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训的“训育”

时间:2022-05-14 07:45:31

摘要:训育,在西方教育史中,表现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中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对于训育的系统论述,标志着西方训育观的基本形成。由于文化差异与语言阻碍,传统的观念中,对训育的内涵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通过解读赫尔巴特的训育理论,综合当代教育现实,对训育的内涵做出全新的阐述,回归训育的最本真。

关键词:赫尔巴特;西方训育观;训育

训育的现世理解

正文将围绕《普通教育学》著作的第三编第五章《训育》具体内容,结合当下理论,进行全新的分析与阐述:

1、隐形作用显性化

“对青少年的心灵产生直接影响,及有目的地进行的培养就是训育。”“它与儿童管理有共同的特性:它直接在儿童心理上发生作用;它与教学的共同地方是目的在于教养。”①

以上描述,充分体现了赫尔巴特研究背后的哲学观与心理学支撑,在此基础上,汲取洛克学说,将心灵看做“白板”,坚持心理、认识产生于感觉与经验,利用其心理学知识研究,加以阐述。训育,和管理、教学,同属教育学的组成部分,是管理与教学的过渡阶段,实施于脱离幼儿阶段的有待正式施教的儿童。训育兼有管理和教学的部分特点,却又与之不同,从使用手段来看,训育以陶冶的独特方式,持续不断、慢慢渗透,作用于抽象,难以明确把握的心理变化,属于“小火慢煮”的偏隐形化教育,但又在逐步的落实与体会中,完成量的积累,实现质的跨越,“隐形的心理作用”最终将实现“道德的显性表现”。

在引述中,可以看到“直接影响”与“培养性格的道德力量”两大关键,也清楚地体现出“训育”的概念核心,以直接影响为手段,以儿童心理为落实点,以道德教养为最终目标,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管束与训练,更不是强制的、硬性的、冷漠的教育方式。以“训”培“育”,是一种温和渐进的“改良”,绝不是高歌猛进的“革命”。作用于“隐性”的心理,期待逐步的心理渗透与影响,落实“显性”的行为规范,并以此为契机,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

2、“抑扬”目的论

训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以道德作为最高目标,重点培养“性格的道德力量”。“要在学生的心灵中培养起明智及适宜的意志来”。②而“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知识传授,使受教育者能够明辨善恶、陶冶意志,养成弃恶从善的品德,从而培养真正善良的人”③抑制恶的思想,张扬善的德行,从而唤醒并控制欲望,为实现内心真正的自由。

在具体的目标上,重视儿童的人格完整性,提倡从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五大美德入手,通过教学达到道德训练与道德陶冶。关注性格训练的双重性,间接与直接,帮助教学,使教学成为可能并去影响一个业已独立的人今后性格的发展,同时,也为通过行动或非行动直接就使学生产生或不产生初步的性格。“一般的来说,教学是否被接受、被吸收,这始终是难以确定的。为了减少这种无把握的程度,我们必须经常注意使学生产生一种与教学相合拍的心理状态,这就是训育的任务”④

作为教学的准备阶段,训育,兼具“抑扬”两方面的目的,而“抑扬目的”中又分为两个不同层级的内涵外延。从大的层面来说,一方面,就训育自身的目标来说,在管理完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应有的压迫性管束和规定,抑制某些意志,培养适合今后发展的美德;另一方面,就训育的间接性发展目标来看,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兴趣基础上,训育则为其培养学生的适当情绪,增强自身力量。从具体落实层面来看,抑,在于规范管理;扬,在于培养发扬。若能真正实现抑扬目的论,训育则将充分发挥管理与教学的过渡衔接作用。

3、“心理准备期”与保护、缓冲作用

训育主要通过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灵对其进行道德性格的培养,从“抑扬”两个方面产生作用,一方面唤醒欲望,另一方面又为了真正的内心自由而控制欲望,是温柔管理和初步教学的有机结合体,兼具“衔接”“保护缓冲”的双重功能。

作为管理与教学的中间带,训育自然在其间发挥着重要的衔接,过渡作用,究竟如何衔接,以什么来衔接,则是探讨的关键。在这里,暂且将其归纳为“内在准备期”。幼儿阶段,进行的管理式教育,使幼儿在行为规范上,做好了接受后续教学的行为方面的准备,形成了外在较为良好的受教模式,而教育者,却难以判断儿童是否在心理层面同样做好准备,这就需要“训育”的“内在影响作用”,以陶冶渗透的方式,直接作用于儿童心理,帮助他们完成心理的准备阶段。训育以“温和、渐进、渗透”的方式,逐步淡化僵硬的管理,缓解因教学而造成的紧张氛围,充分体现出“保护垫、缓冲带”的作用,以合理的表达形式,使学生感受到一条持续适用的规则。

4、“改良式”“偏隐性”教育

“训育的调子完全不同,不是短促而尖锐的,而是慢慢地深入人心和渐渐停止的,因为训育要使人感到是一种陶冶。”⑤自明确“训育”的重点“直接作用于心理”“培养性格的道德力量”起,选择温和渐进的“改良式”教育,也就初见合理性。具体体现为陶冶、惩罚、教师的性格、奖励和责备几个方面:

(1)训育的过程是一个持久,慢慢渐进的过程,运用的具体方式,也应该是逐步渗透,而非激进式的。以渗透的方式,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心灵的陶冶,灵魂的涤荡,人格的再建。

(2)训育虽是一种温和的教育手段,但并不意味着模糊善恶差别,抹杀是非观念。训育的过程同样需要适当的惩罚,但不同于管理中的惩罚,此处则为一种善意的警告,使儿童心灵受到触动,自我感受良心与道德的不安于谴责,及时悔改。

(3)与儿童经常在一起的教师,需要在性格方面具备一定的权威,给儿童模仿和学习的机会,而训育的维持基于教育者自身的态度――其行为的一致性。

(4)为了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教育者需要制定明确的教学规则,针对受教育者之行的情况加以奖励或责备,但是在这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以温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

参考文献:

[1](德)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三)[M].李其龙,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德)弗・鲍尔生.德国教育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3]赵荣昌,张济正.外国教育论著选.[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4]张欢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5]杨汉麟.外国教育名家思想.[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注解

①张欢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②(德)弗・鲍尔生.德国教育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③(德)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三)[M].李其龙,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④赵荣昌,张济正.外国教育论著选.[G].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⑤(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M].李其龙.译.北京:人们教育出版社,1989.

上一篇:话语实现与华裔作家身份建构 下一篇:浅谈乡镇中学学生德育教育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