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灌阳县月岭村古民居现状研究

时间:2022-05-13 09:07:27

广西灌阳县月岭村古民居现状研究

摘 要:中国传统古村落是祖先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艺术、建筑及文化价值。深入了解和分析其保存状况是必不可少的。本文通过对广西灌阳县月岭古民居实地调查和采访,深入了解该古名居的保存现状和居民的实际情况,并分析目前的原因及针对所发现问题的解决办法。希望对传统古名居的保护提供资料和研究基础。

关键词:古民居;月岭村;保存现状;明清建筑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2

传统古民居是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课题。在广大的南方地区,因为地域、气候、文化、政治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富于智慧的祖先摒弃了厚重的官式建筑而发展出了清秀瑰丽的南方民居聚落。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或多或少的分布着古代建筑,特别是明清时代的古民居。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传统的古建筑似乎跟现代生活格格不入,钢筋水泥构筑了繁荣的现代生活,却破坏了传统古建筑的生存土壤。而基于旅游的需要一味的仿古式修复却容易忽视地域文化特色。这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破坏却广泛的存在着。传统古民居的保存状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正是基于目前的这种原因,经过实际的调查和采访,就有了对广西灌阳县月岭古民居保存现状进行分析这一想法。希望对古民居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一定的意义。

一、月岭古民居的保存现状

(一)被盗掘贩卖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重视精神上的追求,近年的收藏热充分的体现出来。而明清古民居以其独特的内涵和审美情趣被人们所喜爱,这就不断的刺激着文物贩子和盗墓贼的关注。深入农村乡下去盗卖相关建筑以获取丰厚的经济利益。

月岭古村落也经常遭受到盗掘着的光临。根据当地村民述说,就在前几年,村中祠堂中的一块匾额被盗走,门前的两座石狮子也一夜之间不翼而飞。更有甚者,盗掘者利用现代工具千斤顶将一对透雕的石柱础给盗走,地下垫一根木头或是几块砖头以充当柱础。村外不远的一座山坡上名叫“催官塔”的石塔地宫也被盗掘一空,导致石塔开裂,已经岌岌可危。山上清朝墓葬旁的盗洞也随处可见。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一位年约七旬的唐姓老者说。

(二)毁坏、年久失修或改建

据当地村民们口述,民国时期该村的古民居大致保持着明清时候的格局。经过抗日战争以后,村中的“老房子”只留下了“六大院落”中的四个院落,有个院落仅仅留下了一个院子前面的一个影壁)。而解放以后,经过破四旧运动以后,村中的古民居又被破坏不少,只留下许多石头做的基石。这些仅留下的基石或用来铺路,或被遗弃在了街巷的两边,只是石头上的刻花提醒着人们以前的辉煌。有的房屋年久失修,墙上的墙皮也已经斑驳不堪,墙皮上的刻花和纹饰有的甚至脱落或彻底的消失踪影。而有的房屋已经倒塌,却因为经济原因而无法修补,年岁日久直至只留下一座地基和一堆破碎的砖瓦。有的房屋因为没有住人,里面堆满了杂物,屋顶时常漏雨,时刻威胁着整个房屋的安全。而面临着如此情况的古民居还有许多。

(三)拆倒房屋重建或用现代材料修补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房屋的主人将手中的“老房子”拆掉重新建起了现代风格的建筑,这种情况普遍存在着。这无疑大大的损坏了古村落的整体研究价值,也给古民居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更大大降低了周围民居的审美情趣。即使房屋内的墙壁或者某一建筑构件倒塌或毁坏,居民们或无力修补,或选用现代建筑材料将之修复。这种行为重另一种意义上说,确是对古民居的再一次破坏。如用青石铺就的街巷,一旦某块青石板断裂。村民们就用现代材料将其修补或整块青石板弃之不用,余下空隙全用水泥将其填补。有的地段甚至为了方便完全用水泥将青石板路面覆盖,形成平坦的水泥路。房屋内的墙壁倒塌之后,许多村民将堆积物倒掉,取而代之的是清一色的现代红砖和水泥沙石墙面。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若不进行干预的话,还将不断的上演。总之,据作者的走访得知,月岭古村落上述情况还在不断的持续重复着。

二、保存现状的原因

(一)日益加快的现代生活和古老的生活居住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矛盾,现代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和传统的建筑有所差别。

村民的生活方式对古民居的保护也存在隐患。因为当地村民主要是运用木柴进行炊煮,烧柴所产生的炊烟对房屋有腐蚀作用,而月岭古民居房屋里面主要建筑材料是木材,加速了房屋的破坏。炊烟也对屋内的电线也有腐蚀的作用,老化的电路更加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因为大多数古民居所有权属于个人或一个家族,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生活观念日渐深入人心,而古老的生活方式却时刻制约着人们体验现代生活的快捷和方便。干净、美观和舒适已经为人们选择住房的首要标准。而古老的民居、狭窄的街巷以及周围的环境与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些原因必将导致大量的古民居被拥有者拆毁重建。甚至将狭窄的街巷扩宽修建宽阔的水泥马路,以供现代化车辆使用。即使那些依然居住于古民居的村民,也经常对房屋进行改造。或铺设新的地砖,或是安装上新的铝合金门窗。总之,现代生活和现代审美情趣对古民居的保存是十分不利的。如何协调和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做好古民居保护的首要问题。

(二)当地政府的不够重视和缺乏管理。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政府没有充分的参与到古民居的保护当中来。政府并没有设置或安排相关人员进行管理和宣传,或是管理混乱和宣传不到位。据作者了解,月岭村委会只是委托了一户村民对古民居进行管理,并用相关的旅游收入投入到日常的维护当中。但缺少相应的监督措施,这必将导致中饱私囊的发生。随着游客的增多,相应的收入很少或没有相应的投入进来,必将导致古民居的破败。

(三)当地居民的经济问题和保护意识淡薄。

由于月岭古民居处于农村中,这是其明清古民居遗留至今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制约其未能得到良好保存的重要因素。许多家中由于家庭贫困,一旦房屋遭到破坏或年久失修,主人无力将其修补,只能维持原状或用简易的材料将其修补。而在经济条件优越的住户,古民居更加可能遭受灭顶之灾,主人很可能为了更加舒适的生活而将古民居拆毁重建一座现代房屋。而由于当地居民对古民居的价值缺乏深刻的认识,导致保护意思淡薄。这就给盗掘份子以可乘之机,将一些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物品和构建盗掘一空。根据作者的采访,不少村民认为这些古民居没有价值,甚至认为这些房子并不好。因此,上述原因也会对古民居造成严重的伤害。

(四)专业性人才缺乏和古建筑修复理念存在误区。

面对那些需要修复的古民居,当地村民多数用现代材料修补。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专业性人才缺乏或按原样修复造价昂贵。一些传统技术失传或建筑材料难以制作和购买。而即使运用传统技法或材料将古民居修复,但由于对古建筑修复理念存在误区,那对古民居的修复必将显得似是而非。由于在农村地带,专业人才必将缺乏,而拥有这类技术的专业人才却因为经济问题渐渐的丢掉了这门职业,导致相关技术的失传。这也是月岭古民居不能得到很好的维护的原因。

(五)维护资金缺乏,资金使用不到位,居民缺乏修复古宅的动力。

随着人们对明清古民居越来越重视和关注,当地各级政府也对月岭古民居愈加重视起来。每年都会拨专款对古民居进行维护,而对于众多的需要修护的古民居来说,这些资金往往杯水车薪。而由于对资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大量的资金没有用于对古民居的维护当中。

当然,造成月岭古民居如今的保存现状的原因不仅仅以上所列的几点,还有许多因素导致了这种状况。如自然因素对古民居的破坏,日益增加的游客对古民居的破坏等等。经过深入分析这些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的解决方案才更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保护措施

而经过对月岭村古民居的实地调查和采访,深入分析古民居保存现状的原因,作者认为因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要着力改善古村落的居住环境,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加快新农村建设。对已经遭到破坏或正在破坏的古民居,要及时组织村民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修复。二是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专门设置相应的机构对古民居进行管理,并将古民居的维护责任分配到个人身上,明确其职责,对责任人进行相应的扶助。设立专项资金对古民居进行维护,并加强加大监督力度。对保护古民居的价值和作用进行宣传,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保护古民居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三是加大专业性人才的培养,重点是培养当地村民掌握相关技术,并相应的给予一些经济补助。让当地有能力和有条件对古民居进行修复。并对修复古民居的规则进行相应的宣传和培训,使技术人员能够按照正确的途径去对古民居进行维护。四是进行合理的旅游规划,特别是注意让当地村民有效的加入进来,让当地村民得到实际的经济利益,这样就将他们的积极性给充分的调动起来了。村民有了一定的收入,即看到了古民居的重要性,也可改善居民生活,是他们能积极主动的维护古建筑。五是加快立法进程,加大施法的力度。立法约束游客们爱护古建筑,警示一些盗掘者。坚决抵制盗掘者的偷盗行为。让古民居的保护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四、结语

在广大的岭南地区,类似月岭古民居保存现状的明清古建筑为数不少。据作者调查,仅灌阳县灌阳镇这一地区,二十几个自然村中,就有大约一百五十余座古民居,且多数正在面临着被破坏的危险。许多古村落和古建筑以惊人的速度在被现代化利益的大潮吞噬。不禁让人感到痛心,也感到对传统古建筑、古村落保护的急迫。作者衷心的希望这篇文章能引起人们对民间的明清古民居的关注,通过对广西灌阳县月岭村古民居保存现状的分析,为古村落的保护尽一份绵薄之力。

上一篇:浅析如何提高煤质化验分析的准确性 下一篇:公司员工思想热点、难点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