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管理

时间:2022-05-14 05:31:25

浅议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管理

摘 要:长深高速公路程江至柳城段路面大修工程是广东省采用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高等级公路,G25合同段全长34 km,面层结构为二层式沥青混凝土,总厚度9 cm,其中上面层为AC-13C厚4 cm,下面层为AC-20C厚5 cm;每层之间均设计有黏结层,保证两层成一整体。采用两台摊铺机成梯队摊铺。通过现场施工实践,根据沥青混合料的摊铺与压实工艺、机械组合方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等施工技术及其工艺原理,成功运用高温压实的施工方法,在进度与质量协调统一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6-0079-02

1 背景

自我国高速公路开始至今,高等级公路大多数都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施工逐步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根据现代交通的要求,沥青混凝土路面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足够的稳定性(包括干稳定性、水稳定性、温度稳定性)、足够的平整度、足够的抗滑性和尽可能低的扬尘性。针对这些要求,我们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从选材到工艺控制、现场施工都加以严格控制。通过对多条高等级公路的施工,从中总结出如何控制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控制施工质量的方法以及对其他施工质量控制能有借鉴、参考作用。

2 工艺原理

沥青混凝土是采用不同料径的碎石、天然砂或破碎砂、矿粉和沥青按一定比例在拌和机中拌和所得到的混合料,它经压实后达到规定的强度和空隙率,具有很高的密实度,并且在常温下具有一定的塑性,其主要特点是透水性小、水稳性好,有较大的抵抗自然因素和行车作用的能力。

我国目前采用的主要是热拌热铺沥青混凝土路面,其原理是指矿料与沥青在热态下拌和、热态下铺筑施工成型,特点是矿料、沥青及拌和混合料从拌和到铺筑均须在较高的温度范围内完成,因此其形成期短,在面层碾压结束并冷却到常温时,就可以开放交通。在城市及不能中断交通情况下改建和维修道路时,这个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质量控制及技术要求

3.1 质量控制体系

(1)在明确项目经理是第一责任人的前提下,建立以总工程师为主、副总工程师负责的施工技术保障体系,及由试验中心、测量组、质检中心三位一体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施工中二个体系统一管理,相互配合,共同监督。

(2)配备国内先进的试验监测仪器,负责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试验、检测工作。为了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拌和楼完全置于试验中心的监控之下。测量队负责放样测量工作;质检中心负责全段的质量检查和质量评定工作。

3.2 技术保证措施

(1)配备高素质试验人员、采用先进检测手段。正确的试验数据对指导路面施工具有重要意义,正确的试验数据来自试验人员的高素质和先进的检测手段。试验中心配备先进的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试验设备。如自动沥青混合料搅拌锅,自动马歇尔试验仪及离心式抽提仪等主要试验设备。在原材料检验、沥青及沥青混合试验及质量检测等方面,为沥青路面的顺利铺筑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具有高素质的试验人员及先进的试验设备是保证沥青路面铺筑质量的关键。

(2)增加热拌料贮备,确保整幅连续摊铺。保证沥青混合料连续匀速、不间断铺筑是保证路面平整度的关键。施工前一般要提前2~3 h拌料,第一次料仓贮满料后即装15辆自卸车,运往工地后再继续拌料,贮在热料仓内,保持循环,就能保证摊铺机连续不断地铺筑。

(3)紧跟摊铺机,高温初压,一方面起到稳定作用,更重要的是能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初始密度,减少复压产生的轮迹,从而提高沥青路面各层的平整度。

(4)认真处理好横向接缝。由于横向接缝为冷接缝,处理难度较大,但处理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路面的平整度,为此要采取以下措施:①在已成型沥青路面的端部,先用6 m直尺检查,将平整度超过3 mm的部分切去,挖除干净,并将切面上的污染物用水洗刷干净,再涂以黏层沥青,基本干后,摊铺机再就位。②在熨平板开始预热前,量出接缝处沥青层的实际厚度,根据松铺系数算出松铺厚度。熨平板应预热15~20 min,使接缝处原路面的温度在65 ℃以上。开始铺筑的速度要慢,一般为2 m/min。③碾压开始前,将原路面上的沥青混合料清除干净,接缝处保持线条顺直,固定l台RZ12振动压路机处理接缝。由于路堤较高,中央分隔带处有路缘石,路面中间部分采用横向碾压,两侧采用纵向碾压;一般为静压2遍、震压2遍,用6 m直尺检查平整度,发现高时就刮平;发现低时就填以细混合料,反复整平碾压,直至符合要求。横压时钢轮大部分压在原路面上,逐渐移向新铺路面,前后约5~6遍;纵压时应使压路机的后轮超出接缝3~6 m。一般振压2遍,静压2~3遍就能符合要求。

(5)加强信息反馈,正确指导生产。拌和楼是沥青混合料生产的关键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由试验中心派专人进行监控,测量温度和取样试验。发现问题立即将质量情况反映给拌和厂,及时纠正偏差。施工现场也由试验中心派人监控,终压后立即用6 m直尺检测平整度,上面层用核子密度仪检测压实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路面铺筑质量。

4 结束语

沥青路面施工期正值广东的雨季,对工期及质量影响较大,但在施工中始终抓住沥青混合料拌和、铺筑和压实三大关键环节,采取严格的组织、技术措施,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保证了业主的进度要求。

参考文献: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JTG F40-2004).

[2]殷岳川.公路沥青路面施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徐培华.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Mao Shiwei

Abstract: The long-Shenzhen Expressway, Cheng Jiang to liucheng sections of major repair works Guangdong Province using the hot-mix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of the highway, G25, the contract segment length of 34 km, the structure of the surface layer for the second floor of asphalt concrete, with a total thickness of 9 cm, which the upper layer of the AC-13C 4 cm in thickness; the following layer AC-20C thick, 5 cm; on each floor are designed adhesive layer, to ensure that the two layers into one overall. Two pavers into the echelon paving. Through on-site construction practices, according to the asphalt mixture paving and compaction proces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principles of the mechanical combinations, rolled several times, rolling speed,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compaction of construction in progress and quality The case of the harmonization of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construction tasks.

Key words: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上一篇:水利工程混凝土渗漏成因分析和防治方法 下一篇:关于加强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