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政策 创造条件 全面提高产业项目服务水平

时间:2022-05-15 02:46:38

把握政策 创造条件 全面提高产业项目服务水平

摘 要:产业项目牵动垦区发展,关乎垦区全局,惠及垦区长远。为强化产业项目在垦区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和牵动作用,总局党委决定,2012年至2014年集中开展产业项目建设三年攻坚战。发改委作为投资主管部门和总局党委的参谋、决策部门,将立足本职,把握政策,创造条件,全面提高产业项目服务水平,为垦区产业项目三年攻坚战作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产业项目;政策;服务水平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203—02

一、全面把握产业政策,明确垦区产业项目的主攻方向

在认真领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本)》、《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等纲领性文件,以及近期国家和省出台的“十二五”新的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我委认为,垦区产业方面应重点发展新材料、生物、新型农机装备、绿色食品、煤化石化、矿产经济、林产品加工业等七大优势产业,并深入实施重点产业大项目建设工程,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优势互补、定位清晰、集中度高的产业新格局。垦区应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填补垦区产业领域空白,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同时,垦区发展应坚持发展循环经济与降低能耗、物耗、减少污染排放相结合,坚持创新发展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

二、发挥垦区丰富资源优势,实现国家行业限制政策争取突破

玉米、小麦进口属配额管理,而垦区工业对国外高品质、低价格的玉米、小麦需求量大。我委力争在今后两种配额数量上争取大幅增加,以满足垦区工业发展需要,保证企业达产达效。玉米在垦区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递增,但垦区玉米深加工企业基本没有,国家对玉米加工,尤其是黑龙江的玉米加工能力作了限制,指标基本没有。我委力争在玉米加工指标争取上实现突破。秸秆造纸、生物质发电、风力发电等项目由省级核准提升到国家审核,国家每年的指标给予黑龙江的较少,而垦区上述资源非常丰富,这方面的项目是垦区产业攻坚的关键,我委力争在指标争取上有所突破。对资源综合利用国家和省给予减税支持,我委力争获国家和省认定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数量稳步增长,使企业节省资金投入到扩大产能和技术改造上。垦区工业多为农产品加工业,对其使用的进口设备国家给予免关税的优惠,我委全力创造条件,让垦区的企业均能享受到这种优惠。

三、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全力争取国家和省对产业项目建设的投资支持

垦区发改系统计划业务直接对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两级领导机关的产业投资领域很多,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产业结构调整和振兴、中小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能源装备、沼气、信息化、生物产业、高新技术、大小兴安岭转型、资源型城市、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项目前期工作补助、省产业结构调整资金等产业投资专项,补助标准6%—50%不等,我委在巩固现有争取投资成果基础上,力争中央投资争取额度每年大幅增长。同时,为了支持产业项目建设,我委将加大力度争取国家发改委对垦区的物流、仓储、烘干、冷链等产业发展的配套投资支持。

四、加强项目谋划储备,为垦区产业项目建设提供支撑

发挥好总局发改委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作用,找准项目谋划和产业发展的结合点、发力点,提高项目谋划的层次和水平,突出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谋划工作,着力抓好传统产业项目谋划工作,加快谋划一批服务业项目。实施上下结合、横向协作的项目谋划机制,促进不同投资主体合作谋划项目。打造项目谋划平台,多渠道、多形式谋划项目,依靠外脑谋划项目,利用科研成果转化生成项目,通过资源整合促进生成项目,围绕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和产业集聚效应带动生成项目。加强项目谋划力量,定点、定向进行项目对接,由谋划单个项目向打造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等集成式谋划项目转变。加强对谋划项目的跟踪、协调和服务,做深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工作,保证项目按期落地实施,达到谋划成效。

五、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发改系统统筹协调,强化项目要素保障。落实和完善项目的市场准入、土地、财税、规费和服务保障政策,市场、土地、资源、资本、人才、技术、运输、电力等要素优先向重大项目倾斜。指导项目落实法人主体,做到股权多元化,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指导项目搞好项目定位,做好市场考察和调研,确保项目具有市场前景和竞争力;指导项目通过招投标选择咨询、设计单位,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指导项目做好专家评审论证,减少项目建设弯路;帮助项目单位协调办理土地、环保、安监等审批要件,缩短项目前期工作时间。

六、改变项目审批管理方式,推动建立重大产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提高项目审批工作效率

发改系统按照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要求,力争做到垦区内能备案就备案、能核准就核准,审批权能下放就下放,审批材料和程序能简化就简化,审批时间能缩短就缩短。要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实行限期办结,一切审批均服务于项目需要。需要国家和省审批、核准、备案的项目,发改系统保证做到全程跟踪、全程协调,以最短的时间获得审批。发改系统组织实施项目集中会办和行政审批一表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有关部门帮助解决的问题,建立快速审批通道,优化各部门审批流程,承诺工作时限,会办各方签订会办结果确认书。由发改委进行督办, 实行并联审批,提高审批效率,争取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今后,总局发改委将认真贯彻落实总局党委产业攻坚战略的决策部署,切实承担起产业攻坚工作职能,发挥部门的牵总作用,强化综合协调服务,为管理局和企业做好服务,为垦区三年产业攻坚决战做出新贡献。

上一篇:论转化型“入户”抢劫及其认定 下一篇:企业文化对民营企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