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巴菲特

时间:2022-05-13 07:09:19

他是一个天才,他能够把某些东西解释得如此简易和清晰,以至起码在那一刻,你完全理解了他所说的。

他喜欢通过寻找好的猎物来“捕获稀有的快速移动的大象。”

巴菲特简介

1930年8月30日,沃伦•巴菲特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

1931年,11岁的巴菲特跃身股海,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

1962年,巴菲特与合伙人合开公司的资本达到了720万美元,其中有100万是属于巴菲特个人的。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历史上最好的成绩:增长了59%,而道•琼斯指数才增长了9%。巴菲特掌管的资金上升至1亿零400万美元。

1994年底巴菲特公司已发展成拥有230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工业王国,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纺纱厂,它已变成巴菲特的庞大的投资金融集团。

从1965-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琼斯指数近17个百分点。如果谁在30年前选择了巴菲特,谁就坐上了发财的火箭。

2010年以净资产470亿美元位列福布斯榜第三名的,是一个年近80岁的老叟――沃伦•巴菲特。在他69年的投资生涯中,创造了非凡的业绩神话,其执掌的伯克希尔公司净资产在1965至2006年的42年间累计增长高达361156%,他本人也赢得了“股神”之名。

沃伦•巴菲特:

天生王者

许多年来,穿着旧毛衣、古灵精怪而又令人顶礼膜拜的巴菲特一直都备受媒体的追捧。巴菲特已经成为世界投资史上的一个最伟大的传奇。他的成就令人瞠目结舌之处在于,他从未使用过复杂的财务杠杆,没有绞尽脑汁地去投机,更不曾去冒无谓的风险,而是单纯地依靠最为传统的长线投资获得成功;他重新挖掘了纯粹资本主义的内涵,教导了一代人该如何去定位经营;他证明了投资股票不仅只凭运气,而是一种理性的事业,与企业背后代表的经营业务一致。在以获取短期收益为目的的交易型投资盛行的年代里,他将投资变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良性纽带,甚至几乎成为了社会契约。2006年,他将自己85%的资产,约为380亿美元,全部捐献给慈善事业。

他具有极强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两耳不闻窗外事,但是这些个人特征也惹了不少麻烦,一次当巴菲特正在马撒葡萄园拜访凯瑟琳•格雷厄姆时,一位朋友惊叹落日的美丽,巴菲特却说他没有注意,仿佛他有必要集中精力注意落日;即使是在加利福尼亚沙滩前的度假公寓,巴菲特也是连续数周地工作,从不去海边。像其他的天才一样,巴菲特也付出了代价。由于在一个过于严厉的家庭中长大,巴菲特生活在一个情感封闭的氛围之中,与他共事的很多人,即便在几十年之后,都清楚他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甚至他的子女也很少见过他们的父亲带着某种表情,放松他那张严肃的面孔。

在笔者看来,沃伦•巴菲特就好像希腊神话中的迈达斯神,有点石成金术。他的合伙人企业曾连续多年超过道琼斯工业指数几十个百分点,令华尔街人士目瞪口呆。股东们对他的追随和关注,形成奇特的“巴菲特现象”――他的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到股市行情的涨落。“机会”是巴菲特在赞誉中国时用得最多的词,数十年来,冷静判断和捕捉过各种投资机会的他,要比其他人更能体会机会的意义,所以,在巴菲特看来,无论是一种体制,还是一种互动关系,只要产生尽可能多的机会,就奠定了创造财富的基础,在巴菲特眼中中国未来十年仍将向好。

巴菲特这个爱吃汉堡喝可乐的老头不仅投资有道,而且妙语连珠,“只有在退潮的时候,你才知道谁在裸泳”这句话在2008年被业界广为流传。不要贪婪、不要跟风、不要投机,希望在下次退潮的时候,我们都能穿戴齐全,微笑相见。

华尔街的偶像

在华尔街,巴菲特朴实的风格使他成为被崇拜的偶象。华尔街的生意是惊人的复杂,而巴菲特解释起来,就好像百货商店的售货员谈论天气一样。他一直认为,每一种股票的债券,无论多么神秘,都存在着某种有形、有序的东西,在华尔街的专业术语中,他似乎另辟蹊径。有趣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获取了投资收益,华尔街变得更加复杂,更加深奥、神秘,更加可怕。巴菲特出生时(大萧条时期),美国人很少有人拥有足够的资本从事投资,他们只能把钱积存起来或购买AAA级债券。大萧条的阴影被战后的繁荣所掩盖。今天,数十万美元是一笔小额款项,但很少有人满足于此,很少有人仍然保持着旧时谨慎的习惯,他们至多急切地浏览金融报道,仿佛每天住房或通货膨胀数字的变动能够带来长期等待的“答案”,在最好的情况下,他们以一种震撼其父辈的方式急切地转换投资基金。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年代,巴菲特的惊人之处是他的适应性,他所做的大多数事情能为普通人所模仿。

巴菲特的天才之处是他的性格:谨慎、严谨、理性。而这些普通的性格,对于那些搏击股票市场的人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金融狂潮时期却很少见。就此而言,巴菲特的性格和职业把他推举到投资业和美国企业的公共导师的地位。巴菲特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他的作用,养成了一种记述其非常行为的习惯。作为一名投资者,巴菲特避免使用财务杠杆、期货、动态套头保值、现代资产组合分析,以及其他由学术界发展起来的神秘的东西。与现代资产组合管理者不同,巴菲特将资本投于少数企业的长期增长。在这一点上,他模仿前代的巨头,如J.P.摩根。但是神秘的摩根是华尔街的原型,而巴菲特,一个坦率的中西部人,却是它的反叛者。他曾嘲讽说,应该戴上滑雪面罩的是银行家,他也曾对一位在金融界工作的朋友说:“在华尔街的高速公路上,你不会遇到多少麻烦。”他曾经写道,与其听取投资银行家关于是否成交的观点,倒不如问一问理发师他是否需要理发。这些普通的、高谈阔论式的思想使他成为该国过去某些基本的东西的原型,满足了美国人对于真正英雄的需求。

上一篇:“中国将很快成为英特尔全球最大的市场” 下一篇:超级网银上线在即 第三方支付业迎来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