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临床分析

时间:2022-05-13 11:03:33

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引起子宫穿孔的原因和及防治策略。方法 选取本院2001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妇产科收取的34名因行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情况。结果 在本次34例子宫穿孔主要由于人工流产、上环、取环导致了子宫穿孔,其中有21例是因为施行人工流产所致,占总共的61.76%(21/34);因上环放环导致穿孔的有7例,占20.59%(7/34);因取环导致穿孔的有6例,占17.65%(6/34)。最终有23例通过手术治疗,另外11例为保守治疗。结论 子宫穿孔对女性的身体会造成重大的伤害,导致子宫穿孔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往往是由于手术者操作不规范,比如检查子宫位置、大小错误,或者在手术过程中一些操作不符合规范,操作粗暴所致。子宫穿孔的临床表现也多式多样,影响其临床表现的因素为穿孔大小、部位、是否伴有血管、内脏损伤等等。

【关键词】 计划生育手术;子宫穿孔;人工流产;上环取环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14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12-01

在实施计划生育的过程中,往往由于手术者操作的原因导致发生子宫穿孔,比如说器材消毒不够而导致了宫内感染、器材太过坚硬而造成划伤等等,所以说子宫穿孔也是计划生育手术的一种严重并发症。随着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由于计划生育手术而导致的子宫穿孔现象也不断的在增多,发生了子宫穿孔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诊治,轻者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和生育能力,重者威胁到女性的生命健康。现将本院2001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妇产科收取的34名因行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从2001年1月至2012年1月共进行15166例人工流产手术,其中有21例发生了子宫穿孔,发生率为0.138%;上节育环手术5149例,因上环导致穿孔的有7例,发生率为0.136%;取节育环手术3139例,因取环导致穿孔的有6例,发生率为0.191%。在这34例子宫穿孔案例中,有21例为院外(主要是乡镇卫生院、诊所和乡计生指导站)转入,另外13例为院内发生。早孕人流致穿孔20例(其中哺乳期早孕10例),哺乳期上环致穿孔8例,取环致穿孔4例,哺乳期闭经误为早孕而做人流致穿孔2例。本组患者年龄为18岁至49岁,其中18岁至19岁5例,20岁至29岁18例,30岁至39岁6例,40岁至49岁5例。有12例为孕三胎以上,11例为2胎,11例为1胎。

2 子宫穿孔发生因素

2.1 手术器械 经本次研究统计发现,由于器械导致的子宫穿孔分别为:探针穿孔7例,吸管穿孔8例,卵圆钳穿孔5例,刮匙穿孔7例,放环器穿孔4例,取环钩穿孔3例。

2.2 手术部位 通过阴道和剖腹对宫腔的探查发现,在本次34例子宫穿孔案例中,有15例子宫前位及前倾前屈10例(穿孔的部位包括右角后壁、右角前壁、左角后壁、左角前壁、宫底中央1例,每个部位各占3例),后位子宫10例(穿孔的部位包括子宫峡部左侧壁、左角后壁、右角后壁其中穿孔在、右角前壁,每个部位各占2例),平位子宫9例(其中穿孔在左角后壁为5例,右角后壁为4例)。

2.3 并发损伤 子宫穿孔很容易引起相邻脏器损伤,在本次研究中发现,该34例子宫穿孔案例中10例合并有邻近脏器损伤,包括肠管损伤、阔韧带损伤、肠系膜损伤,还有12例出现腹腔内出血,导致这些情况主要是由于吸管、卵圆钳、取环钩等器械的使用。

2.4 临床症状 在本组的34例患者中,有7例没有明显的症状,而剩余的27例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的临床症状,主要是下腹疼痛,经检查后发现导致下腹疼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感染引起,比如结肠回盲部损伤并发弥漫性腹膜炎等等。

2.5 处理 ①剖腹探查23例,通过手术探查发现引起下腹疼痛的主要原因是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或者操作不规范,比如说用吸刮或钳进行清宫的时候夹出了异常组织,在取环的时候用吸管、卵圆钳、取环钩等器械在宫腔操作的时候由于金属器械太过坚硬而损伤了子宫,在取环之后出现了下腹包块、血性腹膜炎、腹痛等症状。②保守治疗11例,在这11例患者中住院时间最长为两周,最短为三天,治疗对象为穿孔口比较小或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在住院期间,主要通过对患者的脉搏、体温、心跳、血压、阴道流血情况和腹痛进行检查,治疗药物加入适量的抗生素、子宫收缩剂等等。通过住院治疗,患者均康复出院。

3 讨论

导致发生子宫穿孔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计划生育手术中的一些不规范操作或者意外发生的,比如说手术者在检查子宫位置,大小错误或未按手术操作常规进行,操作粗暴等都可能会诱发子宫穿孔。另一方面,子宫本身的抵抗力比较弱,在生长的过程中也会由于一些特殊情况而发生子宫穿孔。比如说子宫过度前屈、后屈、侧屈、瘢痕子宫、畸形子宫、哺乳期子宫等。其临床表现主要受穿孔的部位、大小,以及是否伴有内脏、血管损伤等情况有关。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在所有的计划生育患者,哺乳期妇女做计划生育手术而发生子宫穿孔的概率相对很高,因此在对哺乳期妇女做计划生育手术的时候要尤其小心;同时,在进行上环取环的时候也要格外注意,上环和取环是一种常用的计划生育手术,其操作相对比较简单,因此很多手术者在操作上就容易引起思维上的轻视,最终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子宫穿孔事故发生;还有是在做人工流产的时候要格外注意,人工流产手术是一项要求很高的手术,笔者认为最好是由经验比较丰富的高年资医师主刀,以免发生子宫再次损伤。在日常的工作中,医院要加强对医师的培训,提高医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引起对手术和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视,尽量避免子宫穿孔的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 赵哲人.内窥镜在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诊治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09):977-979.

[2] 张春玲.关于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的临床分析与预防措施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28):161-162.

[3] 罗娅梅.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11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01):99.

[4] 张宇辉.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13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07):104-105.

[5] 张英.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12例防治措施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1,(16):532-533.

上一篇: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 下一篇: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152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