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当“教授”?

时间:2022-05-13 02:28:54

教师的工作特点和性质决定了教师需要几十年如一日,在教室与办公室这两点之间不停穿梭,每天重复着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监考和评卷等相同的工作。日复一日,很多教师逐渐失去了教学热情和新鲜感,产生了职业倦怠感。尤其是在评上高级职称之后,绝大部分教师觉得职称已经封顶,再致力于业务研究没有现实意义。正是由于缺乏专业提升的驱动力,不少教师开始不思进取,不再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和能力,满足于维持现状,等待退休。

去年年底,河南省实施中小学职称制度的新一轮改革,在原有的中小学高级教师的基础上,设置了正高级教师职称,待遇相当于大学正教授。职称制度改革像一缕春风,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带来新的希望。那些原来已经获得高级职称的教师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态度和状态,思考如何在专业方面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具备参评正高级教师的五个必备条件。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教师才可能成为“教授”呢?

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科学情报系统》的统计, 科学知识的年增长率, 在上世纪50年代为9.5%, 60年代为10.6%,70年代为12.5%,人类拥有知识的总量大约每十年翻一番。知识内涵的广延性及知识形态的流动性,要求人们不断获取、更新和创造知识。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和连续性。所以,大学毕业开始从事教学工作并不意味着专业学习的结束,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经常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求。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教师需要深入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如“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论”等,探索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体验、探究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不是被动地听教师讲,死记硬背。教师还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编写导学案、命制检测试题。为了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教师还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能够熟练制作、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实施教学。教师只有不断研究和学习,才能与时俱进,让自己始终站在本学科教学研究的前沿。

二、树立正确的学科思想,引领自己的教学行动

正确的学科思想是教师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前提。正确的学科思想引领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日常教学行为体现着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价值取向。

基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设计教学活动,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能力。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需要优化。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主动观察、体验和探究,发挥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要能够开发网络教学资源, 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 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他们能够与同学沟通和合作, 增强其跨文化理解和交际的能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升人文素养。此外,在评价方式上,教师要变过去的一元化评估体系为多元化评估体系,要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重点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以课题为载体,关注课堂教学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坚持“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科研理念,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实践证明,通过课题研究,不仅能提升课题主持人的教学理念和科研能力,而且能促进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更重要的是,能够解决教学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课改背景下,以导学案为载体的教学模式探究”就是一个有实际意义的研究课题。教师首先需要研究如何科学地编写导学案,让导学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用导学案来呈现所学内容。同时,教师还要探究如何设计课堂的各个环节,避免“学生展示”环节耗时太多而导致课时紧张等实际问题。

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进行科研的过程。在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需要相互切磋和交流,取长补短,在专业方面共同进步。课题的成果有不同的呈现形式,课题组成员需要撰写研究报告、科研论文,上教学公开课,向专家和同行展示和推广自己的科研成果。毫无疑问,这些有形的科研成果既呈现出教师的工作状态,也体现了我们的学术水平。科研课题、教研论文、公开课、观摩课和示范课等是教师长期从事教研活动的结晶,也是教师专业水平的一种具体体现。

四、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很多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设立了“名师工作室”,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等教研活动。通过举办观摩课、汇报课、研讨课、优质课等教研活动,骨干教师把自己成功的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使之得到锻炼和提高。青年教师的一节汇报课或展示课往往也渗透着指导教师的智慧和汗水,充分反映出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

为了帮助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指导教师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作为支撑。通常在指导青年教师备课、修课和做公开课的过程中,骨干教师本人的业务水平也得到了相应提高。由此可见,“名师带徒”活动对老教师也是一种专业方面的促进和提升。

五、做专题讲座和报告,发挥辐射和引领作用

除做示范课、公开课和优质课外,举办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等也是教师交流和推广学术成果的一种常见形式。

在做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和学术发言之前,主讲人事先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无论讲座的话题还是内容都需要匠心独具,内容新颖、充实才能吸引听众,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做专题讲座的教师必须在教学的某一方面有一套值得借鉴的做法或者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专题讲座和报告,主讲人向听课教师介绍自己在教学中的有效做法和某种观点,对听课教师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够启发他们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专题讲座和报告带动更多的教师投身教育和科研,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正是骨干教师的辐射和引领作用的直接体现。

六、立志做研究型教师,经常发表研究成果

一个研究型的教师能够关注教材和教法,聚焦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对此进行长期、深入的探讨,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研究型的教师能始终坚守在本学科教学研究的前沿,建构了完备的知识体系,能够准确把握本学科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易错点,有一套高效的教学策略,能够解决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有了长期的潜心研究和积淀,研究型的教师能够经常发表教学论文,参编教辅,编写原创试题,甚至撰写教学论著,在教学的某个方面通常能产生较大的影响。

笔者认为,正高级教师职称是对那些长期坚持在教学一线,任劳任怨、认真钻研业务的教师的一种莫大肯定和奖励。如果教师都能在教学研究方面进行长期的积累和探索,那么,我们就会知识渊博、专业精良、成果显著,参评正高级教师就会水到渠成。这恰恰印证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道理。那些等到评职称时才开始到处找关系、凑条件的人,一定不是长期刻苦钻研业务的教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坚信,如果让教学研究成为一种常态,让追求卓越成为一种习惯,那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绝不会产生倦怠情绪,一定会乐此不疲、建树颇丰。我们不仅能体验到教学的成功和快乐,而且还能破茧成蝶,成为名副其实的“教授”。

(作者系河南省首批中学正高级教师,郑州市首届十大杰出教师)

(本栏责编 子 君)

上一篇:专练三 多项选择 下一篇:正高级教师应有更高的教育科研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