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高中英语》TASK的教学困惑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05-14 01:32:57

《牛津高中英语》TASK的教学困惑及应对策略

摘 要: 作者通过详细分析新教材TASK板块各任务的难度,以及在实际教学中产生的困惑,结合新课程理念提出相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应对策略,旨在更好地发挥TASK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 TASK 《牛津高中英语》 教学困惑 教学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特别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引导高中英语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学英语和用英语的能力,学用结合,促进积极思维和有效表达,体现素质教育精神和人文思想。特别是在课程目标中,把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作为提高语言综合能力的前提,真正达到通过英语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改变传统的被动记忆、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采用积极主动的参与式和合作式的英语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接触与社会、科技及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比较真实和自然的语言材料,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挖掘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这一新课标要求,新教材的编写遵循了五条基本原则:时代性原则、基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发展性和拓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思想性原则,体现了“做中学英语(do to learn)”的教学思想。以话题为主线、活动为形式,将话题、功能、任务、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组织和安排听、说、读、写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实践,进行探究性学习。《牛津高中英语》的TASK板块是一个要求学生在课堂内进行的开放型任务型活动的教学内容。该板块以单元话题为主线,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用英语参与和完成各种真实而有意义的与生活、学习、工作有关的活动。学生可以通过结对、小组合作或是班级内合作的方式,亲历语言实践,实现任务目标。但是在教学实际中,面对新教材,面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教师产生了一些新困惑。

二、TASK板块分析

1.结构

该板块含有三个步骤(steps),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情景,并设计了目标明确的活动。步骤1:侧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receptive);步骤2:侧重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发展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interactive);步骤3:侧重完成一个富有情景的写作任务(productive)。为了更好地完成以上活动任务,在每个步骤前,还设有技能训练(skills building),以对每一步骤的活动进行具体的指导与引入。

2.教学困惑

(1)词汇量大。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进行思维和交际的重要元素。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课堂词汇的基本理解是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保证。新教材中的TASK却在该点上设置了难题。以第一模块Unit1为例,学生连TASK的标题“Reporting school activities”都不能理解。继续教下去,师生发现了更多新词汇:program,present,form,venue,compare,details,include,attractive...课堂上全英文的讲解,加上如此多的新词汇,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2)听力难度高。TASK的步骤1侧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receptive),以听力为主。新教材中几乎所有的听力都是填空型,并且听力材料的文字较多、篇幅较长,这与学生平时训练的材料以选择题为主且篇幅不长形成强烈的反差,导致许多学生对TASK中的听力部分无法适应:听不懂;来不及写。如若按照教材要求只听一两遍的话,全班能完成任务的学生寥寥无几。

(3)活动多。TASK板块中的步骤2、3通过营造一个与现实生活相关的语言环境,提供语言材料、活动要点等,组织各种各样课堂内合作学习的活动,通过对话、讨论等完成口头交际任务:提问、采访、报道、讨论解决方法,以及书面表达任务:出通知、写电子邮件、书信、建议书。如:第三模块Unit2中就要求学生设计问卷调查的问题,并展开小组活动完成问卷,再根据调查结果写成报告。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要求学生参与合作,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三、教学策略

1.针对词汇

(1)归纳词汇,提前指导。为了减轻课堂压力,老师可以提前备课,在学生熟悉的初中词汇的前提下,对整个TASK中的新词汇进行罗列,形成一个TASK小词汇表,并给出相应的注音、释义。

(2)运用语境,理解词汇。语境就是上下文,即词、短语、语句或篇章的前后关系。在各种词汇教学方法中,语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词义。如第一模块Unit1中的venue一词。学生一读“Venue refers to the place where events or activities take place.”这句话,就能很容易地猜出其意思是“集会(聚会)地点”。又如第二模块Unit2中的tones一词,学生只要浏览下文符号,就能较快地了解其意思是“声(语)调”。

(3)重点词汇,重点记忆。虽然每一单元的TASK内容都不一样,但在词汇运用上还是存在一定的联系的。比如第一模块Unit2中的“gist”就在后面多次出现;又如第二模块Unit1中的“specific”也在随后的Unit3中再次出现。如果学生掌握了一些TASK中的基本词汇,如:guideline,gist等,就能在课堂上较好地理解老师的指令,有助于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

2.针对听力

(1)优化心理环境,扫除情绪障碍。每次听力之前,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相关的guidelines,获取听力的有关信息,了解应实现的目标,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力上。即使学生在听力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也要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

(2)预先提示提问,设计过渡平台。依据听力的自我监控策略,不论是听力强还是听力弱的学习者,一旦遇到生词或难点,就会在听音中出现注意力瞬间终止的现象,即不能立刻放弃,把注意力集中到新的信息上。为此教师可在备课时“先听、再估、后提问”,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前自己先听一遍材料的基础上,了解难点,估计学生的问题,搭建一些较容易回答的过渡平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实现较高的目标。

(3)发挥教材优势,培养听力策略。面对稍纵即逝的句子或语篇,如何才能帮助学生尽可能多、快、准地掌握新的信息并加以记忆、记录呢?代码速记法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手段,新教材便为学生的这一发展提供了契机。Module1 Unit3仔细阐述了如何采用数学代号、缩略语、头字语或一些其他符号来代替较长的词汇。如:Our department is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teachers.就可以记录为Our dept isthe no.of teachers.通过不断的训练,学生便会熟能生巧。

3.针对活动

(1)精心备课,明确活动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中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是对学习者学习后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要求。明确的教学目标是高质量教学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不仅要自己明确教学目标,更要让学生在上课伊始就确立明确的目标。

(2)介入引导,促进相对平衡。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敏感性,要进行学生需求分析,随时随地地发现他们对学习内容和活动的喜好、厌恶与偏爱,以及他们的学习策略、思维方式和进步,对他们即将遇到的困难有充分的估计并努力发现这些困难。困难促进了不平衡,教师预测或发现这些困难后,应及时介入和引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促使不平衡向平衡发展。以上文提到的第三模块Unit2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上的参考答案,找出形成问题的关键词语,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由此可见:介入和引导,指的是做出适时的决定,设计灵活多样的活动和任务。

(3)灵活运用教学模式。张志公先生认为:“要科学方法,要模式,但不要程式化。”运用的时候,既要掌握模式的基本特点,又不能拘于模式,要因班级而异,因教材而异,因目的而异,活用模式。

4.帮助学生建立安全感

高一学生面对新课程下的“任务型”课堂,需要时间来熟悉、适应TASK的教学规律。所以课堂上就出现一部分学生不愿与人交流,畏惧、逃避老师的眼光,遇到练习机会就回避退缩,顾虑重重,害怕犯错的现象。这些不同程度的焦虑感使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教师应想方设法地帮助学生建立安全感。

(1)讲究“三点”,消除焦虑。起点低一点,速度慢一点,新意多一点,以此缓解教材难度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

(2)营造“人人平等”的和谐课堂。学生能力有高低,同一个任务,不同的学生完成的结果必然不同。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保证下,教师应关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平等,努力消除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学生的焦虑感,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活动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营造“人人平等”的课堂氛围。

总之,虽然对于教师来说,教材都是一样的,但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师应结合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情况,积极主动地收集、加工、整理、整合教材;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解决教学中的困惑,使教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O’Malley J.M.and A.U.Chamot,Liste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quisition Applied Linguistics,1989,VOL10(4).

[2]程晓堂.教材使用新理念.节选自《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小学英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王兴勇.《英语》(新标准)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基础英语教育网.

[4]牛津高中英语教师教学用书.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

[5]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初探 下一篇:高中政治合作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