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低碳”了么

时间:2022-05-13 02:31:41

“如果你用了100度电,那么你就排放了78.5千克二氧化碳:如果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升汽油,那么你就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

曾几何时,我们的生活开始用“碳”来计算。2009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全球聚焦,更使得“低碳”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不知不觉中,低碳开始逐步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那么北京市民是如何看待低碳生活的呢?市民现阶段的生活习惯距离低碳的标准有多远,是否愿意尝试选择低碳生活呢?带着这些问题,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于2010年5月以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CATI)调查形式对北京市18区县1146名市民进行了调查。

市民眼中的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节约能源,也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由于北京不断加大对低碳生活的宣传力度,大部分被访市民听说过低碳生活,并对其理解较为准确,但农村居民对其还较为陌生。

逾七成被访市民听说过低碳生活

调查显示,72.3%的被访市民听说过低碳生活的概念,其中64.2%能给出低碳生活的解释,8.1%听说过但不知道如何解释。在能对低碳生活做出解释的736名被访市民中,89.7%对其阐释较为全面,更有35%完全阐释正确,另外还有10.3%阐释错误。可见,大部分北京市民对低碳生活的概念并不陌生,且理解也较为准确。另外,不足一半(42.6%)的农村居民听说过低碳生活,这一比例远低于城镇市民81.5%的比例。

调查显示,市民主要通过传统媒体中的电视和报纸、杂志了解低碳生活,比例分别为88.3%和76.3%。其次是与亲朋好友聊天和网络渠道,比例分别为65.3%和64.6%。另外,43%的被访市民表示曾主动了解低碳生活的相关内容,可见市民对低碳生活的认知具有一定主动性,反映出人们对低碳生活内容的关心。

“节能减排”是北京市民对低碳生活的主要理解

调查显示,北京市民对低碳生活的主要理解为“节能减排”,这符合低碳生活的实质含义。在听说过低碳生活的828位被访市民中,人们既给出了低碳生活的概括性解释,也列举了其在生活中的例子。从中可以归纳出,60%的被访市民表示低碳生活中包括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0.7%表示包括节约能源,还有33.6%和9.8%表示包括绿色环保和节俭、省钱。

另外,被访市民认为绿色出行、节电和节水是低碳生活的具体体现。在听说过低碳生活的被访市民中,若只考虑其举出的具体例子,则绿色出行、节电和节水的比例较高,分别为42.6%,26.8%和20.3%。认为低碳生活的表现是少用一次性物品(7.4%)、垃圾分类(6.3%)、购买环保型家具电器(5.8%)等的市民比例均没有超过10%。

市民认为低碳生活的主要意义是保护环境和解决气候问题

调查显示,32.2%的被访市民认为倡导低碳生活最主要的意义是可以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地球生态系统;28,7%的人认为倡导低碳生活可以缓解温室效应造成的气候问题,还有18.6%和10.6%的人认为倡导低碳生活可以使公众拥有更健康、绿色的生活习惯、使社会加快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转变。特别地,只有9.5%的被访者认为低碳生活最主要的意义是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节约能源。所以说,人们普遍认为低碳生活的主要意义在于解决生态环境和气候问题,而非能源问题。北京低碳生活进行时

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及国际大都市,节俭的传统生活习惯和时尚的生活观念同时影响着市民,使其生活习惯与低碳生活较为靠近,且已有一部分被访市民正在体验低碳生活。我们选出18个有代表性的低碳生活习惯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被访市民平均做到了其中15个,另有15.9%的被访市民完全做到了这18个细节。可见在被访市民中,虽然不是所有生活习惯都符合低碳生活的标准,但大部分是与低碳生活相符的(见右图)。

逾八成被访市民节能意识较强

调查显示,在节约能源、拒绝浪费方面的4个细节上,有83.2%的被访市民能够完全做到。其中,96.6%的被访市民平时少或尽量不使用空调:96.5%的被访市民当家用电器长时间无人使用时,能够及时调整为待机状态或关闭电源;94.9%平时注意节约用水或安装节水龙头;92.3%拒绝购买过度包装的礼品或其它商品。可见,北京居民由于受到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在节约能源、拒绝浪费方面向低碳生活转变得较为自然、顺畅。

近四成被访市民环保意识较强

在被访市民中,37.4%能够完全做到有关绿色环保的4个细节。其中,94.9%的被访市民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做的莱肴,90.1%拒绝购买不环保的高档家具;73%的被访市民在日常购物时使用环保购物袋:56.2%除废品出售外,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后再投放。可见,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还有所

18个有代表性的低碳生活习惯

1 拒绝购买过度包装的礼品或其它商品

2 多开窗通风,尽量少或不使用空调

3 平时注意节约用水,或安装节水龙头

4 当家用电器长时间无人使用时,及时调整为待机状态或关闭电源

5 除废品出鲁外,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后再投放

6 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做的菜肴(如鱼趣、熊掌等)

7 拒绝购买幂环保的高档家具。如红木、真皮等家具

8 在日常购物时使用环保购物袋

9 在家中少或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10 在家中少或不使用一次性纸杯

11 餐馆就餐时使用一次性餐具。如一次性筷子

12 不在郊游野餐时使用一次性餐具

13 四层以内尽量走楼梯,或平时少乘电梯

14 尽量多使用公共交通出行,或骑车、步行;少乘坐出租车,私家车或专用轿车

15 驾车接送弦子上下学

16 采用节能的方式开车。如避免冷车启动,避免突然变速,定期更换机油等

17 除交通限行外。有意识减少驾车出行次数

18 如买车,选择小排量的汽车欠缺,如果能在这一点上得到提高,北京市民就会向绿色环保的生活前进一大步,从而更加接近低碳生活。

逾四成被访市民较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和纸杯

低碳生活提倡减少对日常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特别是一次性餐具。调查显示,43.5%的被访市民能完全做到有关减少一次性餐具使用方面的4个细节。其中,98.8%的被访市民在家很少或不使用一次性纸杯,94.3%的被访市民在家中很少或不使用一次性餐具,66.8%的被访市民在餐馆就餐时不会要求使用一次性餐具,57.4%的被访市民在野餐时不准备一次性餐具。可以看出,市民在家中时对一次性餐具及纸杯使用次数很少,但在外出用餐时的使用频率较高,人们在外出用餐时的低碳意识还有待提高。

七成被访市民有绿色出行习惯

调查显示,70.8%的被访市民有绿色出行的生活习惯――平时不驾车的被访者,能够完全做到绿色出行的2个生活细节;平时驾车的被访者,既能做到2个绿色出行的生活细节,也能完全达到4个低碳用车的标准。在所有被访市民中,89.3%平时尽量多使用公共交通出行;84.7%平时尽量走楼梯、少乘电梯。

另外,在347名平时会驾车出行的被访者中,46.1%完全符合4个低碳用车标准。其中,92.5%会采用节能的方式开车,如避免冷车启动、避免突然变速或定期更换机油;81.3%会除交通限行外,有意识减少驾车出行次数80.1%在更换新车时,会选择小排量的汽车:65.1%不驾车接送孩子上下学。

调查还显示,北京市民体验低碳生活的总体意愿很高(95.6%),其中市民最愿意尝试着节约用水和注意及时关闭长时间无人使用的家用电器。

“低碳生活”对于普通市民来讲,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当我们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始追求低碳生活时,就是为保护美丽的地球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

上一篇:受益“城南计划”丰台农民增收 下一篇:美国人口普查决定权钱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