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水利普查查询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初探

时间:2022-05-15 06:00:36

江西省水利普查查询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初探

摘要:本文是对江西省水利工程查询系统设计与实现的综述,介绍了本系统设计整体思路,数据库设计与建立方法,专题数据制作的方法,并展示了本系统可以实现的结果。

关键词:水利普查;江西;系统;设计;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2010年至2012年国家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江西省政府于2010年6月13日成立江西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同年8月20日省水利厅组建江西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普查任务包括江河湖泊、水利工程、经济社会用水、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水土保持、水利行业能力、灌区、地下水取水井等8个普查项目的基本情况调查及相关对象空间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工作[1],至2013年5月普查工作已全面结束。

这次水利普查工作较全面的查清了我省江河湖泊和水利工程的基本情况,系统掌握我省江河湖泊开发治理保护状况,摸清经济社会用水状况,了解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2]。

1.系统研究内容

本项目以江西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基于ArcGIS Server和ArcGIS Flex API技术做系统开发平台,并结合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江西省水利普查综合数据库及查询系统,实现水利普查成果的信息化管理[3],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收集我省江河湖泊、水利工程、经济社会用水、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水土保持、水利行业能力、灌区、地下水取水井等8个普查专项的各对象基础属性资料以及对应相关的空间数据[4],并依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相关保密规定进行信息删除,形成水利普查查询系统的专项数据和空间数据。

(2)依照水利相关编码规范,结合我省水利工程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对工程对象完成统一编码[5]。

(3)基于系统数据内容的分析,将完成的编码数据与属性字段建立关系[6],形成江西省水利普查综合数据库,包括水利普查专项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

(4)开发完成普查对象查询管理系统,实现江河湖泊、水利工程等8个普查专项的空间数据和普查属性资料的联动,实现对综合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备份、输出等操作,并保证数据库的更新维护[7]。

2.系统设计整体思路

系统采用基于B/S(Browser/Server)架构的多层结构,针对共享数据集分布式异构特点,平台采用不同方式实现数据共享,以提高平台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同时考虑平台的安全性和开发的高效便捷[8]。系统功能设计主要涵盖地图数据浏览、水利信息查询、数据分析和统计输出业务。

2.数据库设计与建立

2.1数据库设计原则

在数据库的建设中,考虑到数据库的复杂性和对日后工作影像的长期性和广泛性,我们把握了一下几个方面:先进性和实用性原则,安全性和保密性原则,可扩展行原则,强大的综合分析及服务性原则,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原则,时效性原则和更新备份原则[9]。

2.2数据库内容

本系统数据库的主要建设内容是地理空间数据和水利普查专项数据,项目依据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对现有的空间数据和水利普查基础数据进行相应加工处理,并将完成编码的数据与属性数据库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10]。数据库主要包括河湖基本情况、水利工程、社会经济用水、河湖开发治理、行业能力、灌区、地下水取水井等水普专项数据。

2.3数据分类设计

本系统数据类型包含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

系统根据水利普查数据的8个专项将基础属性数据做了8个数据归类,分别为江河湖泊、水利工程、经济社会用水、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水土保持、水利行业能力、灌区以及地下水取水井。

2.4数据库建立

在前面对系统数据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到系统数据库的逻辑管理与应用的要求,对系统的数据库组织进行设计,建立合理的数据库建库与管理流程,完成对空间数据的建库与处理。系统数据库的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2.1 系统数据库的组织结构图

3.专题数据制作

本系统参照水利普查综合数据库中各水利普查专项对象的属性字段值,针对各水利行业部门的实际操作需要,将数据库中的空间对象以多种分类标准和指标进行划分,进行各对象的数量汇总,并制作专题统计图。

主要包括水利工程数据统计,社会经济用水统计,河湖开发治理统计,行业能力统计,灌区统计和地下水取水井统计。

4.系统展示

系统主界面主要分为五大版块:资源中心、分类检索、功能菜单栏、地图显示区域、属性显示区域。

本系统可以实现属性查询、信息查询、缓冲查询、图属交互查询、统计分析、编辑、绘制、打印输出功能。

分类检索按照专题数据组织分层,提供所有专题数据的分类检索,主要包括水利工程、社会经济用水、河湖开发治理、水利行业能力、灌区以及地下水取水井专题数据,检索方式包括按行政区划和各类专题数据的水利指标参数进行检索。

功能菜单包括区域查询定位、综合查询、专题统计、要素编辑、地图绘制、地图打印功能。区域查询定位实现按市、县(区)、镇(乡)三级行政区划;功能模块通过单击在系统右侧显示功能模块。

地图显示区实现地图显示与电子地图基本操作,包括地图缩放、平移、全图,可将地图进行一定比例的放大与同比例缩小、平移等操作。同时支持基于地图点击地理要素弹出信息窗。属性显示区显示图层属性要素,对应图层空间数据实现联动,通过单击某条属性记录可实现定位地图,同时属性表可输出为表格。

5.系统意义

通过建立江西省水利普查综合数据库及查询系统,统一水普数据的编码并统计各类水普对象的专题信息,形成全省一套规范完整的水利行业基础数据库,水普成果才能进一步被广泛使用,达到最终的信息资源共享,推进江西省水利信息化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能够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有利于施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增强水利公共服务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水信息支撑和保障。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总体方案[J].中国水利,2012.

[2]王继民,赵运革,徐波.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在水利普查中的应用[J].水利发展研究,2012.

[3] 庞进武,程益联,罗志东.水利普查与信息化[J].水利信息化,2012.

[4]齐建荣.浅析在开展水利普查具体过程中的难点和经验[J].中国集体经济,2011(18).

[5]《中国河流代码》(SL249-2012)和《水利工程代码编制规范》(SL249-2012)等.

[6]占军,万定生,李宇.基于Oracle BIEE水利普查数据展现系统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2.

[7] 廖磊,李娇娇.无锡市水利普查成果展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测绘,2014.

[8]江耀曦.基于B/S模型的云南森林昆虫查询系统的构建与开发[D].昆明理工大学,2005.

[9] 马铁冬,金轴.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性能设计优化策略[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

[10] 孟小峰,周龙骧,王珊. 数据库技术发展趋势[J],软件学报,2004(12).

上一篇: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检修与维护要点分析 下一篇:建筑装饰节能环保新型材料优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