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翼骑兵

时间:2022-05-14 07:21:33

波兰骑兵以长矛冲击德国坦克的“传说”,长期以来一直在歪曲着人们对于两次大战间波兰军队的印象。波兰战役最后的悲惨结果,更是使人们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波兰军队评价甚低。然而,这样的看法显然离客观二字相去甚远,事实上,就在那个很多列强国家的职业军人,因对坦克一无所知而心存反感的年代,波兰这个“保守而反动的骑兵钟爱者”,却费尽心力地“鼓捣”出了性能不俗的水陆坦克。这种不拘一格的大胆尝试,其背后究竟代表了一个什么样的真实军事思想动态,难道不是值得深思的么?波兰战役,真的是一支“陈旧得无可救药的军队”(利德尔・哈特语),为一支应用新技术的小型坦克部队加上占优势的空军所瓦解了么?

FT-17在波兰

说到“经典”坦克,法国人的“雷诺”FT-17大概有点资格。作为坦克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飞跃,“雷诺”FT-17以其革命性设计奠定了现代坦克的基本布局,也成为了很多国家初创装甲力量时的首选“启蒙读物”,波兰便是这样一个国家。1919年4月至5月,黑勒将军麾下的驻法波兰军团成立了第1装甲团,这个团在原法军第505装甲团的基础上改编,装备有120辆当时最为先进的“雷诺”FT-17坦克。6月,黑勒将军带着这个装甲团回到了波兰,凭借这些坦克,刚刚获得独立的波兰一跃成为当时世界第4大装甲兵强国。在120辆FT-17中,75辆为安装有37毫米SA-18 L/21坦克炮的“雄性”坦克,另外45辆为装8毫米“哈奇开斯”Mle.14机枪的“雌性”坦克。

1921年3月18日,随着《里加条约》的签订,苏波战争正式落下了帷幕。透过这场充满了大起大落的战争,波兰军队也许获得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战争经验,比如认为骑兵仍是下次战争达到决定性目标的机动手段,但至少对于坦克的认识却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事实上,波苏战争中坦克的战场价值给波兰军方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作为一种增强骑兵战斗力的辅技术装备,具备良好机动性、恰当的装甲防护和一定火力的轻型坦克获得了波兰军方的格外青睐。更何况在现实的需求中,由于夹在苏联和德国两大强邻中间,波兰需要时刻保持一支强大的、有足够威慑力的武装力量。也正因为如此,在战场上的硝烟刚刚消散时,波兰军方并没有将第1装甲团的FT-17弃置于仓库,而是对手中的这些法国坦克认真打量了一番,然后开始不断地对它们进行升级、改进乃至仿制。

波兰军方对FT-17的改进是多方面的,先是在1923年初,作为增强现有部队战斗力的一种手段,根据战争中的有益经验,波兰政府从法国购入6辆采用FT-17底盘的雷诺TSF指挥坦克配发第1装甲团各坦克连。然后到了1925年,鉴于FT-17坦克速度较慢,难以跟上骑兵行动的缺陷,第1装甲团的卡德尔维斯基上尉为FT-17坦克设计了一种较窄的新型履带,成功地将FT-17的最大公路速度由此前的7.5千米/小时提高到12千米/小时,虽然由于无法克服履带易脱落的缺点,这个方案被上级否决,但受到鼓舞的卡德尔维斯基上尉并没有轻言放弃,而是按参照NC-27的结构,继续对FT-17的半钢性悬挂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后的FT-17最大速度提高到了12~13千米/小时,且机械可靠性和乘员的舒适性也得到了改善。按照这个标准,波兰中央汽车制造厂(CWS)为军方改造了65辆FT-17。此外,卡德尔维斯基上尉原本还打算对现有FT-17的火力系统进行升级,为此CWS按照卡德尔维斯基提供的图纸制造了6个装有法制“皮托”37毫米炮和7.62毫米机枪的单人炮塔,然而由于空间过于狭小,操作不便,与原有车体难以匹配,这个想法最终没有成为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1926年,波兰军方还在FT-17坦克的车体上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尝试,搭载了两个装载化学物质的圆柱型容器,称为“烟幕发生器”(别名毒气坦克)。虽然这个离奇的计划最后被取消了,但是这种坦克仍旧出现在波兰和国外军事刊物上很长一段时间,并且广受苏德方面的关注。

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极佳的参考范本,仿制FT-17无疑是迅速建立国产坦克工业,有效增强国防能力的一条捷径。虽然FT-17源于一个1916年的方案,但直到20年代中后期,其360度旋转炮塔设计仍然具有足够的先进性,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工艺简单的、廉价的、可大量生产的轻型坦克,车身装甲板大部分采用便于加工的直角线条,同时将发动机、战斗舱、驾驶舱以及炮塔等部分设计成相互分隔的独立部分,不但大大改善了士兵的作战环境,而且非常适合波兰薄弱的工业基础。因此,从1926年开始,CWS在改造升级FT-17的同时,也尝试着制造一些国产部件和装甲板材料,然后与库存的一些FT-17备件进行总装,装配出了大约26~45辆波兰国产的FT-17。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工业基础薄弱,波兰国产FT-17的计划只获得了部分成功,所谓的CWSFT-17其实是一些使用低碳钢材料制成的样子货,并不具备真正的作战价值,只能作为教练车使用。有意思的是,波兰军方很快就对这批不成功的山寨版FT-17失去了兴趣,但骨子里多少有点精明的波兰人却没有将这些“软铁坦克”扔进垃圾堆里了事,而是找到了一个冤大头当下家――用一个不算差的价钱将大部分CWSFT-17卖给了中国的奉系军阀。

被误解的TK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大部分时间里,波兰长期保有一支世界第4规模的装甲力量。然而时至今日,却很少有人认真打量一下这支“第四大装甲力量”的真实情况,对构成其规模主体的TK-3/TKS系列超轻型侦察坦克更是所知有限。事实上,虽然TK-3/TKS在本质上是“卡登・洛伊德”MK6的山寨版,英国人将“卡登・洛伊德”MK6造得过于简单,这固然有利于控制成本,然而也无形中降低了制造门槛,更重要的是,这虽然是一个简单的设计,但“卡登・洛伊德”MK6在性能上却又是相当出色的。这样一来,使得相当多的国家一旦通过少量样品搞清楚了其中的构造后,绝大多数稍有工业基础的国家就难免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在昂贵的许可证生产,与完全国产化的“自主设计”之间,往往会倾向于后者,捷克、意大利、苏联是这样,波兰也没能免俗。

“自行设计”波兰“国产化”超轻型坦克的任务,被波兰军方交由位于华沙的陆军工程研究院装甲武器建造设计局进行。具体的设计工作,由该局军事工程师特泽西亚克少校、卡尔卡科兹上尉及其副手哈贝奇少尉负责。从1929年12月起,3人小组的设计工作全面展开,由于手头有着“卡登・洛伊德”MK6的实物样车以及全套详细的技术资料,设计工作进展异常神速,仅仅3个月以后,就拿出了2种车体尺寸、悬挂和底盘布局均略有不同的设计(这两种设计均被称为TK,即两个主要设计者的首字母缩写)。其中之一被称为TK-1,悬挂系统基本上沿用了马克佐夫斯基中尉的设计,加装了一组“总”板簧和4个小直径托带轮,但主动轮由“卡登・洛伊德”MK6的前置改为后置;另一个设计被称为TK-2,除了4个小直径托带轮外,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由马克佐夫斯基中尉实施改造的“卡登・洛伊德”MK6原始设计风格,无论悬挂系统还是前置的主动轮都是如此。此外,TK-1/2之间的区别还体现在动力系统上,TK-2沿用了“卡登・洛伊德”MK6的“福特”T型汽油机(22.5马力),而TK-1则换装了功率增强的“福特”A型汽油机(35马力),因此在机动性能上略有提高。不过,整体来讲,TK-1/2的设计风格并没有超出“卡登・洛伊德”MK6的基本框架,敞开式的车体、底盘结构以及军械系统都说明了这一点。

1930年8~9月,与自行组装的两辆“卡登・洛伊德”MK6一起,两辆由软铁制造的TK-1/2样车利用该年度军演习的机会,进行了类似于实战条件下的对比测试。然而,这场对比测试结束后,波兰军方却认为,两辆TK-1/2样车并没有表现出相对于“卡登・洛伊德”MK6特别的优越性,相反在可靠性上还有不如,因此必须进一步改进后才能被考虑正式采用。在这种情况下,两辆TK-1/2被打回设计局修改,同时军方还要求再拿出一个“更好些”的方案。在接到命令后,装甲武器建造设计局一边着手对两辆TK1/2样车进行改进,一边推倒原先的设计拿出了“全新”的TK-3。令人感慨的是,除了封闭战斗室的设计与改进后的TK-1/2相似外,TK-3的设计实际上完全照搬了改进后的“卡登・洛伊德”MK6。不过,当TK-3样车于1931年3月完工后,进行的再一次对比测试表明,TK-3在这些车辆中的表现的确相当出色。

对于这样的一个结果,波兰军方深感满意,于是在1931年5月将TK-3正式定型为TK wz.31“快速坦克”,并由PZL工厂即刻投入量产。在TK-3投入量产几年之后,又出现了最重要的改进型号TKS。与基本型的TK-3相比,尽管TKS的整体布局仍未脱离“卡登・洛伊德”MK6的窠臼,但在TK-3与TKS之间,两者能够通用的部件却是极少的,将TKS视为一个全新设计也并无不妥。具体来说,TKS的改进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首先,车体外形和装甲厚度都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其目的在于为2名乘员提供更好的观通性能和装甲防护能力;其次,TKS以一台波兰国产的“菲亚特”FIAT-122AC 4缸汽油机(42马力),代替TK-3原先装备的“福特”A型汽油机;再次,TKS的悬挂系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强化,履带也被加宽了3厘米,以改善坦克的通行性能。

当然,军械系统也是TKS的改进重心之一。TK-3上只适用于“哈奇开斯”7.92毫米机枪的那种简易机枪座,在TKS上被完全放弃掉,取而代之以适装范围更广的一种“万能机枪座”。这种“万能机枪座”,不但能够适应波兰军队当时列装的或是正在研制的各种水冷、空冷机枪或是20毫米机炮,甚至还配有一个性能良好的望远式光学瞄准镜,在设计上相当巧妙而完善。1933年4月1日,这辆样车重新装配完毕,随即被非正式命名为TKS,其中的S为“special”的首字母。在对样车进行了不长时间的定型测试后,波兰军方批准TKS以TKwz.33“快速坦克”的制式型号投入量产。

TK系列超轻型坦克在波兰军队中的定位显而易见,尽管以坦克的标准来衡量,TK系列的战场价值可能相当有限,但如果作为一种骑兵车辆来看待,那么必须承认,TK系列超轻型坦克要比wz.28半履带装甲车更适合承担这个角色。在通行性能上TK系列更佳,而且低矮的车体又使得TK系列的战场生存性令人看好,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全履带装甲战斗车辆,TK系列的造价却并不比wz.28这种半履带车辆更高。事实上,虽然由于历史传统原因,骑兵仍然在两次大战间的波兰军队里占有核心性重要地位,这些费尽了心思打造的TK系列超轻型坦克正是为波兰骑兵量身定作的。对此,在TK系列大规模投产后,wz.28的迅速失宠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总之,TK系列超轻型坦克以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特点,非常适合波兰的工业状况,也因此成为了两次大战间波兰陆军装甲部队的“基本”装备,对此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波兰装甲部队的编成情况都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7TP――二战波兰坦克的最高成就

二次大战间,波兰人已经跻身世界主要坦克生产国的行列。然而,在型号并不算少的波兰国产坦克中,哪种代表了波兰坦克工业的最高成就?如果不考虑那些只在图纸或是样车阶段的试验品,那么答案无疑是7TP。7TP实际上是英国“维克斯”6吨轻型坦克的波兰仿制品,其另一个苏联表亲就是大名鼎鼎的T-26。7TP的意思为:“7吨波兰坦克”,但实际上因为各种装备的附加,车重约9吨。之所以将7TP称为二战波兰坦克的最高成就并不是没有原因的。这辆9吨重的波兰坦克,主要的技术特征包括:使用一种更好、更为可靠和功率更高的柴油发动机、装备37毫米的反坦克炮作为主要武器、防护力更佳的装甲和其他细部的修改。

如同它的英国原型车,7TP坦克在生产初期也有单双炮塔两种版本,双炮塔的版本装备了两挺7.92毫米机枪,单炮塔的则是装备一门“博福斯”反坦克炮。经过初步测试后,很明显,双炮塔的坦克已经过时且火力不足,很快就被停产。在二战爆发前,大部分的双炮塔坦克正转换为单炮塔版本,仅有24辆双炮塔的型号留于波兰军队中服役。值得一提的是,单双炮塔并未有型号名来区分,在一些现代文献中会看到将其分为7TP-dw和7TP-jw,这两个分别指波兰文“单炮塔”和“双炮塔”的缩写,但它们并非正式的分类缩写,仅是区分方便而加上的。1938年,波兰国家工程作业局曾生产了13辆有着更佳武装的7TP坦克改良型原型车,命名为9TP。但9TP坦克并未被加以量产,它们被投入到1939年保卫首都华沙的战斗中。所有的7TP坦克都参加了1939年的波兰战役,其中大多数被分配到两个轻型坦克营。其他剩余的坦克先是在战争爆发后用作训练.接着临时编成小型坦克单位,投入到华沙的战斗中,虽然在技术上优于当时德国任何一种轻型坦克,但7TP的数量太少而无力扭转战败的结果。

第1轻坦克营为波军战略预备队普鲁士集团军的一部分,在9月4日的战斗中表现优异,主要是被用作机动后备部队和掩护撤退的功能,并之后经历多场战斗。9月8日,它成功地阻止了德军对中部波军的进攻,但在隔天它与主力军分散,不得不撤回后方。该营的部分兵力于哥罗克梭战役中被摧毁,其余兵力则于9月13日突破,通过维斯瓦河加入了卢布林集团军和华沙装甲摩托化旅。该营参加了约瑟夫沃战役,成为波军最早突破包围的单位之一。在9月21日的托马索-卢贝勒斯基战役后,剩余的坦克被组员破坏,其单位向德军投降。第2轻坦克营则是彼得郭夫罗兹集团军作战集群的一部分,它于9月4日参加了普鲁德卡河岸和巴洽多的战斗。隔日,该单位奉命率领波军向彼得郭夫反攻突击,但损失惨重,以致攻击失败。该单位随即撤退至华沙,之后又到布利兹特,并掩护最近动员组成的波兰第60步兵师。隔天,该单位又参加了为时两天的沃达瓦战役,由于空中轰炸的关系而损失惨重,剩余的坦克由于缺乏燃料而被组员摧毁遗弃。9月l7日,苏联加入了对付波兰的战争中,该单位的波军坦克乘员与参谋人员即越过边界,前往罗马尼亚。剩余坦克被华沙防卫指挥部临时编组为第l和第2坦克连,在华沙战役的初期阶段,第1坦克连攻击了郊区的欧凯西和当地的机场,由于缺乏反坦克武器,第l连饱受损失并撤退,该单位于12日加入了第2连。

第2连有II辆单炮塔的7TP坦克以及数量不详的装甲战斗车辆,它参加了成功保卫沃拉市的战斗,用于对抗德军装甲车辆和步兵。它也被用于战术反击的行动,如在瓦西索成功瓦解敌人正准备发起的突击行动。9月l5日,该连被命令要发动攻击,与正通过华沙北部坎毕诺森林的波兹南集团军汇合。该攻击因为德军的空中轰炸而仅获得少许的成功,该单位无论是人员还是坦克都损失甚大。剩余的坦克被分发至各区战斗,一直到华沙于9月27日投降为止。至今,没有任何一辆完整的7TP坦克保留了下来,华沙的波兰军事博物馆正计划制造一辆复制品,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它的很多部件将来自苏制T-26轻型坦克,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波兰式的悲哀。

结 语

在工业革命掀起的军事现代化大潮中,波兰军队同样受到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他们至少在陆军机械化的问题上进行过卓有成效的努力。然而,这样的一种努力最终却消逝于虚无。可以说,波兰这个国家的历史悲剧根源在于对自身定位太过荒谬,即便是在陆军机械化方面有所成就也于事无补。在两次大战间的“20年休战”中,波兰一方面依靠法国的支持,硬撑着建起了一支号称欧洲第4强,与自身国力严重不符的庞大武装力量,并肆意欺凌身边弱小的邻国;另一方面,统治波兰的军人们也着手建立起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军事工业体系,希望能够为外强中干的波兰提供一定的军事“造血”能力。各种波兰国产坦克正是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的产物。然而,在国家自身定位极端错误的大环境中,即便是坦克工业小有成就又能怎样呢?

上一篇:园林工程采购成本与风险的研究 下一篇:探讨有机蔬菜的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