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信息技术在当代教育中的渗透与多样化实现

时间:2022-05-14 05:14:23

探讨信息技术在当代教育中的渗透与多样化实现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对当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也对当代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过程中,要求当代教育工作更具有落地性和前瞻性,它对当代教育工作产生了深远的渗透性影响,极大地转变了当代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最大程度地提高了教育资源的覆盖率,实现了当代教育的数字化,促进了当代教育理念的变革,实现了当代教育的多样化,并在信息技术对教育资源升级优化配置的条件下,对于我国的终身教育起到了“加速器”的功效和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当代教育;渗透;多样化;实现

网络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逐渐普及,同时也为当代教育开创了更为宽广的空间,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当代教育正在步入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正在进入当代教育领域之中,不断渗透和融合,并充分显露出信息技术对当代教育的引领功效,在信息技术渗透和融入到当代教育的过程中,逐渐生成并建构而成新型的“互联网+教育”平台,实现了多样化的当代教育理念和方式,极大地影响了当代教育改革进程,也预示着我国当代教育的未来走势。

一、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渗透和融合的发展进程

当代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渗透和融合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融合发展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融合进程规律,主要显现为以下阶段:

1、信息技术对当代教育渗透和融合的初期阶段

在信息技术初始渗透到教育领域之中时,还较为简单和粗浅,教育教学还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信息技术为辅的方式,一些教学管理软件也还在学校之中尝试性地运用,信息技术还没有真正深入到教育教学领域和教育管理之中,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育教学中的逐渐渗透,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实践功能已经逐渐了解和重视,并成为教学中的普遍性、广泛。

2、信息技术对当代教育渗透和融合的应用阶段

在这个“应用”阶段之中,信息技术已经普及运用在教育教学领域,教师也开始关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质量提升和方法创新,逐渐转变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信息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学的环节和步骤之中。在对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方面,也逐渐引入了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发展,并使教师充分感知和体验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教育震撼和优势,然而,在这个发展阶段中,信息技术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性的影响,如:信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信息技术资源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还存在不足等,因而,使信息技术在我国的教育教学领域中的运用,面临较为尴尬的境地。

3、信息技术对当代教育渗透和融合的整合阶段

在这一阶段之中,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渗透与融合,体现在对信息技术资源的整合内容,在信息技术的渗透和融合之下,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能力成长和发展,同时,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环境,实现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可以充分实现对信息技术和教学内容的整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中,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直观而形象的引导和辅助,从而极大地增强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另外,信息技术已经深度引入到教师的专业培训过程中,为教师的专长成长与发展起到了有益的辅助作用。部分发达地区还开始在这一阶段之中,开始运用信息技术,实现项目协作学习和网络协同教研,整合信息技术和教学资源,从而获得了学生和教师的青睐。

4、信息技术对当代教育渗透和融合的创新阶段

信息技术在深度渗透和融入当代教育的进程中,创新已经成为了主题和最强音,它全面体现在信息技术对当代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管理组织的创新方面,学校的管理活动都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创新自身的内部管理结构和管理流程。教学活动也在信息技术为支撑,进行以“学生的学”为核心的创新过程中。世界发达国家如美国已经开始了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创新融合,提出了“变革美国教育――技术助力学习”的概念,注重和倡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重大教育结构性变革,转变原有的信息技术融合中的教育进化式的方式。可见,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渗透与融合创新是一种并不遥远的真实,然而,我国距离这一阶段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信息技术与中国当代教育教学还存在无法完全融合和创新的问题,显现出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两张皮”的现象和弊端。

二、信息技术对当代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一)信息技术为当代教育带来的机遇

1、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技术使教育资源全球化、共享化。互联网信息技术集成了海量的信息资源,它在Web的框架之下相互关联,并形成了包罗万象的“万维网”,在这个“万维网”之中涵括有取之不尽的教育信息资源,它使教育信息资源成为了全球化、共享化的资源。

2、教育评价多维化。在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下,光盘、云存储、大数据以其大容量的优势属性,而使教育资源成为了多媒体形式,生成了教育资源的文字、声音、动画、三维场景等,并在信息技术的超级链接之下,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相联结,实现了“互联网+考试”和“互联网+评价”的多维化。

3、教学的自主化和个性化。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教育提供了自主化、个性化的资源平台,全面落实了主体性教育的思想和理念,实现了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网上教学互动、网络自主学习、网上讨论、网上答疑等在线教学方式,极大地提升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主体性人格,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4、加速终身教育的实现。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者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这也有助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同时,也有助于推进教育公平的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全覆盖,从而解决我国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的现象。

(二)信息技术对当代教育的挑战

1、信息技术挑战当代教育教学管理秩序

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渗透到当代教育的过程中,极大地转变了课堂教学秩序,使教师将精力集中于教学知识的讲解之中,而使课堂教学更富于效率。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有下述设备进入和渗透到当代教育课堂之中,改变了原有的教学管理秩序:

(1)新型“智能板”的出现改变了教学秩序。黑板在信息技术时代下被新型的“智能板”所替代,它可以使教师将自己对于教材的注释内容直接传递给学生,也可以直接进行视频播放,而无须投影仪等设备。

(2)交互式远程学习替代了课堂教学。在信息技术渗透到当代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实现“网上在家学习”,学生可以通过交互式远程学习的方式,进行与其他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可以借助于视频实现教学内容的学习、小组讨论、案例练习等。

(3)电子教科书占领课堂。在信息技术渗透和融合的背景下,电子教科书现身课堂,它将传统教科书驱逐在外,具有不可比拟的教学优势,学生可以通过电子教科书的搜索功能,实现对字词句的查找和检索,还可以运用互动式的数字教科书,实现自主学习。最为先进的“技术书”还可以实现对语言的转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4)传统纸质考试转向屏幕。传统的面向纸张的考试已经过时,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于学生的考试已经转向了屏幕,学生由“低头考试”转变为“抬头考试”。

(5)别具创新的教育游戏。游戏在通常的概念之中主要是玩耍的涵义,然而当其与教育相链接时,则显现出非同一般的教育涵义。现在的课堂游戏已经具有了多种教育功能,这些教育游戏进入到课堂之中,可以使教师极为迅速而直接地获得学生的学习进展状况。

2、信息技术挑战教师传统权威地位

(1)重新定位教师的概念。在信息技术渗透和融入当代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需要重新定位,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渗透到课堂的过程中,彻底转变了教师作为知识承载者的角色,在知识电子化的时代下,教师的知识承载者的角色需要加以转变,要由传统的教师角色向“教练”角色D变,要成为学习者的良师益友,而不再存有课堂上的权威角色和地位。

(2)课堂教学由知识到思想的转变。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的角色转变应当是全方位的,要以课堂知识传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让学生自己调查、查找资料和寻求问题的答案。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重要性地位的降低,正相反,这对教师的知识储备、专业教学水平、教育智慧等提出更高的挑战和要求。

(1)信息技术转变了学生,使学生成为数学化的学习者。在信息技术时代下,学生被称为“数字化的学习者”,学生在学校提供的laptop和iPods等数字化形式下,可以转变原有的学校对学生的管理秩序和架构。

(2)学生的学习由学习中心转变为自主学习。在信息技术时代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掌控学习,需要对自己的学习时间加以合理的分配,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使自己实现自主学习,并在网络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

(3)学生由学习逐渐走向研究。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学生的学习逐渐由纯粹的知识习得和内化,转变为研究型学习模式,在这种研究型学习模式和状态下,学生可以使自身的学习更具有创造性和革新性,这也成为了当代教育革命的重大特征。学生的这种研究型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引之下、基于专业知识学习的前提下,而进行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研究型学习者可以从生活中寻找研究素材和研究专题,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知识的网络索取和知识的网络研究,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

4、信息技术挑战学术生态体系

信息技术改变了学习者的学术生态,进入到了“数字化学术”阶段和时期,所谓学术,也即探索、综合、应用、教学四个方面的总和,它是在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的依托和支撑之下,孕育和衍生而成的,在这些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下得到了较大的改观。而“数字化学术”的概念主要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或电子技术手段,将研究成果加以公布、传播和存储,其公布和存储平台包括有网络杂志、数据库、学术图书馆等。

(1)信息技术使文献资料转变为信息数据库。 在信息技术之下,文献资料逐渐转变为信息数据库,教育学术研究者可以进入并畅游于庞大的数字化信息数据库之中,如:CNKI(学术信息数据库),它可以向教育领域提供最为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提供知识传播和数字化的学习平台。

(2)信息技术使传统书斋向网络学术平台转变。传统的知识储藏方式是相对私密的书斋或实验室,然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之下,更为公开和互动的公共网络学术平台正在建构,传统的纸质媒体也正在转变为数字化的传播方式,实现个人学术成果的传播。

三、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渗透与多样化融合的实现路径

开放的、互动的、共享性的信息技术显现与当代教育相渗透和融合的趋势,这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国教育领域而言,无疑是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为了使信息技术与中国当代教育的渗透和多样化融合,我们需要用全局的眼光和战略思想,进行具有系统性和前瞻性的规划,以促进我国当代教育的跨越式的发展。

1、实现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渗透融合的深度开放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在与当代教育渗透融合的过程中,部分人对其难免持有一种消极性的认知,如:网络成瘾、网络暴力、网络空间道德缺失等,在这样的消极性认知和思维定势之下,要实现信息与当代教育的深度融合和开放难度较大,为此,需要从思想意识上实现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融合的普及性引导,要使教师和家长解放思想,转变固有观念,否则,信息技术与中国当代教育的渗透融合就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

2、实现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渗透融合发展中的制度创新与优化

在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渗透融合的过程中,要以制度创新和优化为先决条件,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当代教育中应用的优势和规律,并建构与此相契合的配套制度,如:办学制度、学位制度、考试制度、评价制度等,从而在规范化、严格化的制度之下,最大限度地防范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融合中的负面不良影响,从而使信息技术有效地实现对当代教育服务的功能。

3、实现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融合的对外开放性

中国当代教育要打入国际教育市场,获得国际市场的教育竞争优势,需要借鉴国外优秀的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经验,在对外开放的环境之下,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持续发展。在这个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还要给予教育政策运行和资金支持,要重视社交网络、云计算、移动学习、电子书等互动、开放式教育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多样化的教育手段的整合,并不断创新其应用模式,为当代教育提供持续、强劲的动力支撑。

4、实现信息技术与当代远程教育的多样化应用

信息技术在与当代远程教育的整合应用进程中,不断拓展和延伸,显示出极为有效的教学效果。

(1)Web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的整合应用。Web信息技术主要是以网页、网络、互联网为信息传输渠道和途径,它在与远程教育整合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教育资源信息的传播和分享,在Web信息技术提供的信息交互平台之中,为全球学生带来了足够丰富而多元化的教育资源,极大地降低了教育成本,也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其具体实现方式包括有:用糇⒉嵊氲锹肌⑼络阅读课件、在线练习、远程测试等。同时,Web信息技术还创设出直观形象、动静结合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上传的电子课件之后,进入到视频室,与其他学生一同讨论,动态地进行学习和讨论,实现对学习内容的活学活用。

(2)多媒体技术与远程教育的整合应用。这主要是运用多媒体技术中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信息,应用于远程教育之中,它可以使教学形式更富于张力,避免了枯燥、冗余的讲解,提高了学生自主远程学习的主动性。如:将对实物的讲解进行多媒体图片的参照理解;结合PPT方式,使学生对电子课件的理解更为深入等。

(3)信息安全技术与远程教育的整合应用。与传统教育相比,远程教育的安全性是令人担忧的问题,当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充分融合之后,在空前开放的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存在安全威胁。为此,还需要将信息安全技术整合应用于远程教育之中,为远程教育提供安全保障。如:对远程教育网站实现访问控制;限制不同的访问用户的访问权限;加密技术的运用;防火墙技术;数字签名技术等,通过这些信息安全技术与远程教育的深度融合,可以较好地保障远程教育系统的通畅运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渗透与融合是多方面的,它已经是当代教育的发展主题,对当代教育形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面对信息技术给当代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当代教育要进行自身的深刻变革和技术应用的持续创新,要普及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融合的理念,使之呈现普及化、深度化、开放性的特征,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多样化整合应用,更好地推进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任友群,吴F瑜,刘欢,郭海骏. 追寻常态:从生态视角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J]. 中国电化教育. 2015(01)

[2] 陈琳,陈耀华.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路径探析[J]. 教育研究. 2013(11)

[3] 熊才平,何向阳,吴瑞华. 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J]. 教育研究. 2012(06)

[4] 杨现民,余胜泉. 论我国数字化教育的转型升级[J]. 教育研究. 2014(05)

[5] 孙莹莹.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 黑龙江科学. 2015(08)

[6] 吕英.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J]. 小学教学研究. 2016(01)

[7] 张宏生,赵丽娜. 浅谈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中). 2015(12)

上一篇:论政府管制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影响与应对之... 下一篇:首进欧洲 圆梦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