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林下套种红锥方法研究

时间:2022-05-13 06:17:16

杉木林下套种红锥方法研究

摘 要:杉木在我国南方较常见,因其广泛的用途和较高的经济价值,有较大的栽种面积。但是由于长期的栽培品种单一,造成土壤营养的退化,生产力下降。现我国南方的一些林场已经开始套种其他树种的探索,以提高土壤肥力,提高生产力。本文以杉木林套种红锥为例,分析套种后的生长情况,最佳郁闭度。

关键词:杉木;红锥;套种

中图分类号:S791.2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杉木为速生树种,在我国长江流域,秦岭以南地区栽培广泛。适合在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温暖多雨、光照充足的自然环境中生长。杉木不仅有生长速度快,而且材质均匀,强度适中,纹理通直不易变形,木材本身自带香气,防虫耐腐,便于加工,应此在各领域应用广泛。大量的应用催生了大面积的栽培种植,因其经济效益显著,深受南方林区的喜爱。但人工林的经营模式,和种植模式都比较单一,不利于土壤的修养生息,也影响木材的生长周期和质量。目前,部分人工杉木林已开展了套种探索,以达到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生产力的目的。

红锥,属壳斗科锥属植物,常绿乔木。心材红棕色至褐红色,边材色较淡,材质坚重,有弹性,结构略粗,纹理直,耐腐,易加工,为车、船、梁、柱、建筑及家具的优质材,为重要用材树种之一。红锥林对于土壤的改观是选择作为套种作物的主要原因。红锥林下凋落物相当丰富,对于水源涵养保持功能强,同时能够改善立地土壤养分,改良土壤肥力。

本文采取相关试验,通过大量数据,分析杉木林套种红锥的合量方法营造2种作物合理的生长环境。做到增产增收。

1 试验地的选择基础

试验地为杉木适宜的生长地区,为我国南方省份的国有林场,地貌为低山,丘陵。该林区海拔高度为350~550m,属于低山,坡度为22°。山地红壤为主要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在1.1m以上。林下植被丰富,土壤肥沃。平均气温符合杉木的生长要求:无霜期在300d左右;年降水量在1900mm左右,蒸发量在1500左右,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相对湿度在80%以上;年日照时数约2000h,气候及自然环境符合杉木的生长要求。

2 试验方法

为了直观研究红锥在不同自然环境下的生长情况。将林区划分为4个小试验区,以便于观察对比。4个试验区的自然环境及条件应保持基本一致。如坡度、朝向、林下植被、长势、土壤条件等不应有明显差异。通过疏伐的方式改变4个试验区的郁闭度,为0.3、0.5、0.7和0.9,并做好维持保留木的工作,使之整齐均匀。

在4种不同郁闭度的试验区套种红锥1a生容器苗,苗高约42cm,地径0.65cm,生长发育良好。造林前应对疏伐后的林地做好整理工作,细致的劈除杂草,进行穴状整地,按照60cm×40cm×40cm的规格进行挖穴工作,株间距、行距均为2m。采取株间套种的混交方式,套种后的林分总体密度控制在2500株/hm2。为了保证生长及成活,套种后应在几个时段内采取以下工作。种后6~7个月应采取以下工作,全面劈草、扩穴施肥,施复合肥肥量约在150g/株,第2年的4~5月扩穴施肥约200g/株。以半年为周期,进行一次劈草抚育工作。

3 调查和检验方法

3.1 调查方法

套种后46个月,分别观察4个试验区的作物的生长情况,同时做好取样对比工作。观察杉木和红锥的生长情况,做好相应数据的测量。并在每个试验区分别取一个红锥平均木样株,测量地上,地下生物量,对比观察对于土壤的改良作用。

3.2 检验方法

每个试验区收集一片红锥样株片,重量在150~200g。采集样片后,用蒸馏水清洗,并分成2个部分。用来测量叶绿素的含量;用来进行钙、钾、氮、镁、磷等营养元素含量的测量。

准备比例为水∶丙醇∶乙醇=1∶4.5∶4.5的混合液,将清洗干净的样片浸泡在混合液中,用来测量红锥的叶绿素含量。在24h之后,将样片从混合液中取出,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波长不同情况下的光密度值,从而得出叶绿素a、b的含量。

依据国家林业相关标准,采取不同方法测量各种元素含量。氮元素含量采用凯氏消煮-蒸馏法来测量。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钙、钾、镁含量,用钼锑抗比色法测量磷含量。

4 结果与分析

在套种3a后,通过4个试验区的林分生长状况比对得知,郁闭度为0.5和郁闭度为0.7的红锥生长情况最好,不仅成活率高,而且长势良好。但随着郁闭度的增加,杉木的胸径、树高以及单株材质逐渐减少。主要是因为疏伐的效应引起的这种差异。郁闭度过高,林木的种植过于紧密,会造成林间的养分不足,营养空间狭小,树木的生长不能获得足够的养分,对于生长所需要的空间和光照时间不能满足,严重影响生长速度和生长质量。同时,套种的场地面积和肥料的施放也受到郁闭度的影响。在高郁闭度环境下,套种的数量必须相应减小,而整地空间的不足,造成肥料施放面积过小,将会影响杉木的营养吸收。但也不能因此认为过低的郁闭度有利于作物生长。红锥的生长习性喜阴,适合在湿润温暖的气候下生长。如郁闭度过低,其需要的侧阴生长条件无法满足。

叶绿素和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如水分、土壤、光照等。测量红锥叶绿素和各种养分的元素含量,可以反映出生长环境的优劣。通过数据证明,在郁闭度为0.3和0.9时,其叶绿素和各种营养元素含量都明显低于另2个试验区,说明这2个试验区的郁闭度条件不符合红锥的生长要求。

5 结语

红锥是一种喜湿、喜暖的植物,耐阴但不耐旱。红锥幼苗的生长对于光照的强度和水分有较高的条件要求,郁闭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长。通过结果数据比对,在郁闭度为0.5和0.7的环境下,红锥以及杉木的生长情况良好,质量明显好于另外2个郁闭度试验区。同时,对土壤的改良作用也比较理想。但由于观察时间较短,更深层次的变化还需要深入研究。

作者简介:丘伟巧(1986-),男,汉族,广东省河源市人,林业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营造林工程。

上一篇:基于RFID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溯源系统应用研... 下一篇:论服装高级定制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