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诚信教育有效途径

时间:2022-05-13 09:31:02

学生诚信教育有效途径

【摘要】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也日益多元化,价值观的多元在引进国外先进科技和文化,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在冲击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恶意拖欠学费、考试舞弊、剽窃论文、伪造个人简历、随意毁约等等,诚信缺失已经成了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这些行为给学生个人、学校乃至全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诚信教育需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诚信教育;有效途径

诚信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象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每个人最重要、最基本的道德。同志在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提到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将诚信作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将诚信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教育内容。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紧抓诚信教育工作不放松,为我们培养合格的大学生奠定基础。

一、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1.学业上的不诚信。学生考试舞弊已成为一个常见的现象,甚至在一些全国的大型的考试中也出现了考试舞弊案,2016年国家研究生考试泄题案于2017年3月21日在湖北省公安县人民法院审理。这也是考试作弊入刑后的最大规模的考试舞弊案。一次又一次的考试舞弊,让人们震惊,也打破了莘莘学子们公平竞争的环境,影响到了国家的人才的选拔和培养。2.生活上的不诚信。诚信是每个人学习、生活、交友的根本,在生活中,有的学生对同学、对老师或对父母不诚实、说谎话,不守信用;有的学生在网上虚假广告、观看不健康的视频,甚至有的同学在网上诋毁他人名誉等,这样既不利于学生的成长长材,也不利于学校的安全稳定。3.工作上的不诚信。很多人在找工作时为了能够顺利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片面夸大自己的优点,掩盖自己的不足,给用人单位造成假象,影响到用人单位的招录;有的同学在工作过程中,只强调自己的利益,忽视了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在工作中只以薪酬的高低作为自己的就业价值取向,遇到不如意的地方就毫无征兆的突然离职并将自己所负责的工作的全部内容带走或销毁,给用人单位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等等,不仅影响到学生、用人单位,也给学校的育人成效染上了污点。

二、诚信教育缺失的原因

1.家庭教育没有将诚信教育作为基础,纳入学生成长过程。很多家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只注重学生学业知识水平的提高,专项技能的提升,往往忽视学生的诚信、团结、有爱等良好道德的养成。甚至有的家长当着孩子做弄虚作假的事情,这样无形当中给孩子起到了不良的教育效果,影响到孩子成长成才。2.学校教育侧重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没有做到道德教育与学业教育同步。在学校,学生的多数时间是用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学生的德育教育也主要是通过班会的理论灌输为主,形式单一,无法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3.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由于社会上有形形的人也就有各种各样的思想,而且伴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学生们能够很快的看到社会上各种不良现象包括欺诈等不文明行为,网络信贷、裸贷、电信诈骗等违法现象也入侵到高校,这种违法行为和社会风气也影响着学生们的思想,给学生的诚信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影响着学生诚信教育的成效。

三、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1.将诚信教育纳入家庭教育的始终。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性格的养成是跟父母的日常教育、言行是分不开的,可以说家庭教育是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基石。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成长成才,因此,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注重孩子的品德的养成,注重孩子的诚信教育,并且将孩子的诚信教育贯彻到孩子成长过程的始终,同时注重身体力行,以自身言行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2.注重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的有机结合。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当注重学生诚信教育做到有形教育和无形教育相结合。既要做到有针对性地有的灌输,让学生们明白诚信的重要意义,也可以借助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具体事例的解决来进行无形的德育教育。3.以新媒体等舆论工具为媒介,提升诚信教育的成效。相对于大道理的灌输而言,学生们对新出现的事物更感兴趣,更容易让学生们接受,所以,诚信教育应紧抓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以及通过创建公众号等形式,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通过上传诚信小故事,相关诚信新闻等形式进行诚信教育的引导、宣传、教育,对学生的诚信进行引领,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4.家庭、学校、社会要形成诚信教育的合力。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他们既是家庭当中的一员,也是学校和社会当中的一员,家庭、学校、社会都会对学生的诚信意识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任何一方的负面影响都会影响到学生诚信教育的成效。因此,家庭、学校、社会都有对学生诚信意识养成的义务。5.完善学生诚信评价体系,为诚信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谐需要诚信,诚信促成和谐,因此和谐校园建设需要树立“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诚实守信的校园文化,完善学生的诚信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诚信测评与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相结合,与学生的评奖评优、奖助学金的评定相结合,做到诚信与学生的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相结合,促成人人讲诚信的新局面。同时,无论是专业教师还是辅导员、班主任、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等,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做到人人讲诚信,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开创教学、管理、服务于人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邓琳.大学生诚信教育缺失成因及诚信教育的途径[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9(5).

作者:杨海刚 周丽甫 单位: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保定师范附属学校

上一篇:建筑工业化中的建筑设计标准化 下一篇:大学生诚信档案建立与诚信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