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爱心的种子 构建和谐校园

时间:2022-05-15 11:01:19

播下爱心的种子 构建和谐校园

有一种美,令人惊艳,使人回味,催人奋进;有一种美,飘逸在浮云上,深埋在古垒下;有一种美,如同乐团演奏,自然流畅,奔放的乐章能使全场静寂,让听众的心灵触动。这些美,给生命带来激情,给生活带来温馨,它就是和谐之美。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概念之一,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望。人们对和谐的音乐赞叹不已,对和谐的山水心驰神往,对和谐社会更是不懈追求。如何去构建“和谐校园”呢?我认为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校园环境是舞台

我个人认为,如果把校园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优美和谐的环境就是这棵大树的枝叶,良好的人际关系则是它的根本。而丰富的校园文化,更是它的精髓所在、灵魂所在。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是教育事业的永恒主题。

拥有一个和谐、幽雅的校园环境,就犹如有了一艘整装待发的轮船。优美的环境是和谐校园的外在表现,唐诗云:“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在绿草如茵,鸟语花香的校园里,那是俯视不完的美丽,能让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让他们去放飞希望。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和谐校园赖以生存的根本,教师无私的爱则是师生关系融洽的前提,师爱是千百年来无数施教者充实完善形成的一种师德。教师只有爱着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从而达到教书和育人的完美结合,学生才能在校园里健康成长。和谐是一颗种子,今天在校园里健康地孕育,明天就会茁壮成长。

二、学生发展是终极

作为教师,我们既要看到学生的优点,也要容纳学生的缺点,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有闪光点,我们要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看待我们的学生。学生心灵能健康发展是我们教育目的。学生的心灵是否舒展也是我们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心灵舒展的孩子欢乐而轻松地飞,心灵压抑的学生只能痛苦而缓慢地爬。学生的心灵本来就很脆弱,老师若挖苦讽刺,就会像一把刀把学生无形的生命划得伤痕累累,处处伤疤。学生的人生好比一场足球比赛,老师不应作挑剔的裁判,盯着犯规不放,而应作热情的拉拉队员,多喊“加油、加油”,多竖大拇指,以此给学生信心和力量。我班的张伟同学以前调皮、淘气,学习成绩也不好,但是他有着一颗美好的心灵。上周三在一节体育课上,同学王东在运动中扭伤了脚,张伟二话不说立即帮他揉捏,并打来冷水为其泡脚。放学后,他又主动扶王东回家,王东的父母非常感动,连声说谢谢,张伟却害羞地说:“没什么,这点小事不值得感谢。”质朴而简短的言语,折射出一颗纯洁的心灵,弹奏出的又是一串多么和谐的音符啊!于是我不失时机在第二天就召开了主题为“关爱无处不在”的班会,那次班会不但使班内的助人为乐气氛更浓了,而且激励张伟同学有了更大的进步。从此,班里调皮捣蛋的学生不见了,学习风气有了明显的好转。

三、关爱学生是动力

爱学生、爱教育事业是崇高师德的基石,也是教书育人的动力。

是啊!我们今天有幸成为教师,就不能忘记我们的责任是在学生心中播种爱,传播爱;我们今天有幸培育学生,就要学生明白,他们的责任是感受爱,发现爱。事实证明,抱怨会使学生变得越来越糟,赏识却使学生变得越来越好;抱怨会使学生的心灵跪着,赏识会使学生的人格站起来。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温暖的话可以给人无穷的力量。

和谐校园,还应有千姿百态、意蕴丰富的校园文化。学校每周的评比,手工制作,绘画作文的展览,学生集体舞的操练,文艺活动的开展,都会让校园文化生活多姿多彩。没有丰富的校园文化,学生的精神世界是空虚的,毫无生气的。新课标提倡多元化评价,我们应该让学生的个性如春天的枝叶一样无拘无束的伸展。和谐校园的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无声的力量,是最优秀的隐性课程。因此对学生的关爱我们要做到,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沁入学生的心田,产生深远的影响。教书育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项极复杂又细致的工作。

我深深体会到:要培养新世纪的人才,要把一个班级管理好,把学校建设好,需要教师做出努力,不管你面对什么样的学生,只要班主任有耐心,用真心来呵护他们,全面了解他们,涓涓爱的溪流,一定能滋润学生们求知若渴的心田。

总之,校园是师生共同生活的精神乐园,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和谐可以振奋人心、凝聚力量,是发展事业的基石。校园里和谐的音符必将奏响和谐的乐章,必将为学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必将会推动校园的和谐发展,也必定会为社会培养出身心和谐、健康成长的合格人才,那就让我们“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蒙昧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微的生命带来自信”。让我们携起手来,乘着实施大教育战略的东风,播下爱的种子,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

上一篇:如何引导幼儿情商的发展 下一篇:对于小学语文课德育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