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财经专业课程改革

时间:2022-05-14 01:08:10

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财经专业课程改革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招生模式的不断扩大,学生就业情况越来越严峻,而在中职院校内由于办学条件有限,不能很好的体现出高效的教学水平,很多中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需求与社会的发展倾向发生了严重偏差。如今,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同时也加大了市场劳动力缺乏的程度,很多领域都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所以在这种时展背景下,中职院校就要根据社会发展的现状,及时调整自己的课程改革,使培养的学生类型可以适应社会形势。本文通过对中职财经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进行分析,并探索财经专业改革教学模式阶段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建设性的改善意见。

关键词:财经专业 以就业为导向 课程改革

前言

教育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事业,只有搞好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更多人才,加快我国进步的速度,但是在中职院校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学的目标还是教学的方案,都存在很大的问题。所以中职院校的财经专业教育人员一定要树立以就业为指导的教学目标,通过实际的改革过程,来提高教学深度,使学生可以学到系统的教育,进而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工作岗位中,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

1.中职财经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1财经专业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随着新课改的出台,要求我国的教育单位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个人能力的锻炼,给予学生足够的发展机会,但是针对目前中职院校财经专业的教学情况,发现其专业课程结构设置非常不合理。首先,课程的设置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进行,课程的教学内容也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心理,杂乱无章的课程内容,使学生无法掌握到学习的重点,严重影响了财经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很多新课程也没有开设,导致财经专业不能与社会的发展形势进行结合,造成了课程设置比例的不协调,然而开设的学科之间也没有明确的联系性,根本不能满足财经专业的教学需求[1]。

1.2财经专业课程内容缺乏实用性

根据对某中职院校的访问和调查,发现财经专业开设的课程内容比较落后、陈旧,不能明确反映出现代财经管理工作的内容,缺乏适用性,进而导致学生无法接受到有效的教育。财经专业的教学工作要与社会的发展情况进行连接,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明确未来的工作方向,所以课程缺乏实际性,无法根据社会的发展与需求来及时调整课程体系,使学生错失了很多就业机会。同时财经专业课程的内容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总是拘泥于传统知识的讲解,不能紧随时展的脚步,与时俱进[2]。

1.3财经专业的课程设置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中职财经专业的课程设置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去设置课程内容,也不能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很少有学生全面的融入到学习环境中,这种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中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情况。财经专业的课程内容也非常单一,完全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进度和学生个性化发展模式,同时专业课程的难易程度也不能让学生很好的接受。总之,中职财经专业的课程设置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了很多权力,违背了中职教育的目标[3]。

1.4财经专业的课程内容缺乏迁移性

财经专业课程内容的迁移性是指课程内容思维方法的转变,并可以应用在其他课程上,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这就说明财经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必须与其他课程内容进行联系,可以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目标。中职院校课程设置缺乏迁移性的问题,充分说明了中职院校教学效率的低下,根本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不能提高学生就业的机会[4]。

2.提高中职院校课程改革效果的措施

2.1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

根据上文的分析,已经明确认识到了中职院校教育存在的问题,所以为了提高中职院校的教学水平,教师首先应该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对于财经专业来说,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是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职业资格证书又是用人单位录用人才的依据之一。在此基础上,学校必须要调整自己的课程结构,使教学的内容可以适应社会发展对财经类人才的需求,中职院校的领导要对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进行管理和监督,使其可以准确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可以对教师进行相应的教学培训,使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到市场的需求和财经专业的发展前景,通过对就业形势的分析,可以明确中职院校的教学目的,在强化了师资力量的情况下,对实际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也可以进一步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使其明确课程改革的重要作用,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2课程设置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目前,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与社会的实际发展现状产生了脱节,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应用的技术型人才,所以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能力[5]。财经专业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只有课程改革才能解决教育存在的问题,所以在中职院校教学宗旨的指导下,通过课程改革的作用,加强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使财经人员可以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在实际课程改革时,在理论知识讲解之后,还应该着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学生可以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工作岗位中。只有实现了专业平台课程、专门化方向课程两个阶段的模块式课程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的结合,可以体现出财经专业学生的综合实力,也可以兼顾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使其在实践锻炼中,逐渐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

2.3实现中职财经专业课程的综合化

中职财经专业课程的综合化是指教师要积极加强课程内容之间的连贯性,及时掌握市场和社会的发展情况,按照技术型人才的应用模式,来确定出具体的教育对策。在中职财经专业课程改革要求的前提下,加强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可以使学生得到综合、系统的教育,同时也会审视出学生的薄弱环节,使学生明确自己还需要提高的地方。同时在实际讲课的过程中,根据课程调整的内容,教师要删除陈旧知识的讲解内容,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进行融合,探索适应性教学的发展形式,增加与时俱进的新知识内容,丰富学生掌握的财经知识。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中职院校的财经专业必须要实现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才能加大对学生的培养力度,实现综合性人才的教育目标。

3.结语

我国综合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教育事业也加大了教学的力度,希望通过课程改革的方法可以具有针对性的培养出技术型人才。同时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壮大的今天,需要更多的专业性人才投入到市场中,提高社会的发展水平,所以中职院校应该正确审视自身教育的缺点,在新课改的指导下,逐渐改善课程的体系,强化专业知识的教学能力,通过与实践的结合,调整对学生的培养方向。中职院校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使财经专业的学生可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并能在财经领域中发挥出一定的工作实力,“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要求,可以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也可以提高整体的教学实力。

参考文献:

[1]刘玉霞,马晓丽,陈思明,等.关于中职财经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52(14):100-103.

[2]邓英华,石宝宇,姜静,等.试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实施策略[J].华东师范大学,2011,32(10):210-214.

[3]黄英,孙玉梅,张绍林,等.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中实施活动教学的尝试[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2,52(10):123-125.

[4]王鹏飞,林红霞,洪丽芳,等.关于中职院校财经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13,32(10):510-516.

[5]唐和成,金玉成,李思思,等.浅谈中职院校财经专业注重“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方案的建设[J].中等职业教育,2011,21(14):120-123.

上一篇:高校教学管理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研究 下一篇:如何进行内部控制流程梳理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