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强夯法的应用

时间:2022-05-13 11:20:18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强夯法的应用

摘要:本文首先对强夯法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夯法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处理;强夯法

Abstract: this paper Outlines of dynamic compaction method, and based on this, puts forward the dynamic compaction method in building engineering foundation treatment in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Foundation treatment; Dynamic compaction method

中图分类号: TU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强夯法概述

强夯法通常又被称之为动力压实法或动力固结法,其具体原理是利用重量为100KN~400KN的夯锤从较高的位置处自由落下,对地基形成振动和冲击力,以此来提高土体的强度,并相应地降低土体自身的压缩性。该方法起源于法国,并与1969年首次在法国某建筑地基的加固工程被使用,经过10年的发展后,在1979年时全世界已有20多个国家开始使用该方法进行地基处理,据不完全统计当时采用该方法加固的地基总面积高达600多万平方米。1978年我国在塘沽新港工程中首次对强夯法进行试用,自此之后该技术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使用。

强夯法在我国常被用于加固杂填土、粘性土、砂石土、沙土以及湿陷性黄土等地基。强夯法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地基处理当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该方法本身具有诸多的优点,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施工工艺及施工设备较为简单。采用强夯法施工时,通常只需要一台起重设备和重锤,利用起重机吊起重锤,然后让其自由落下就是该方法中最主要的施工步骤,操作起来十分简便,并且施工质量也比较容易控制;其二,适用范围广。强夯法能够对各类软弱地基土体进行加固处理,尤其是在碎石类填土地基中效果更佳;其三,加固效果好。经过夯锤夯实后的地基土体强度一般能够提升2~5倍左右,压缩性可降低2~10倍,沉降量可达设计荷载下沉量的90%左右,土体加固影响深度最高可达10m左右,同时经夯实后的地基土体能够有效地防止地震区砂土液化的现象发生,并且可以降低或消除大孔隙土体的湿陷等级;其四,施工速度快、效率高。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每台设备每月能处理面积为5000~10000平方米左右的地基,这一数字高于桩基础施工速度2倍以上;其五,经济性较高。可节省大量地基处理中所需的水泥、钢材以及木材等材料,并且加固费用较低,与桩基础相比能够节约一半以上的投资成本。

二、强夯法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强夯法的设计要点

1.有效加固深度。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是设计时应重点注意的问题,其直接影响地基夯实质量。由于有效加固深度的影响因素较多,如夯锤自重、落距、土体性质、土层厚度、地下水位以及一些相关的设计参数等。为此,在进行强夯有效加固深度设计时,必须按照现场试夯予以确定。

2.锤重与落距。这是影响夯实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通常情况下,锤重与落距越大,夯击能就越大,夯击次数也就越少,加固效果和经济性也会相应地有所提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在饱和粘性土中进行夯实,那么一次施加的夯击能不可过大,不然很容易引起土体侧向挤出,从而影响夯实效果。

3.夯击点和间距。夯击点布置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夯实效果的优劣。夯击点一般都是按照地基加固要求及基底的平面形状呈正方形或等边三角形布置,同时布置时也要考虑施工工艺及现场土层状况。而夯击点的间距则应按照加固深度的要求和地基土体的具体性质来确定。

4.夯击次数和遍数。①次数。在强夯设计中夯击次数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参数。不同土体的地基夯击次数也是不同的,具体次数应根据现场试验来加以确定;②遍数。对于渗透性加强的土体夯击遍数应尽量少些,对于渗透性较弱的土体则应适当增加夯击遍数。根据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点夯应为2~3遍,这样能够达到最佳夯实效果。

(二)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

1.进行强夯施工前,应将施工现场的障碍清除干净,并对现场进行平整,然后进行施工区放线,测放夯点位置,具体误差值应小于5cm。

2.应确保夯锤水平着地,如果出现夯锤落地后倾斜,应找出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平后,方可继续施工。

3.施工过程中应详细记录现场施工情况及各项重要参数,一旦发生漏夯或是偏差过大时,应及时予以纠正。如果发生粘锤现象应立即进行清理,这样既可以避免夯实质量受到影响,又可以防止夯块溅出夯坑伤人的情况发生。

4.夯击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夯锤应具备足够的提升高度,实际高度可在施工前进行测量。更换脱钩器及拉绳时必须对提升高度进行重新测量,以此来确保高度准确,从而保证夯实质量。

5.应对夯沉量进行认真测量,一旦发生异常现象必须及时与相关技术人员沟通,然后研究出具体解决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同时技术员应将现场施工情况归入到日常检查工作当中,安全员、质检员以及项目经理应经常到施工现场检查工作。

6.由于强夯过程中会产生出一定的振动,如果振动频率过大时会对邻近建筑及设备造成有害影响,所以必须采取隔震或防振措施。

结论:

总而言之,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强夯法在建筑工程地基加固处理中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掌握好设计和施工要点,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强夯施工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其它地基处理方法无法比拟的。该方法势必会在今后的工程地基处理中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苏畅.探讨强夯法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实例[J].中国科技财富.2009(14).

[2]唐坚平.强夯法软土地基预处理与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4).

[3]黄金华.杜勇.试论建筑工程中强夯法处理地基与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9).

上一篇:论工业厂房在设计时期工程造价的控制 下一篇:浅析监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