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

时间:2022-05-14 09:59:08

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人类先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市场)文明几个阶段。

原始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处于原始文明的人类生产力水平很低下,人口很少,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其物质生产活动是直接利用自然物作为人的生活资料,对自然的开发和支配能力极其有限。经济生活以狩猎、采集、渔业为主,或者以简单的自然农业为主。它基本上依赖大自然而生,可以说是一种原生态的自然文明。

农业文明是人类对自然进行初步探索和开发时期,自然经济和农业生产占主导地位。这时开始出现青铜器、铁器、文字,造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科技成就,主要的生产活动是农耕和畜牧。这个时期的人类通过创造适当的条件,使自己所需要的物种得到生长和繁衍,不再依赖自然界提供的现成食物,对自然力的利用已经扩大到若干可再生能源(如畜力、水力等)。在农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是人类一切生产生活的基础,人对大自然的依赖性决定了农业文明也是一种生态型自然文明。

工业文明是人类对自然进行大规模征服和掠夺开发的时代,其主要表现在征服大自然的物质生产活动方面。随着近现代科技和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特别是西方近现代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活动中科学分析和实验方法的兴起和运用,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审讯”与“拷问”式研究,迫使自然成为俯首贴耳地服务于人类贪欲的附庸和奴隶。以蒸汽机、电动机,电脑和原子核反应堆为标志的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建立起了“人化自然”的新丰碑,使工业化发展到更高的程度,并以工业武装农业,促进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工业文明强调经济效益和资本利润的最大化,推动劳动效率最优化,劳动分工精细化,劳动组织系统化,生产经营规模化等基本原则。由此导致人的商品化、物化和异化,人变成了工业文明的工具和奴隶。而且,工业文明面临的无限的需求,无限的消费、无限的生产与地球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承受力的有限性之间的根本矛盾,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污染日趋严重,直至已经到了危及人类自身生存的可怕境地。

信息文明是人类通过对信息的传播,接受和消化来控制生产生活的文明形态。信息和文化构成了社会中最活跃,最主动的推动力量,并对社会存在及其演化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对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信息革命”已经普遍认可,信息社会、信息文明、信息时代等称呼已经被大众所公认。但是,由于信息文明完全沿着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继续前进,它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工业文明在市场经济发展模式里固有的基本矛盾,相反,它促使这种矛盾以难以想象的加速度,向更加恶化的方向发展。因此,信息文明虽然给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难以想像的便利和益处,但它却自觉不自觉地加速了人的物化和生态环境破坏的进程。

经过工业文明数百年和信息文明数十年的发展,如今大自然已经是千疮百孔,危机四伏。种种迹象已经表明,如果人类要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要改变今天征服自然的发展模式,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走向一种以生态环境健康为基本前提的新自然文明,也就是生命文明。生命文明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石,明确认为人类社会必须在生态平衡基础上与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和谐共生,实现人类经济社会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命文明,要求人类需要通过积极的精神解放和心灵革新运动,以及生态化的新型科学实践活动,用心去体悟天地自然万物和人类文明蕴含的深邃的生命智慧,充分发挥人类自身具有的心智能量和理性力量,提升和净化人的心灵生态环境,充分认识到人类活动所带来的自然影响和社会影响,对人类自身行为作出必要的控制和调整,节制人的贪欲和私心,降低人的物质需求和消费欲望,进而降低社会生产速度,从而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最终改善地球的健康状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拯救人类自己。

我们坚定地认为:只要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能通过开拓心智、净化心灵,进而达到美化人生和绿化世界的目的,把创造付出,成就他人的宏大志愿转化为拯救生命,拯救人类,拯救地球的外在实际行动,就一定能够感天动地、扭转乾坤,把芸芸众生从各种生存困境和生态危机的困扰中拯救出来,为人类开创一个崭新的文明境界,也就是新自然文明,或生命文明时代。这种通过人的内在心灵状态的转化带动外在生态环境健康修复的大行动,是真正的对宇宙万物的“大仁”、对地球母亲的“大孝”、对人类同胞的“大爱”,对国家民族的“大忠”,是对生命智慧的“大觉悟”和“大体证”。这才是生命最大的意义所在。

上一篇:天鹅座少年 下一篇:土巢中的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