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璞求索重创新

时间:2022-05-13 11:49:57

琢璞求索重创新

秋日里的南京中医药大学校园,瑟瑟秋风,落叶缤纷。走过长长的林荫道,眼前显现树木环绕的17号楼,登至二楼,“周仲瑛传承工作室”几个大字铁画银钩,挥洒于眼前。诊室内已有患者在看病,循眼望去,可隐约看到先生着白大衣的身影。守得先生看完病,我们见到了这位闻名遐迩的大家。老先生红光满面,说话抑扬顿挫,淡淡的乡音让我觉得异常亲切,也与这古朴风格的办公室陈设相得益彰,散发出一种祖国传统医学文化独有的儒雅风韵。

“审证求机”是活化辨证论治的锁钥

谈及周氏学术思想,先生指出,自己一贯强调中医学的优势在于临床,诊病必须发扬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提出“审证求机论”,认为辨证应首重病机,病机为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通往论治的桥梁。

所谓病机,乃为疾病的病因、病性、病位、病势发展全过程的要理。病机学说源于《黄帝内经》,在此基础上,历代医家不断对其充实发展。周氏认为,强调病机辨证最契合临床实际。不仅可以使得临证可据病机特点,把握主要矛盾,有机组合成“证”,提升诊疗能力,达到如珠之走盘的境界,又可将病理因素(病机)――第二病因说,与病变的本质联系起来,将基础理论转化为应用基础,密切结合临床,指导临床,显示中医学实践性强的特色。此外,病机辨证体系,内含病势的动态演变,病性、病位涉及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卫气营血、三焦、六经、八纲等,因而既可继承多元辨证的优势,以供选择应用,又能融多元辨证为一体,有机组合,由博返约,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并能在治疗原则求得共识的层面上,提供治法和方药的参考范例,同时发挥各自特色,体现三因制宜及医生的个体化经验,不同学术流派的风格,彰显各家优势,保证传承的需要。

根据病理因素的不同临床表现,周氏创新提出“脏腑病机辨证十三条”,作为辨证的要领和病机证素(辨识证候的病机要素)的论据,明确病位、病性,提供证候要素的特征,为治疗指明依据,从而构建成中医病机辨证网络系统。据此十三条组合成病机辨证的网络,可示证候因果交叉复合关系,使病机辨证从源头上得到活化,体现“证”是病机单元交叉组合的客观现象。

“病机十三条”

风病善变,寒多阴伏,火热急速(温暑同类),湿性缠绵,燥胜伤津,痰证多怪,水饮同源,瘀有多歧(血病多瘀),郁病多杂(气病多郁、疑病多郁),虚多多病,毒多难痼,疫为戾气,多因复合(风火相煽、瘀热相搏、寒热错杂、湿遏热伏、痰瘀互结、燥湿相关、邪实正虚、多脏同病等)。

创建“周氏疑难病症辨征”十纲

所谓疑难杂病,是指辨证求因诊断难明(“疑”)、缺乏特效治疗(“难”)、病症复杂多变(“杂”)的一类病症,且与急症有一定的相关性。先生指出,随着现代社会疾病谱由过去的传染病为主发展到现在的内伤病(慢性病)为主,顺应社会和患者的需求,中医也将对疑难杂症的治疗提升到议事日程上未了。

周氏对疑难病症的认识有独特的视角,在诊断和治疗上也有其规律和优势。结合自己六十多年来诊治疑难杂病的思想和临床经验,周氏以病机学说为核心,概括出了“周仲瑛疑难病症辨证十纲”一疑病多郁,难病多毒,怪病多痰,久病多瘀,急为风火,湿热缠绵,多因复合,病机交错,多脏相关,治疗策略。

以“怪病多痰”为例,“痰”为中医最具特色的病机之一。《杂病源流犀烛》有云:“火动则生,气滞则盛,风鼓则涌,变怪百端,故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也。”周氏认为,对痰的医治,判定痰的性质后,应审标本缓急:凡是因病生痰者,不能见痰治痰,应先治其病,病去则痰自清;若因痰而续发某些病证时,则应以治痰为先,痰去则诸证自愈。再予以理脾化湿、理气治火。

先生逐一讲解中医治疗疑难病症的成就,并指出,中医治疗疑难杂症的关键是要实事求是,既要有所作为,又要脚踏实地,万不可言过其实。

抑瘤扶正显奇效,用方灵活重创新

先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六十余载,理论、经验两臻丰富,声名远播,饮誉海内外。临证对肿瘤患者的治疗,既重视对瘤体本身的治疗,即杀灭或抑制肿瘤细胞,又加强对整体正气的扶助;既注意肿瘤在发病机制上的共性,又寻求不同部位肿瘤的特殊性而采用特异性治疗措施;既遵循辨证论治原则,总结中医防治肿瘤的基本规律,制定诊治常规,又重视辨病治疗,制定有效专方专药,提高疗效。

周氏用方善于变通,精于识辨类方的异同,选药从同类药的共性中寻求个性,讲究配伍关系。治病特别重视气血,强调痰瘀。如对高血压病、厥脱(休克)的研究,强调从气血立论,从调血和血立法;对出血热、乙型肝炎的治疗常从瘀热着眼,并首创“瘀热型血证”这一特殊证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对血脂紊乱、动脉粥样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则以痰瘀痹阻作为论治依据。对慢性脾胃疾病,则认为病理上每易虚实相兼、寒热错杂,常以温清通补复合应用。

先生很重视学科建设,对学科体系的发展和创新,发挥了先导作用,创建了内科学总论、辨证施治纲要,确立以脏腑为辨证的核心、内科疾病系统分类的基础,为临床专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途径。特别是为拓宽学科领域和内涵,开辟疑难病证的研究,创建新兴的中医内科急症学做了大量的开拓奠基工作。

先生家学渊源,著作等身。短短两小时的采访,我带着无比崇敬和钦佩的心情,获益匪浅。采访的最后,先生感叹中医学博大精深,称其为“尚未开发的宝山”,并将自己的书斋取名为“琢璞斋”,以示继续开拓医学领域,攀登新高峰的壮志雄心。

上一篇:无需麻醉,肠镜也可无“苦痛” 下一篇:早搏,不可滥用抗心律失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