目的。

在包装材料的选取上,应充分考虑当下包装设计的时尚性,把绿色包装,新材料以及具有鲜明的个性化设计融入到一起,最终达到吸引客户的目的。

3、 加大实践力度,重视校企联合

在包装教学实践实施阶段,需要了解很多的工艺流程,这仅仅从课堂教学上是无法满足大多数学生的知识需求,需要借助企业。通过大量的校企联合,来完成一项双方都不能依靠单方就能很好完成的包装产品,需要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做出适合市场发展地、具有时尚性的包装是双方共赢的结果。

五、结语

包装设计教学活动展开,需结合地方食品特色,让学生在做好大量的市场调查来进行具体设计,融入地方文化内涵,改变过去传统教学方法的单一性,结合市场需求,进一步和企业联合进行包装设计,把包装课程落实到实践中去,成功地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最终带动教学效果提高。

参考文献

[1]梁燕君. 开创“绿色”新天地——中国绿色食品的发展及其前景[J].中国食品.2012(13):20

[2] 郑桂玉.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谈绿色包装设计[J].现代商业.2008(23):180

本文系商洛学院课题《基于商洛绿色食品包装设计在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12jyjx217

上一篇: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 下一篇:设计素描的价值探讨与教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