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老兵的抗日故事

时间:2022-05-16 03:55:49

安岳老兵的抗日故事

何金成:追击敌机的飞行兵

何金成原名何明,1925年10月29日出生,住四川安岳县石桥铺镇卧龙村九组。

据何金成介绍,他十六七岁时在安岳县城兴隆街刘克新酱园铺学做酱油,学技术才3天遇上拉壮丁,他被介绍到空军移动站,从此,他在军队里服役6年。

当时抗战形势严峻,四川作为大后方,多处修建飞机场。何金成所服役的部队驻扎在成都黄田坝机场,开始时他给战斗机充电。电瓶很重,要由两人抬,从战斗机上抬下来充满电后再抬上战斗机安装。同时,他还负责枪炮维护、擦拭和装填子弹等工作。后来,战斗人员伤亡过多,何金成就从地勤兵转成了飞行员,成为战斗机枪炮射击手。那时,日本飞机三架一排,尖叫着向下俯冲的同时机尾一个接一个“下蛋”,陆地上“轰隆轰隆”被炸得天昏地暗,苏联的主力战机短而粗圆,像乌鱼形状,只要“乌棒”飞机一冲上天,日本飞机就胆战心惊,炸弹一丢,屁股一翘就开跑,稍微跑慢一点,就被“乌棒”咬住,拖一股浓烟往地面栽。

何金成说,在部队战士之间都不会问家里情况,更不许提“死”字,觉得说了家里情况就是交代后事。部队长官要求他们每顿饭都要吃饱吃好,上战场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大家无所畏惧。只要驾驶员一上飞机,他就跟着坐上去,不会问去哪里。飞机座舱很小,人固定在座椅上只能转脖子。他的飞机上有4挺机枪,是靠电子发射的,在天上发现日本飞机就开打,他们隔不了几天就要升空作战,何金成击伤了好几架日军飞机。

抗战胜利后,何金成从部队退役回乡,1956年娶妻,现有一女两子。

李俊成:老河口保卫战的辎重兵

李俊成原名李槐武,1924年10月15日出生,住安岳石桥铺镇卧龙村三组。

李俊成出生才8个月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把他兄弟俩拉扯大。李俊成十几岁去成都投奔亲戚,在成都水井街私人编布厂学编织技术,期间当了壮丁。一位祖籍绵阳的邵连长将他带出四川,那年从农历2月到端午节后,他们才从成都步行到达湖北省双河毛草沟,那里是47军军部。军长作了讲话后,司令部将他们“火线交兵”补充到各连,死守大红山阵地。李俊成因个子矮小,先做了担架兵,后转入辎重部队看库房,亲历过保卫襄阳、血战大洪山等战斗。

谈到襄阳保卫战,李俊成回忆说,他每天都要抬数百名伤兵往下一个站转移,光是他们部队担架兵就有上千人,还有很多老百姓主动参与运送伤员。到战斗最残酷的时候,他们已经抬不到伤员了,听说在前线,战士受伤后干脆就抱一捆手榴弹和日军坦克同归于尽。大洪山战役同样如此,在艰苦的拉锯战中,战壕早就被炮弹摧毁,那时候堆积的尸体就成了掩体。

李俊成还谈到他们驰援老河口保卫战。老河口位于鄂豫川陕4省边界,依山临江,进可攻,退可守,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从1939年到1945年,老河口牢牢阻挡了日军向西侵略的步伐,打乱了日寇侵吞全中国的企图,也让日寇付出了巨大代价。李俊成说,1945年春夏,已经穷途末路的日军再次举重兵决意攻下老河口。国军长官部命令一二五师守,3天3夜,接着继续守了一个星期都没有丢失阵地。后来,长官部又下令再守一个星期,换上一二七师守老河口,日军动用了大量兵力,老河口保卫战失败。长官部从大洪山调一二七师另外一部分兵力,和四十七军辎重兵团火线驰援老河口,因为路程较远,一二七师伤亡巨大,老河口沦陷。日寇为了实施报复,对老河口进行疯狂的烧杀抢掠。

日本投降后,李俊成跟随后勤辎重兵团开赴河南郑州,在1947年跟着邵连长离开了部队。李俊成1950年结婚,生育有3子4女,如今儿孙满堂,生活美满幸福。

戴锦华:中国远征军的汽车兵

戴锦华1920年6月28日出生,住安岳县城外南街羊市巷。

抗战爆发后,日军侵占中国港口以切断国际援助。1937年底开工、1938年8月底竣工的滇缅公路通车,成为中国接受国际援助的唯一通道和抗日战争的生命线。1941年12月23日,中英在重庆签署《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形成,中国为支援英军在滇缅抗日、保卫西南大后方,组建了中国远征军。

抗战爆发后,爱国华侨朱喜权从泰国回到成都坪桥子,开办天成铁路检修所,戴锦华在此学习修车和开车技术。当学徒3年之后,他被派到甘肃公路局修车两年。1942年他进入军政部汽车第六修理厂担任修理工。同年,全厂搬迁到云南滇西参加抗日斗争,戴锦华被分配到汽车五团一营一连当驾驶员,团部驻扎在云南安宁县。他先后在保山抢修队、永平修理厂、昆明大修厂、汽车连队从事汽车运输、修理工作。那时的汽车冲过日寇封锁线,将人员、粮食和枪支弹药送往前线,又将伤兵运往后方医院。当时的滇缅公路弯多山陡,一天最多只能行驶百余公里,来回一趟需要好几天。

云南气候异常,时冷时热,官兵常年被虫害、痢疾困扰着,不少人还献出了生命。特别是日本飞机威胁最大,车队在路上经常遇到敌机封锁,运气好可以找到峡谷躲避,最怕的就是敌机俯冲扫射,很多汽车兵因此牺牲了。为了不断运输兵源和物资,他们很少休息,困极了就在躲避敌机时打个盹又出发了,即使在夜间行驶,敌机来了挡住车灯也要摸黑前行。那时的汽油很珍贵,为了拉回一车汽油,往往会付出多条生命,真正是“一滴血,一滴油”。

1945年8月15日,戴锦华从云南南华运军粮到保山,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车队一路鸣响喇叭以示庆祝。戴锦华于1946年跟随部队离开云南到南京,1948年离开部队,1949年4月回到安岳。

戴锦华成家后,生育4女2子,现有8个孙儿、10余个曾孙,他感到十分欣慰。

上一篇:心有梦想不觉老 夕阳道上再奋进 下一篇:父亲的坝坝电影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