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刷卡”生活

时间:2022-05-15 09:10:21

我的“刷卡”生活

在我的朋友圈中,现在谁要说没有信用卡,绝对会被耻笑为“大土鳖”。每次出门,钱包里没装着一两张卡,您都不好意思出门,心里那叫一个虚,好像没带钱似的。买东西结账,您要是现金付款,都不好意思拿出手。有朋友说,现在谁还用现金啊。您再看看前后排队交款的人,一个个仰着脖、手一伸,掷地有声地说:“刷卡!”那个劲,好像脸上贴了金子似的。尤其是手拿金卡的主,更是将其视为身份的象征。咱刷的是金卡,额度至少10万以上,还不用咱自己还,跟普通卡简直就不是一个档次,那金光闪闪的卡片掏出来,要的就是这贵气范儿!话又说回来,如果谁的卡没有欠上百八千的,也会被取笑为“土包子”,跟不上消费的前沿。特别是朋友之间,互比起谁穷时,都先拿信用卡欠费开刀。“哥们这个月真是揭不开锅了,一张卡欠了900多,一张欠了700多,就我那点小工资,还不够还的呢。”“你欠的就不多了,我三张卡都欠了1000多,还有一张额度3000的已经被我刷爆了,欠的钱比我挣的都多,满大街的银行都是我的债主,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虽说哥们的脸一个个比黄连还苦,但比起谁欠债多起来,那是欠的越多越神气,咱就是敢刷敢欠,你行吗?正是这种畸形的心理,造成我们拼命刷、还不上的负债窘境。

看看自己钱包里的信用卡,一脑门的官司,就一个字――“愁”!回首自己的刷卡生涯,简直就是一本血泪史。开始时只办了一张,还是为了帮银行的朋友任务。起初刷多少还多少,分文不差,按时按数,绝对的良好卡民,信用就没有这么好过。之后各家银行推出了各种限量、种类的信用卡,什么全黑色的、奥运主题的、卡通系列的等等数不胜数,卡面个性、好看,咱要的就是和别人不一样,要的就是别人没有的。结果一步步陷入银行的圈套,越办越多,直到钱包里多到放不下为止。还记得第一次刷卡的感觉,那叫一个方便。钱包里的现金一分没少,跟花的不是自己的钱似的。这种感觉可真好啊,一发不可收拾,小到几块的付款都要刷卡结账,咱是挨个刷,刷完这张刷那张,各个都欠钱。可到了月底看到账单上的欠费数字时,简直想去跳楼。有一次和朋友去超市买东西,身上一分现金都没有,朋友疑惑地问我:“你没钱还去买东西?” 咱一脸得意地回答:“咱有卡,可以刷卡啊!”越刷越多,欠的钱也越来越多,开始时还足数缴还,到后来就无法负担,只能以最低还款维持着低位的信用,原来人的信用也是靠钱来维系的。发工资的时间比还款日要晚,刚一过时间,银行的夺命追魂call就频频打来,开始时还夹着尾巴,客客气气地应答着:“马上还,这两天太忙给忘了,一定还。”后来催款的电话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连接都懒得接,或者不耐烦地应付:“知道了,知道了,别总打电话来催。”

经济学家说刷卡消费、贷款消费是社会经济的进步,爷爷花孙子的钱过日子,爸爸花儿子的儿子的钱过活,这才叫子子孙孙无穷尽,父债孙子偿。有一天朋友严肃地对我说:“你按时按数还款啊,我反正是没救了。两个人中有一个人在银行的信用不好就行了,要不咱俩以后想贷款买房子,别因为信用太差都贷不出钱来。”看来钱真的能买来一个人的信用,信誉的高低也成了带来金钱多少的代表。很多人都在网上、电视上诉说着自己的刷卡小窍门,要我说,有这个费劲的功夫,还不如把钱还干净把多余的卡停掉为妙,一张足矣。信用卡,用自己的信誉、自己的血汗钱来维护的小卡片,叫人欢喜让人忧,不要让这张小卡片毁掉了你的信誉,“卡”光了你的辛苦钱的人。

上一篇:你走好,我的“爱情维修工” 下一篇:“世遗”荔波:山水的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