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母亲为“玻璃人”儿女修补灿烂人生

时间:2022-05-15 12:58:54

坚强母亲为“玻璃人”儿女修补灿烂人生

2004年2月10日,新学期开始了,在河南省郑州市邙山一中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庆祝新学期开始的活动。上午10时,53岁的赵瑞芝推开了邙山一中初一(7)班教室那扇熟悉的门,眼前的场景让她惊喜:69名学生手里各举着一束鲜花,静静的微笑着,把满含敬爱的目光投在赵瑞芝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赵瑞芝的眼前模糊了,泪水汹涌而下……

母亲生俩“玻璃人”,灾难笼罩一家人

赵瑞芝的幸福生活终止于儿子赵辉出世一年后。

赵瑞芝于1952年9月3日出生在郑州市老鸦陈村。那时的老鸦陈村地处郑州北郊的黄河南岸,如今已成为郑州市的一个都市村庄。赵瑞芝兄妹四人,她最小。1973年秋天,赵瑞芝中学毕业后,到郑州市农业机械配件厂当了一名磨床工人。1981年春天,经人介绍,赵瑞芝与訾军国结了婚。婚后,赵瑞芝依然在工厂上班,訾军国照旧到处为人做精美的家具。虽然很劳累,但收入颇丰。第二年春天,赵瑞芝让村里开辟了一块地皮,小俩口在村西头盖了三间平房,圈了一个花园般的独家小院。夫妻恩爱,生活富裕,他们这个美满的小家庭让周围的邻里都羡慕不已。然而,这种幸福而温馨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住进新房5个月后的1982年11月。赵瑞芝生下一个男孩。为了表示对妻子的挚爱,訾军国主动让子随母姓,取名赵辉,寓意一家人前程辉煌远大。

赵辉一天天长大了,欢欣不已的赵瑞芝慢慢地觉得自己的儿子与别的孩子有点不一样。赵辉学走路较晚,当1岁零8个月的时候儿子终于直起身子,颤颤巍巍刚刚迈出半步时,一下子跌倒在地。跟随儿子身后的赵瑞芝急忙上前扶起赵辉,让他跌倒了再爬来。谁料,赵辉却站不起身,坐在地上号啕大哭起来。赵瑞芝的心骤然悬在了半空,她抱起儿子,急忙挽起儿子的裤腿,发现儿子的左腿肱骨已经断裂为两节。赵瑞芝急忙把儿子送到了郑州市人民医院。经过骨科医生一番细心的询问、检查、拍片,最后这位年老的骨科大夫告诉赵瑞芝:“你儿子左腿肱骨严重断裂,要立即做手术,可是你儿子还这样小,恐怕很难配合。”赵瑞芝没有犹豫,要求医生赶快给儿子做手术。两个月的精心治疗,赵辉痊愈出院了。可是第3个月的一天,赵瑞芝在院内洗衣服,儿子又突然跌倒,腿再次骨折。赵辉这次摔得不重,只是轻微的骨折。可是赵瑞芝的心情却异常的沉重,她告诉给儿子看病的医生,自己小时侯也经常莫名其妙地摔跤,摔倒后就骨折,后来长大了,也就慢慢好了。她担心儿子是不是遗传了自己的毛病,坚决要求医生给自己的儿子做一次骨质测试。测试结果令赵瑞芝措手不及。医生告诉赵瑞芝,她儿子患的是骨质疏松症,通俗的叫法是“玻璃人”。患此症的病人骨头异常脆弱,稍一受到外力挤压就骨折,有关“玻璃人”的遗传、形成和治疗,在医学领域还是一个未知数的科研课题。

以后的日子里,赵辉即使很小心地走路,仍是免不了常常摔倒,每次都摔成骨折。儿子走路不是走在路上而是走在赵瑞芝的心上。赵瑞芝只期盼儿子有一天能像一个正常人一样活蹦乱跳。可是,1988年秋天,随着已上小学的赵辉又一次地摔成严重的骨折,赵瑞芝的希望灰飞烟灭了。经过一番痛苦而无奈的思索后,不屈服于命运的赵瑞决定给自己也给自己的家庭下一个赌注:再生一个孩子。她希望这个孩子是个健康的人,能过上一个正常人应该过的生活。

1989年10月16日,赵瑞芝生下第二个孩子,是个女儿,取名赵歌,寓意今后的生活像歌声一样美好。儿子的不幸,使赵瑞芝夫妇对这个女儿更是疼爱有加。夫妻俩不论谁,一有空就会抱着女儿玩耍。小赵歌好像格外的懂事,刚刚会说话的时候就整天的爸爸妈妈叫个不停,乐的赵瑞芝夫妇俩脸上笑开了花。但赵瑞芝家的晴朗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赵歌一岁多的时候,厄运便又无情的降临了。这一天,阳光明媚。刚刚学会走路的女儿赵歌在玩耍时,一不小心地摔倒了。等赵瑞芝把女儿扶起时发现女儿竟站立不住了,惊异万分的赵瑞芝一摸女儿的腿才知女儿的腿竟骨折了。赶往医院后,医生的诊断证实了赵瑞芝的担心:女儿赵歌和儿子一样也是骨质疏松症,即是所谓的“玻璃人”。赵瑞芝知道,自己彻底地输了,她悔恨自己下的这个“赌注”将给女儿带来一生的痛苦。

自尊母亲选择坚强,为儿女修补人生

一双儿女是“玻璃人”的严酷事实,好似晴天霹雳,击得赵瑞芝痛不欲生。赵瑞芝背着家里人哭成了泪人:“苍天啊!你若有情,怎能使一个家庭连遭不幸?”儿女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不能跑、不能跳、不能蹦,即便小心走路,也几乎每年都摔倒几次,每次都骨折。在常人看来十分简单的走路,却成了赵瑞芝和儿女最艰难、害怕的事情。赵瑞芝擦干泪水,决心承担起一个母亲的职责,分担儿女的痛苦,为儿女铺条宽阔的人生之路。为了照顾儿女,赵瑞芝无法去工厂上班了。郑州市农业机械配件厂很同情赵瑞芝的遭遇和不幸,职工们纷纷解囊帮助她们一家。厂里的工友们越是对赵瑞芝关怀照顾,她越是感到内心愧疚:“自己咋能不上班领工资呢?”思想上经过激烈的斗争后,自强、自立、自尊的赵瑞芝无条件地向厂里辞了职。从此,她的怀抱和后背成了赵辉和赵歌的依靠。辞职后的赵瑞芝每天奔波于家与学校之间。早上背上儿子去上学,回到家就抱起女儿。她已经不敢让女儿一个人下来走路了。中午到放学时,就把女儿放在床上,去学校接儿子,下午再去接送儿子。这种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风雨雨经历了10余年。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赵瑞芝的幸福家庭戏剧般的由前者变成了后者。

1994年初夏,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一年的农历5月4日下午,突然黑风大作,大雨夹杂着冰雹,刮倒了大树、砸坏了田里的秧苗,伴随自然灾害的降临,又一个灾难悄悄向赵瑞芝袭来。第二天是端午节,这天,赵瑞芝的丈夫訾军国突然患脑肿瘤住院治疗,这一住就是两年。为了给丈夫治病,赵瑞芝借遍了所有能借的钱,然而,债台的高筑并没有治愈丈夫。1996年春天,与赵瑞芝相依为命的訾军国离她而去,把一个不幸家庭的重担全部撂在了她的肩上。赵瑞芝号啕悲哭,她哭干了眼泪,哭哑了嗓子,直哭得天昏地暗,哭得心慈的村民都替她垂泪。暑假过后,懂事的赵辉为了减轻母亲的沉重的负担,小学毕业后决意不再读初中了。而6岁的小赵歌却又到了上学的年龄了。赵瑞芝暂时把失去丈夫的痛埋在心里,她背起了女儿去老鸦陈村小学报名。或许是不幸的家庭造就了赵歌的勤奋,小小的她学习很用功,成绩一直保持在前三名。赵歌不仅成绩好,而且善解人意,和同学相处得很好,谁学习上遇到了难题,赵歌会不厌其烦地帮助他,因而,品学兼优的赵歌很是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看到女儿如此地争气,赵瑞芝苦难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然而,不久,厄运接踵而至,使得赵瑞芝刚刚晴朗的天空布满了阴霾。

2001年3月15日,阴沉的天空下起了雨,赵瑞芝家年久失修的3间平房墙体多处裂缝,屋顶漏雨。为防屋里漏进雨水,赵瑞芝想在屋顶上盖一层塑料布避雨水。她从院里搬来梯子搭到屋前墙上,手里掂着塑料布,爬到梯子中间时梯子突然折断了。赵瑞芝重重的摔了下来,造成右脚踝粉碎性骨折。邻居闻讯把她送到医院打上了石膏,因没钱不能住院,就回到家里卧床养伤。家里唯一的擎天柱也卧倒病床,聪明伶俐的女儿赵歌见状号嚎大哭,边哭边喊:“我的妈呀!我咋着上学呢。”邻居和学校的师生知晓了赵瑞芝家的情况后,主动轮流为赵瑞芝一家三口做饭、料理家务。为了接送女儿上学,赵瑞芝不惜把院里的五棵大桐树让人伐了卖了550元,每月花100元雇了一个打工的小伙子接送赵歌上学。2002年冬季,连日天降大雪。这一天,赵瑞芝背着赵歌上学爬教学楼梯时,不慎从楼梯上滚落在雪水里,雪水浸湿了母女俩的衣服。数日后,夜里睡觉时,赵瑞芝一摸女儿左腿,发现高低不一致才知道女儿的大腿骨折了。其实,赵歌那天摔倒时就知道自己的左腿骨折了。懂事的小姑娘可怜母亲无钱治疗,又怕耽误学习,就暗暗地忍着疼痛,心中祈祷着自己的腿能不治而愈。赵瑞芝不顾女儿的反对坚持借钱为女儿到医院做手术,打上了钢针,并到女儿就读的学校办了休学一学期的手续。可是,酷爱学习、争强好胜的赵歌却一天也没耽误上学,她以顽强的意志坚持上课学习。看到苦命的孩子如此懂事、有抱负,赵瑞芝的心里得到了一丝丝的宽慰。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赵瑞芝抱着或背着一双儿女上学成了老鸦陈村常年不变的一道景观。赵瑞芝以惊人的毅力,历经16个春夏秋冬,不知挨过了多少风狂雨骤、冰天雪地的日子,她硬是背着抱着或推着让儿子读完了小学,让女儿正读着初中。赵瑞芝的坚强令所知道的人赞叹。丈夫去世时,家里一贫如洗。10年来,赵瑞芝和一双儿女相依为命。除了二亩多地里每年一季玉米和一季花菜带来的2000多元收入,这个三口之家没有别的经济来源。为了让自己的家和别人一样过得舒适,赵瑞芝就在院墙外开出一片葱绿的小菜园。一年四季,她家的院子里总是干干净净,月季花、油菜花、石榴花次第开放。赵瑞芝从不与别人言苦。在家里,在地里,到菜场,到学校,除了夜里睡觉的7个小时,她的脚就没有停过。“我常常一个人在家里哭,一出门就笑。”赵瑞芝说,“在家哭的时候也不会让孩子看见,我躲在厕所里。”曾有人想帮助这个家庭,但遭到赵瑞芝和两个孩子的拒绝。“穷人也会有自尊。”赵瑞芝说。

世间真情暖人心,不幸家庭乐融融

赵瑞芝这个苦难家庭的消息传出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极大帮助,每年春节前,在赵瑞芝这所破旧不堪的院落门前,总有高级小轿车一溜开到她的门口,市里和区里的领导给她家送来猪肉、油、面粉、粉条等过节的礼品。村党支部、村委会每年也都给这个特困的家庭救济500元,这似乎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老规矩。而每年的助残日,邙山区残联都来登门慰问。有一年残联还特意买了一部轮椅,让不能行走站立的赵辉坐……邙山一中的领导和老师得知赵歌家的情况后,特地为这位特困生免去了学杂费并做出决定,在教室第一排座位的中央为赵歌同学放了一张折叠床,白天当书桌,夜里放开让她妈妈赵瑞芝陪伴住宿。为了减少赵瑞芝一日三餐送饭的麻烦,学校里免费为赵歌提供早餐,由同学轮流领饭,洗涮碗筷。全班同学在双休日都争先恐后地来教室陪赵歌写作业、谈心、讲故事。在学校老师、同学细心的关爱下,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赵歌深深体会到了人间亲情的无限温暖。她每每讲起那一串串感人的故事时,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春去夏来,寒暑交替。在赵瑞芝的2亩多责任田里,在温室大棚内,一年四季都有前来义务的帮工。邻家常常免费出动拖拉机、收割机、水泵等农业机械为赵瑞芝犁、耙、播种、收割、拉运、抽水、灌溉。虽然家有一双不幸的“玻璃儿女”,但赵瑞芝并觉得生活十分艰难和孤独,她倒是时时感慨“一家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温情。当赵瑞芝谈起全社会对她这一家的关爱时,她总是感激万分地唱儿女们教她的那首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载、网摘)

上一篇:警惕!小儿不明原因腰背痛等 下一篇:迷失在“隐秘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