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器在检测及使用中的安全防护

时间:2022-05-15 09:24:40

家用电器在检测及使用中的安全防护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在逐步的提高,对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生财产安全的家电在检测和使用中安全防护意识不断加强,在日常生活和各行各业应用日益广泛的同时,伴随着用电事故时有发生,为维护人生财产安全,本文介绍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家用电器在检测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安全使用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危害 保护接地 保护接零 防护措施

1、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家用电器在使用不当或发生故障时,往往有漏电现象发生,如果人体不慎触及,就会酿成触电事故,给人体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轻则影响劳动能力,重则危及人的生命。电流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程度与流过人体电流的大小、持续时间、和人体的接触面积、频率、流经途径以及人体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电流越大,对人体的伤害就越大。在触电电流一定时,触电时间越长对人体的伤害也越严重。实践证明,40 ~ 60HZ 的交流电对人体危害最大。当电流通过头部可使人昏迷,通过脊髓可能导致肢体瘫痪,通过心脏会造成心跳停止,通过呼吸系统会造成窒息等。

通常,人体对微安级的电流感觉不明显,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随着流经人体电流的增大,人就会有麻木、刺痛的感觉,当电流继续增大,人体肌肉就会产生剧痛并带有肌肉强烈收缩的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率失常直至心脏停止跳动。

人体触电的情况有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等。触电后会对人体造成电击和电伤。由于我国的家用电器采用 50HZ 的工频交流电,所以当此种电流流经人体时,针对不同的体格,对电流的反应程度会有所差异。触电时人体对电流会有不同程度的生理反应,根据人体反应,可将电流划分为以下三级:

(1) 感知电流。感知电流是引起人体感觉的最小电流,一般不会对人造成伤害。不同的人体对电流的感知程度也不同,感知电流通常在0.5~2mA。成年男性的平均感知电流约为1.1mA,成年女性的平均感知电流约为0.7mA。对感知电流的测量网络采用图1所示

( 3) 致命电流。致命电流是指较短时间内足以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当触电电流不超过数百毫安的情况下,电击致命的主要原因是电流引起心室颤动或窒息造成的。心室颤动电流的大小与电流通过时间有关,如通电时间超过心脏抖动周期时,心脏颤动电流仅数十毫安( 一般认为是50mA以上) ,如通电时间小于心脏搏动周期,但超过 10ms,并发生在心脏搏动周期中的易激期时,心室颤动电流在数百毫安以上。

2、家用电器采用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的区别

家用电器实际“接地”有两种方式: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保护接地是指家用电器由于绝缘的损坏可能使得其金属外壳带电,为了防止这种电压危及人身安全而设置的接地叫做保护接地。使电器的金属外壳连接接地线就形成了接地保护,与零线连接就形成了保护接零。国内家用电器通用的交流电源为 220V。供电电网包括直接接地电网(即变压器低压中性点接地)与对地绝缘电网(即不接地的 380/220V 三相四线电网)两种。其中,前者可采用保护接零,后者则宜采用保护接地。连接电网时应归类设置,切忌混用,否则不仅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而且有可能引发其他的危险。

3、家用电器的“接地”状况

通常来讲,家用电器通电运行的情况下,其金属外壳与内部带电元件是相对绝缘的,也就是说是不带电的。一旦绝缘损坏,或出现其他以外情况,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便会导电,当人身触及时,就可能发生触电事故。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厂家在电器生产过程中,已经对产品做了保护接地措施。现在家用电器的说明书上都注明:为确保人身安全,应可靠接地。然而,有不少的用户,或许是接地不方便,也或许是麻痹大意,许多家用电器要么不接地,要么接地方法不对,留下了人体触电的隐患。有些家庭将接地错改为接零,就是在插座中将零线插孔和地线插孔短接在一起;有些家庭甚至随意在接地方便的地方就接地,接地不方便的地方就接零。他们的理由是:若电器漏电,插上插座后漏电电压将座内的短路线所短路,从而避免人体承受漏电电压;如果漏电电流过大可能烧断熔断丝,就会切断电源。此时,人体若触及该电器的外壳,则人体和电器就串联在交流电源上。设家用电器容量为 1千瓦(如烤炉),其电阻为 1 千瓦 /220 伏 =4.5 欧。人体电阻一般认为是约 1 千欧。可见电压主要是分布在了人体身上,这是非常危险的。由上述分析可知,如果在插座中将零线插孔和地线插孔短接在一起,当零线断线时,若电器不工作则没有什么异常现象(和停电、相线断线一样),因而不易引起警觉,这就更容易造成触电事故。就是在接地的电器漏电(火线碰壳)时,零线电压将升高,所有接零电器的外壳都将带上危险的高电压,而此故障也是不易察觉。

4、家用电器安全使用的防护措施

4.1凡市网供电的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均采用保护接地避免漏电。有的家用电器在生产过程中,厂家为提示用户接地,通常在电器金属外壳上接设一根黄绿相间的导线,就是要求用户用来接地的。

4.2增设专用保护零线势在必行。为了更进一步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国已开始逐步推广工作零线与保护接地零线分开的办法,也就是增设一根专用的保护接地零线,形成工作接地的380/220V 三相五线电网。

4.3 漏电开关保护。家用电器的防触电安全措施除了采用传统的接地保护、接零保护外,还有保护性能更高的漏电开关保护,此种保护使家用电器的用电安全质量得到提高,而且安装方便,不需进行室内电路的布线变动。

漏电开关分为电磁型和电子型两种。家庭中常用的是电子型漏电开关,这种开关外型小,安装方便,控制精度高。通常漏电动作电流不得超过30mA,无动作时电流为15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为保证漏电开关的动作灵敏性,漏电开关安装结束,经检查无误后应进行通电实验,合上开关接通电路,按下实验按钮,漏电脱扣器应立即动作,切断电源,方表明漏电开关能正常使用。漏电保护开关如下图。

5、结语

综上所述,在重视全用电的前提下,采用家用电器的安全措施,消除了用电安全隐患,提高了家用电器的安全性能,使人们能充分享受到家用电器带来的方便和舒适的生活。

参考文献

I、 GB/T12113-2003《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的测量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11-24

2003-11-24 2004-08-01实施

上一篇:结合毕业设计《彩礼》浅谈Maya中renderpasses... 下一篇:精神引路人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