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和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15 02:28:36

右美托咪定和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对患者应用微量泵分别泵入右美托咪定,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的临床观察。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年龄18-65岁,随机分成D组和S组,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ug/ml微量泵泵入(10min)后以0.2-0.7μg/kg·min持续泵注,S组给予0.9%NS50ml+硝普钠50mg以每小时1.5ml微量泵泵入,每5-10分钟视血压情况调整速度。目标使平均动脉压降低原水平的30%,但不低于55mmHg。分别于右美托咪定,硝普钠输注前即刻(降压前)(T0)、降压至靶目标时(T1)10min(T2),20min(T3),停药时(T4),10min(T5),20min(T6)。监测MAP,HR,ECG,PetCO2,尿量的变化和出血量。结果 D组患者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均少于S组(P<0.05).MAP,HR术中S组患者术中波动明显大于D组(P<0.05)。结果两组患者MAP,HR波动,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微量泵

控制性降压有减少术中出血和输血量,使术野更清晰,有利于手术的操作。普通药物如硝普钠,硝酸甘油会激活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机体释放儿茶酚胺影响降压,同时增加不良反应。应用物,镇痛药控制性降压易使麻醉过深至苏醒延迟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本文研究利用右美托咪定通过高选择性激动中枢神经系统及外周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降低交感神经活性,降低应激状态下异常增高的血压和心率同硝普钠进行控制性降压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患者40例,男33例,女7例;年龄18-65岁。体重(62±16.4)kg。所有患者无心肺疾患史,无肝肾功能障碍,血常规,凝血,生化,ECG,心脏彩超未见异常。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硝普钠组(S组),每20组例。

1.2 麻醉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长托宁0.5mg静注,麻醉诱导:咪唑安定20μg/kg,芬太尼2μg/kg,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丙泊酚2mg/kg静注。气管插管成功后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ug/ml输注泵泵入10min后以0.2-0.7μg/kg·min持续泵注维持目标靶血压。S组给予0.9%NS50ml+硝普钠50mg以每小时1.5ml输注泵泵入,每5-10分钟根据目标靶血压调整速度。麻醉维持两组均以丙泊酚,舒芬太尼持续泵注,间断追加顺式阿曲库铵。

1.3 监测指标 用迈瑞BeneviewT5监测仪分别记录输注前即刻(降压前)(T0)、降压至靶目标时(T1)10min(T2),20min(T3),停药时(T4),10min(T5),20min(T6)即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SpO2,ECG。采集尿量及出血量。记录手术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分析,组内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情况及手术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身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血流动力学及起效和恢复时间的比较 各组T0时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MAP下降平稳,患者多在5-15min达到目标血压值,复压时无反跳现象,;降压期间心率亦同步下降,低于50bpm时予阿托品0.3-0.5mg对症处理可好转。S组MAP下降波动较大,患者在几分钟内即达目标血压值,降压期间心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高于120bpm时给予艾司洛尔。

3 讨论

控制性降压使术野更清晰,有利于显微手术的操作,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围术期失血量和降低输血相关的疾病。但同时必需保证各器官和组织血液灌注。因此在鼻内窥镜中应用控制性降压虽使因全身麻醉扩张的鼻腔血管出血减少,但也要注意其引起的不良反应。

盐酸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a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作用于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系统及其他器官组织的α2AR,产生镇静、镇痛、抗焦虑、抑制交感神经活动的效应,其他作用还包括止涎、抗寒颤和利尿等。右美托咪定在体内主要在肝脏与葡萄糖醛酸酸结合和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的作用以及氧化还原等一系列反应,代谢产物主要经过肾随尿排泄(95%)和粪便排泄(5%)。在轻、中、重度肝功能障碍的患者,清除率分别为74%、64%、53%,因此肝功能受损患者应酌情减少用量,而患有肾功能障碍的病人无需调整。本研究中,盐酸右美托咪定组HR、MAP能平稳下降及复升,可控性较好。同时盐酸右美托咪与其他镇静镇痛药物合用有良好的协同性,能明显减少其他镇痛镇静药物的用量。

因此,虽然盐酸右美托咪定和硝普钠均能达到降压目的。但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控制性降压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协同镇静镇痛。其反馈性调控肾上腺素释放的机制可以避免术中过度应激,稳定心率。避免了硝普钠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5-266.

[2] 盛卓人,王俊科.实用麻醉学.第四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95-402.

[3] 于不为,吴新民,等.右美托咪定临床指导应用意见[Z].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专家组,2011-10-17.

上一篇:2008—吉林地区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护理体会 下一篇:双辽市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