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合同管理课中案例教学

时间:2022-05-15 07:27:00

工程合同管理课中案例教学

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可模拟一个工程项目,从项目提出到竣工验收、投入使用的整个项目建设阶段所涉及的合同管理工作,让学生在案例实践中充当不同的角色,引导学生在公平公正、依法依规的前提下维护各自合法利益,最终合力完成各阶段的合同管理工作。案例教学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模拟的项目不能凭空锻造,需要查找一个真实存在的项目,最好是本地区范围内或者本校范围内的新建、在建或刚建成的项目,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应通过互联网、档案管理机构或相关人脉收集项目的各类资料,例如原始地形图、方案设计图、施工图、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评估报告、政府审批文件等前期资料,在征得相关单位的知识产权授权后,在课堂上作为案例课的第一讲向学生讲解。工程前期工作的推进程度是合同谈判的基础,在讲解过程中,要向学生详细说明项目的具体情况,如征地拆迁、三通一平、图纸推进情况等,让学生熟悉项目,同时指导学生查询资料,结合法律法规、招投标等课程,提高案例的准备质量。

第二,分配案例课程中学生的各项工作,根据学生的知识特长对学生进行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熟悉合同,让施工技术课程掌握较好的学生扮演承包人角色,对项目前期工作和整体建设程序掌握较好的学生扮演发包人角色,对法律知识、政策文件较熟悉的学生扮演政府监督(合同备案机构)角色,各小组5~6人,设组长一名。因课堂时间有限,各小组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准备资料,在课堂上课时间则主要设计为组长向教师汇报资料准备情况,各组之间按建设程序的推进步骤进行沟通,沟通过程中教师观察并点评。

第三,从项目提出到竣工验收,大致需要签署工程咨询合同、勘察合同、设计合同、监理合同、施工合同等,各合同的策划过程、谈判过程、订立过程均应在案例教学课程中体现,学生根据各自的分组、角色进行资料准备、风险分析、合同谈判、合同备案,在资料准备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查询资料、独立思考的习惯,指导学生阅读法律、合同范本类的书籍,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利用互联网电子阅览平台查阅,各小组应将沟通情况、查阅资料情况、分组会议讨论情况形成记录并最终报给教师,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求知欲望、课堂表现力等进行评语、打分。

第四,课堂时间应充分用于招投标、合同谈判、合同索赔等现场观摩性强的案例实践。目前高校工程管理、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一般实施大课教学,动辄一两百人在一个大教室上课,例如用课堂时间让各小组分组讨论,会使课堂气氛喧闹不堪,影响案例课程效果。又如模拟招投标阶段各项工作,在课前,根据项目情况,招标人编制招标文件、招标公告,投标人限时编制投标文件,课中模拟开标、评标场景,开标时,招标机构、招标人、投标人、政府监督人员角色就位,投标人递交投标文件,招标人(或招标机构)按招投标法程序主持并进行开标,开标完后评标委员会就位,根据招标文件评标方法和细则进行评标,评标过程可利用多媒体幻灯片播放,可要求投标人澄清等。在整个过程中力求真实,让学生充分感受开、评标的工作氛围,评标完成并推荐中标候选人前三名后,由教师给予点评,评标依据是否正确,是否公正合理,是否易引发未中标投标人投诉等,进行具体分析。应注意的是现有建设工程评标办法主要有综合评估法和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课程中最好采取较为简便的综合评估法,一是课堂时间有限,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会花较多的时间,除非仅选择项目的一至两个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评标,二是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综合性较强,学生需有相关的造价编制经验才能胜任,在校学生的相关造价知识和实践能力还不具备的前提下,不建议采用。

综上,对于应用性、实践性强的工程合同管理课程,传统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会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创新,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其思维发散性。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由浅入深,可以先从规模小、投资额小的项目做起,掌握建设工程各实施阶段合同管理的相关步骤和基本方法,再循序渐进,结合工程造价、法律法规、施工管理、施工技术、工程经济、财务管理等学科配套知识,进行评标、合同谈判、合同索赔等案例练习。在索赔的相关实践中,教师可加强对索赔方向的指导,如参考一二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考试真题,再同样采用以上案例教学方法由学生扮演各自角色,当合同索赔事件发生后,编制索赔意向书、索赔报告,审核索赔报告、给出索赔意见等等,这样同时可增强学生在毕业工作后面对执业资格考试相关考题的把握能力。

作者:虞海 单位:四川乐山师范学院

上一篇:建设工程合同风险防范 下一篇:水利工程投标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