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例糖尿病足截肢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

时间:2022-05-15 05:51:37

40例糖尿病足截肢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

[摘要] 目的 针对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的围手术护理效果进行初步探讨,为糖尿病足截肢护理提供有关参考,进而使护理水平不断提高。 方法 收集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的40例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资料,吸收有关学者的护理研究进展,结合临床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经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40例患者经临床护理后,有38例患者得到明显好转,有效率高达95%。围术期护理对于糖尿病足截肢手术患者的成功具有重要作用,对其术后恢复也具有重要影响。 结论 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对于患者康复具有重要影响,护理人员对患者应做更全面细致地护理工作,才能使患者获得预期康复效果,使术后疼痛减至最低,进而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糖尿病足截肢术;临床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1(a)-0174-02

糖尿病足也被称为糖尿病性肢端坏疽,是糖尿病患者因同时并发神经病变及程度不同的各种末梢血管病变引发患者下肢感染,形成溃疡或破坏足部深部组织。糖尿病患者的脚尤其易产生血管和神经病变,局部组织不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若受到轻微外伤都可产生溃疡,进而发展为糖尿病足[1]。糖尿病足若发生感染,与普通患者相比,切口需要较长的恢复时g,而感染会加重患者糖尿病情,进而形成恶性循环,使患者致残,严重患者还将导致死亡后果。在很多国家,糖尿病足都是非创伤性截肢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所以,糖尿病足围手术期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确保糖尿病足截肢手术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的40例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资料,患者具有糖尿病史6个月~24年,平均为(7.5±2.3)年,其中有28例男患者,12例女患者,患者年龄39~76岁,平均年龄(54.5±3.1)岁。有19例患者烫伤后感染,16例患者外伤后感染,5例患者手术后感染。患者实施截肢手术后继续采用胰岛素及抗感染进行治疗。术后患者都没有产生全身感染及继发性组织坏死症状,患者伤口愈合都达到I期。对患者平均进行1~3年的随诊,没有产生伤口感染及复发的患者。

2 结果

40例患者经临床护理后,有38例患者得到明显好转,有效率高达95%(P

3 患者临床护理

3.1 术前准备

主要是血糖准备,因患者术晨需要空腹禁止食物,易产生低血糖症状,所以在送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应对血糖指标进行常规测量,若发现患者产生低血糖症状,就要采用静脉推注高渗葡萄糖液进行处置,尤其要注意控制患者餐后血糖指标保持在7~11.1 mmol/L,以利于患者实施手术[2]。在心理护理方面,糖尿病属于伴随患者终生的一种疾病,忍受疾病折磨的时间较长,用药及限制其饮食都对患者生活产生不利影响,不管对患者采取哪一种截肢手术方法,都会导致患者躯体外观永久性缺失及丧失部分肢体功能,对患者工作生活的影响较大,也造成患者持久性的心理创伤。而且,患者及其家人对手术风险具有较大的担心,甚至对患者生命构成一定威胁,通常对手术产生抑郁、焦虑、恐惧等诸多不良情绪。作为护理人员应对患者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地评估,同时对患者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对患者心情予以充分理解,在精神上采取必要的安慰措施,将糖尿病足截肢的重要性及不截肢的危害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地讲解。护理人员术前应与患者多进行沟通交流,对患者关心体贴,使患者在生活上受到贴心照顾,通过了解以往的成功治疗病例,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对治疗和护理予以积极配合[3]。

3.2 饮食护理

在控制糖尿病患者病情方面,饮食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对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一个基本措施。对患者提高饮食治疗的可操作性及依从性,饮食治疗的关键在于将与患者病情特点相适合的饮食治疗方案更加突出,结合患者体重、身高、劳动强度及营养状况对其每天饮食的蛋白质、热量、脂肪需要量进行科学合理地制定。维生素及营养物质也要进行适当补充,严格控制患者饮食热量,使患者进食有规律,控制血糖指标保持在理想范围,纠正代谢紊乱,进而对于患者创口愈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

3.3 术后护理

在血糖管理方面,治疗糖尿病足的关键在于将糖代谢紊乱纠正,这对于截肢手术质量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对胰岛素正确合理地使用,结合患者血糖、尿糖指标对胰岛素用量进行调整,并认真做好记录。胰岛素在患者术后应用具有较多途径及较大用量,应对患者用药后、进餐前及换药后各阶段的反应进行密切观察,以免患者产生低血糖症状。术后采用胰岛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并与饮食、运动等相关措施相配合,控制患者餐后血糖指标保持在7~11.1 mmol/L。若不能控制好患者血糖,就容易引发患者切口感染,甚至造成败血症、切口难以愈合或愈合时间延迟等不利后果[5]。

在营养支持治疗方面,患者因手术创伤而丢失一些能量,而愈合切口需要充足的营养。因患者术后常规禁食容易造成摄入营养不足,所以在禁食过程中,患者每日应补充75~100 g糖分,对于补充能量及愈合伤口比较有利。患者进食后制定的饮食计划应科学合理,一定要摄入充分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针对严重感染及不具有良好营养状态的患者,应基于抗生素的应用,同时输入体内少量新鲜血的方法进行治疗,也可输注血浆及白蛋白,并辅以维生素类药物补充用于对患者抵抗力的增强,但要注意保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平衡[6]。

在局部护理方面,糖尿病足治疗中局部护理十分重要,对于创口迅速愈合也具有关键性作用。若术后留有引流条就要使引流保持通畅,对切口进行观察是否存在出血及脓性分泌物,应在42 h将引流条拔出。敷料更换应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通常采用胰岛素5单位与生理盐水加 10 mL封闭注射在创缘外周行皮下进行换药,并将素高捷疗软膏涂在创口上,采用无菌纱布将其进行包扎,还可在局部湿敷适量胰岛素与抗生素。胰岛素在局部应用小剂量能够使局部组织利用葡萄糖的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堆积部分乳酸,对于感染局部升高pH值也具有促进作用,使细胞提高修复力[7]。此外,素高捷疗对于患者具有消炎、生肌功效,对于上皮细胞生长也具有促进作用,联合应用使上皮及肉芽组织生长,对修复组织也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是胰岛素在局部应用可有效避免空腹时间。

3.4 对患者生活加强护理

由于部分老年患者体弱并存在较严重的感染,应对保护病损部位皮肤特别引起关注。不能长时间走路,每晚对足部检查并用温水泡脚。穿着保暖舒适的鞋袜,对趾甲进行正确修剪,以免对皮肤产生损伤。因患者具有较长的病程,周围神经系统容易产生退行性改变,对温痛觉反应不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因此避免热水袋对皮肤直接接触而导致烫伤。由于烟中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可引发血管疼挛,患者应禁止吸烟,否则可引发脉管炎[8]。

3.5 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基础,在饮食上应定时定量,对于胰岛素剂量的合理调整及避免低血糖或高血糖都具有重要作用。患者出院后应指导其坚持糖尿病饮食,暂停胰岛素注射,改服降糖药物,但存在并发症患者要坚持采用胰u素进行治疗,定期对血糖、尿糖等进行监测并调整用药。避免导致皮肤损伤的各种原因,以防引发感染,并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4 结语

总之,糖尿病足截肢手术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康复及预后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患者普遍都是老年群体,同时伴随较多种其他疾病,因此更需要进行妥善地护理,护理人员对糖尿病足截肢围术期护理知识十分重要,患者手术质量及术后顺利康复离不开针对性地护理指导。

[参考文献]

[1] 楼青青,周小波,杨丽梨,等.高级临床护士对糖尿病手术病人的干预及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4,9(10):77-80.

[2] 王芳.老年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及截止后的护理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5,6(14):69-71.

[3] 徐云先.整体护理在老年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患者的运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1(7):106-108.

[4] 刘蓉.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患者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5(16):91-93.

[5] 孙玉霞,杜微,贾淑敏.胰岛素湿敷疗法治疗糖尿病足感染的护理体会[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4,8(10):88-90.

[6] 许樟荣.护士在糖尿病教育和管理中承担着重大责任[J].中华护理杂志,2015,4(15):165-167.

[7] 陆锦玉.糖尿病足截肢术的围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4,7(21):141-143.

[8] 黄飞燕,陈淑贤,陈希妹,等.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5,7(18):59-61.

(收稿日期:2016-08-08)

上一篇: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 下一篇: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高龄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