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师的华丽转身

时间:2022-05-13 11:35:39

小学音乐教师的华丽转身

摘 要:信息技术不仅为小学音乐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更给小学的音乐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小学音乐教师应主动了解和运用信息技术,努力实现教学方式“四个转变”: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静态教学向动态教学转变;单向灌输向互动合作转变;接受式教学向创新型教学转变。让学生最有效率和热情地接受音乐教育,更好地为音乐基础教育服务。

关键词:信息技术;音乐教师;教学行为

随着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走进了课堂,拓宽了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和范围,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它不仅为小学音乐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更给小学的音乐课程带来了全新的变化。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应主动了解和运用信息技术,努力实现教学方式的“四个转变”,全方位地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完成华丽转身,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1.通过音乐鉴赏与相关文化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

音乐的历史源远流长,音乐的内涵博大精深,要想充分挖掘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就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尽可能地多了解音乐,了解与作品有关的背景知识对学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由“说教者”转为“引导者”,在与学生平等互动的基础上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探讨,以深化学生对音乐的审美理解。

2.注重学生的听觉体验,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喜爱音乐,就应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贯穿于教学的全部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听:如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多欣赏音乐;组织有特长的学生进行声乐和器乐的表演,让学生体验音乐;鼓励学生小组之间采取多种方式表演,让学生感受音乐。当然,教师在学生听的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利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共鸣,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

3.创设音乐情境,丰富学生的音乐想象

音乐不同于科学,它具有内在的感知形式,体现为一定的情境性和情感性,所以对它的把握不能靠学习其他科学知识所采用的一般认知方式,而应强调体验、描述、理解、想象等。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感受美、体会美的情境,引导学生以感性的、模糊的方式,在意识与无意识层面的交替中,与作品产生情感上的沟通与共鸣,形成更深的感悟与理解。

4.提高教学技能,培养学生音乐特长

以往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常常会大量地对学生进行灌输调式、调性、曲式分析等音乐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学生听起来比较枯燥,学起来费时费力。而新课程倡导多种教学方式的优化和组合,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音乐教师应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学科特长,用多媒体音像,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和美传达给学生;也要积极利用和培养学生的音乐特长,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二、静态教学向动态教学转变

1.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追求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音乐课堂提倡体验教学、情境教学、合作教学,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以形成音乐想象,培养审美的思维。在音乐教学中采用自唱、互唱、互评、合唱等多种方式进行歌曲的学习,打破传统的教唱模式,进行角色的转换,提高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2.在音乐教学中加入适量的形体动作有助于课堂教学

小学生对于表演、模仿的欲望特别强烈,而表演也是表现歌曲的最佳形式,有助于歌曲的学习。舞蹈的创编要从低年级开始,慢慢积累,到了中高年级时便可以灵活运用,得心应手了。

3.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参与

教师在采取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应在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中营造一些发现美、创造美的自由空间,以激发起学生热爱美、传播美的热情,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同时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三、单向灌输向互动合作转变

1.寻求与领导、同事尤其是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

以实际成绩得到领导的认可,获得领导的支持;多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交流,改变他们对音乐学科的认识,并获得他们对音乐学科的理解与帮助;要多与同学科的教师交流,要互相帮助,真诚以待,共同探讨备课、授课、课外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反思经验教训,提高教学效率。

2.寻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

音乐课应力求改变课堂上学生单兵作战、缺乏合作的状况,使艺术教学充满人文和情感色彩。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好比“导演”,学生好比“演员”。“导”为前提,“演”为主体,多与学生交流,关注学生的喜好,共同探讨、共同学习,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3.寻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音乐课还应大力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它强调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在此过程中,要求每个成员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有效地沟通和交流,高效圆满地完成任务。由于成员间的齐心努力,使得活动结果更有创意和想象,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为学生营造了共同成长的团体文化氛围,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接受式教学向创新型教学转变

创造性活动是最快乐的活动,是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音乐活动过程就是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

1.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感

打破传统的以教师范唱、学生机械模仿为主的教育方式,鼓励学生在“听”中创新、在“议”中创新、在“唱”中创新、在“演”中创新,让学生保持他们特有的童心、童趣,唱自己喜欢的歌,跳自己喜欢的舞。

2.发掘学生潜能,鼓励学生的即兴创造活动

教师要给幼儿留有创造的空间,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学生们根据自己心得体会、经验、感受,大胆创新。他们的表演可能与教师的想象大相径庭,但却更可爱、更有魅力、更具儿童色彩。

3.提供一定的音乐材料,让学生有个性地创作音乐

教师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学生可根据教师给出的材料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让每个学生都把自己的想象都大胆地表现出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4.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的评价是学生创造活动的一面镜子,教师要学会对学生说:“你唱得好极了”“你演得真形象”等鼓励性语言。满足幼儿的成就感,使学生在鼓励中获得快乐和自信,拥有更为开放性和个性化的成长空间。

总之,信息技术不仅对传统音乐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更推动了小学音乐教师自身的发展。音乐教师应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和能力特点,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效率,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让学生最有效率和热情地接受音乐教育,更好地为音乐基础教育服务。

(作者单位 福建省厦门市安兜小学)

上一篇:乘着音乐的翅膀 下一篇:诵读 想象 入情 作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