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及四季度经济预测

时间:2022-05-15 11:12:37

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及四季度经济预测

今年以来,我市上下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立足科学发展,狠抓工作落实,全市经济继续保持了稳定向上的发展势头,主要经济指标两位数增长,达到了年度目标进度。1-9月,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93.77亿元,增长13%;财政总收入27.22亿元,增长19%,占全年目标的76.7%,其中地方收入15.96亿元,增长22%,占全年目标的78.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6.46亿元,增长38.3%,占全年目标的77.3%;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0.5亿元,增长4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02亿元,增长14.1%,占全年目标的7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73.7元,同比增长8.6%,占全年目标的76.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40.5元,同比增长6.5%。1-9月份,全市经济运行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工业经济较快发展,产品产量增幅较大,企业效益有所提升。今年以来,全市进一步强化工业核心地位,加强组织调度,加大帮扶力度,工业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保持了38.3%的快速增长势头,高出全省平均增幅16.4个百分点,仅次于九江市排全省第二。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水泥、瓷质砖、配混合饲料、烟花鞭炮、日用陶瓷、布、人造板、中成药、饮料酒等都保持了14.9%以上的高增长速度;发电量、原煤、则与去年基本持平;只有装载机生产量比去年下降52.7%。1-9月,亏损企业个数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6.3%下降为22%,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9.6%,产品销售收入则增长51.7%,实现利税总额增长69.7%。

二、农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增强。今年以来,全市各级积极开展创建和谐小康家园行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各级通过加大对中央、省、市1号文件等扶农、惠农政策的宣讲落实力度,使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高涨。通过有效科技“三下乡”、推广农业生产节本增效技术、培育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等举措,进一步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生态和高效农业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

三、开放型经济有效推进,重大项目取得突破。全市各级以重大项目招商为重点,以产业招商为突破口,有力地推进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1-9月,外贸出口总额达1.0607亿美元,增长63.9%;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7115亿美元,增长2.8%;上高裕盛、上高旺旺、上高匹克、奉新金源纺织、丰城美丰、高安康盈铜业、樟树蓝恒达化工等一批龙头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投产,新加坡亿里马工业园、台北工业园落户宜春,我市以重大项目为突破口的招商引资已初显成效。

四、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县市区发展趋于平衡。全市积极开展税源调查,注重提高收入质量,强化重点税源征管,促进了财政收入健康稳步增长。1-9月,全市财政总收入达27.22亿,增长19.0%,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均实现了普遍增长,增幅均在10.2%以上,县市区之间增幅差距与上年同期相比缩小。1-9月,全市财政支出30.08亿元,增长18.7%,支出做到了突出重点,结构优化。

五、金融运行平稳有序,物价总体水平稳定。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34.69亿元,比年初增加56.11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329.34亿元,比年初增加39.4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47.69亿元,比年初增加29.97亿元。信贷主要投放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中心城区建设、下岗人员再就业等方面。全市在保持消费品市场活跃的同时,物价总体水平相对稳定,至9月末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45。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财政增收面临较大压力。一是财政收入增幅落后于全省平均增幅6个百分点,三季度增幅比二季度又低了1.5个百分点;二是部分重点行业税收出现下降,受煤炭价格下跌而产量未增的影响,煤炭增值税减收;三是非税收入增长过快,收入结构不尽合理;四是由于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及落实下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给财政增收也带来了较大压力。

2、一些生产要素困扰着经济发展。一是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二是中小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贷款困难。三是资源不足问题显现。受煤炭可开采量减少和资源整合的影响,电力能源行业增长面临困难。

四季度的经济工作任务非常繁重,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的“奋战一百天,夺取“十一五”开局红通知!”的要求,集中精力,振奋精神,狠抓工作落实,努力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确保实现全年各项工作目标。

上一篇:当前经济运行中信贷资金支持的思考中信贷资金 下一篇:上半年省经济运行态势及下半年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