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外来人口二代犯罪问题

时间:2022-05-13 03:36:05

探析外来人口二代犯罪问题

【摘要】 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外来人口特别是其子女违法犯罪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关注。从外来人口二代犯罪现状出发,多角度分析其违法犯罪原因,找出防治对策,从而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提供一份参考。

【关键词】 外来人口二代;犯罪;防治

对于“外来人口二代”的概念,目前没有清晰的定义。本文即指随在城市务工的父母进城,并在当地生活学习的民工子女。这些青少年大都出生在农村,接受的却是截然不同的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他们在思维上的转变和与当地的融合过程中必然会发生激烈的冲突,从而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一、外来人口二代犯罪现状

1.犯罪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大多处于失学、无业状态。由于种种原因,外来人口二代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无法与同龄人一样享受来自父母的关怀和引导,使得他们从小就处于一种“游离”的状态,进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2006年8月,在有关场所抽样调查的157名“新生代”服刑人员中,在案发前,有106人生活上是靠父母,占总数的67.5%;在“受教育程度”这一项调查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的有67人,占总数的42.7%,初中文化的有86人,占总数的54.8%,高中及以上文化的只有4人,占总数的2.5%。

2.团伙作案呈上升趋势。由于大量的外来人口来自农村,生活习惯有好多相似之处,有的甚至都是一个村子一起出来的一批,他们给子女的是浓厚的地域性和乡土观念,加之生活空间狭小,交流局限,从而很容易产生小团体、排外等现象。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团伙成员在网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结识,有点钱就分着花,没有就去偷去抢,有些甚至睡在网吧里。他们往往依仗人多势众,相互壮胆,逐渐发展壮大。

3.侵财型、暴力型犯罪为主,以抢劫罪、抢夺罪居多。犯罪动机简单化,具有很大随意性,冲动型、情绪型犯罪突出,绝大多数是为了找钱用,其中不乏为上网吧玩而犯罪;有的本身不是为了钱,而是享受犯罪的过程,精神空虚,觉得犯罪行为“好玩,有趣”。一项调查显示,在对468名外来人口未成年犯进行调查问卷中,问及“你作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时,选择“过瘾”的111人,占23.72%;选择“跟着他人干”的107人,占22.86%,可见犯罪时的随意性、盲目性是比较明显的。

4.犯罪地一般在城乡结合部或郊区。大量外来人口二代犯罪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或郊区,城乡结合部属于治安管理的薄弱环节,聚集了大量外来人口,鱼龙混杂,还有很多专门针对外来人口营业的黑网吧、舞厅、歌厅、发廊等易滋生犯罪的场所。由于他们长期居住于此,对于周围的环境比较熟悉,犯罪比较容易。

二、外来人口二代犯罪原因

1.学校教育水平低。对于外来人口二代,良好的学校教育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就像一位学者所说,“可以使‘社会中多少出身低微却有才能的人能够沿着社会经济的阶梯向上爬’”,即通过个人奋斗实现人口的垂直流动。虽然很多城市规定凡是父母有居住证,子女均可以同本地学生一样就学,且不需要缴纳额外费用,但是很少有本地学校愿意接受外来人口二代子女就学,一是学校本身对这些孩子怀有歧视,认为他们的整体素质比较低,学习能力较差,可能会影响学校的升学率;二是如果一个本地学校招收外来人口二代数量较多,这所学校将被本地生源家长所抛弃。于是,大量的外来人口二代只得进入城乡结合部或郊区的民工子弟学校就读。民工子弟学校大都教学条件较差,办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这样的环境,加之教师本身水平有限,外来人口二代往往无法在民工学校获得应有的教育,而且这些学校没有精力和意识去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以及思想想和法制方面的教育,导致学生在这些方面相当匮乏。

2.家庭教育欠缺。绝大部分外来人口主要从事服务性行业或体力性工作,他们忙于为生计奔波,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问题,使得这些本应受到父母良好教导的孩子任由自己发展,缺少必要的人生道路的指引,极易走上迷途。他们大都自身文化水平有限,素质较差,有的缺少对孩子教育的正确认识;有的则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棍棒底下出人才”,对子女的不良行为采取粗暴的打骂方式,这样不仅无法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往往还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无法得到父母的教育和关心,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很多孩子心理产生问题,开始由不喜欢上学,到逃学,和不良社会青年混在一起,打架,甚至犯罪。

3.自身心理原因。进城农民工从事的大多是一些社会上被认为是“低下”的工作,加之没有城市户口,导致外来人口二代普遍对现实感到失望,自卑心理严重,他们常与城市的同龄人相比较,认为命运对自己是不公平的。实施犯罪的民工子女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文化水平低,他们不爱学习,缺乏自控能力和基本的技能,对法律知之甚少,往往只是依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去认识事物,因而极易受挫,走上歧途。城市物质利益的诱惑、环境的差异往往激起他们的欲望,使得他们的虚荣心膨胀,贪图享受思想滋生,盲目攀比而导致心理失衡。

4.居住环境影响。居住环境构成了外来人口子女基本的生活和成长条件,对其的人格、品质等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古代“孟母三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外来人口多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郊区,房屋简陋,居民素质普遍较低,社会公共设施匮乏,居住条件和治安状况较为恶劣,对外来人口子女容易产生消极的影响。特别是一些监控死角如黑网吧,歌舞厅等场所,往往是不良分子聚集地,外来人口二代常出入这些地方,就极易受不良氛围的熏染,成为其犯罪的催生剂。

5.社会因素。政府对外来人口管理力度不够,大部分地方流动人口没有档案,没有被纳入社区或街道管理,而且房屋租赁市场混乱。一方面这种漏洞容易让具有犯罪心理的外来人口二代钻空子,助长其犯罪气焰;另一方面这样带有“不屑”的管理使得流动人口的新生代缺乏归属感,而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边缘性的群体,被排斥在城市生活之外。

三、外来人口二代犯罪的防治对策

1.把学校教育和二代再培训作为重中之重。外来人口所在城市应该取消户口限制,为外来人口二代提供平等的就读机会。政府应该加大对民工子弟学校的投入,给予其良好的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从硬件和软件双方面提高子弟学校的质量;教学中,学校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注意加强学生心理、思想、法制等方面的教育,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外来人口子女的教育收费要严格依照国家政策实行,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要减免其学费,或者为其提供一种新形势的职业培训,即培训费是一种类似于助学贷款的偿还方式,等他们工作后再还培训费,这样既可以节省国家的部分开支,也可以对他们做出正确的引导。

2.配对组合,促进融合。随着提倡和谐社会大潮的涌来,外来人口和本地市民的和谐关系的建立是适应发展之所向。在加大宣传、提高市民认识的基础上,可以将城市的学校与民工子弟学校、城市的家庭与外来人口家庭、城市青少年与外来人口子女结成“配对”,增加“城市”与“外来”的交流,缩短距离,以让双方都了解彼此的想法、心理,从而增进感情,消除误会,推动“城市”与“外来”的融合,给外来人口二代创造良好的环境,减少犯罪情境。

3.充分利用社会“志愿”资源。一是设立由志愿者为主体的“外来人口子女咨询室”(流动型或固定型)。不良的个性品质是进城外来人口二代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必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非法诱惑。外来人口子女所处的环境和遭遇特殊,导致他们形成了带有自己特点的犯罪原因和心理,在防治中,要把握其特殊性。“外来人口子女咨询室”的成立,可以帮助外来人口子女解决成长中所遇到的困惑和难题,疏导心理阴影,形成健康的心理,消除易于形成犯罪心理的各种不利因素。对于该咨询室的志愿者,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对外来人口不能怀有半点的偏见,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引导其学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自觉远离不良群体,防止犯罪。咨询室可以选择在外来人口密集区固定设立,也可以形成流动型,深入民工子弟学校与学生交流。二是鉴于民工子弟学校师资水平低的状况,可以组织以师范院校在校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志愿者”,利用课余时间深入校园讲课,甚至长时间“支教”、“帮教”。

4.内外结合,提高家庭教育。从父母本身角度:父母的言传身教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性不可代替,要改变民工父母的家庭教育的心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言语的重要性,而不将教育孩子的责任一味推给学校和社会。作为父母,他们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以理智、自信、积极的态度来教育子女,让子女健康、快乐的成长,提高子女的文化和道德素质。从外界角度:由于外来人口家庭父母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法制意识薄弱,在管教孩子上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采取错误的方式方法。政府、社会可以通过举办免费的“外来人口父母学习班”帮助外来人口家庭父母改变家庭教育的方式和理念,掌握一定的教育技巧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5.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力度。外来人口二代犯罪率的升高,政府部门的管理不力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根据外来人口二代犯罪现状和原因,应改变现有的户籍制度,比如删除暂住证制度,规定设立居住登记和居住证制度。相关部门要做好外来人口二代的信息统计工作,加强社区、居委会等与外来人口的交流和融合,规范房屋中介市场,以便于能准确详细的掌握外来人口二代的信息,减少其犯罪的可能性。犯罪的外来人口二代大都在网吧,歌厅等娱乐场所接触到不良分子和不良思想,治安部门要加大对城乡结合部或郊区娱乐场所的监控力度,清除违法经营场所,尤其要加大对黑网吧的打击力度,尽量减少外来人口二代被诱导、被影响的机会,防止二代犯罪的滋生。

6.提供更加完善的待遇。对外来人口,要为其提供相应的社会福利,提高其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外来人口密集区,要设立良好的公共设施供其生活必须,提高生活质量。上文提到的“黑网吧”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价格便宜,很多外来人口二代没有钱去正规的网吧等娱乐场所,甚至有些人犯罪就是弄点钱去玩。针对这样的情况和外来人口子女对网络资源和流行娱乐的渴望与需求,可以考虑在城乡结合部或郊区建立免费的或者低收费带有部分公益性质面向外来青少年的网吧、娱乐室的教育娱乐设施,每人每月限时限量,既可以对外来人口二代进行正规的引导,又可以科学的娱乐其身心,避免沉溺低情趣娱乐等情况的发生。城市的少年宫、科技馆、图书馆等是个让青少年陶冶身心的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可以不定期组织外来青少年免费参观学习。

参考文献

[1]吴志铭,陈金鑫.在沪外来流动人口新生代犯罪及预防.2007(3)

[2]张学军.以人为本构建外来人口管理模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6

[3]陆正中.全社会都应关心“移动花朵”的健康成长.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3)

[4]陆士桢.中国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现状与社会保护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上一篇:当代跨国公司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经... 下一篇:吉林省农村社会保障与农民消费现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