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的风景

时间:2022-05-13 09:51:09

父爱的风景

父亲那时没日没夜的劳作,再苦再累脸上始终漾着笑意,究其根源——儿女成了他最大的精神支柱。

——题记

春节前回老家,到村东上坟。来到父亲的坟前,虔诚地点上冥币,看着它们一张张燃烧,不由得想起父亲艰辛的一生,我禁不住泪如泉涌。

前不久河南卫视播放征集的八个“春节催泪金句”中,排在第一的是:“春节回到家中,却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父母了,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父亲,您和我的母亲、爷爷、奶奶在那个世界过得好吗?儿子时刻没忘记您在世时的嘱咐,多年来每逢节日,不论事务再忙,但从没忘记于春节、清明节、“十一”回家上坟,给已故的先人送去冥币。父亲在世时交代我这话的时候,说:“不知道这钱管用不管用,也许只是一种纪念吧!”现在我认为,传统习俗由来已久,自有它流传的道理,但愿真的能起到真金白银的作用,让为儿女、父母操劳一辈子的父亲,在那个世界能够幸福的生活。

2011年9月8日下午,辛苦劳累了一生的父亲,永远地闭上了他的双眼,年仅71岁。从此,他可以与离开我们姐弟四个30多年的母亲相聚了。

父亲的苦难人生是从我母亲病逝后开始的。

那是30多年前的一个凄冷的早春季节,父亲用一辆架子车拉着患上白血病的母亲四处求医,却始终无效。年仅32岁的母亲最终没能战胜死神的威逼,在一个满眼黑色的日子里,带着对四个还未成人的儿女的万分挂念,撒手人寰。当时我5岁,姐11岁,哥8岁,弟仅3岁。母亲的忌日恰巧又是我的生日,从此我再也没有品味过生日的快乐。

看着母亲的离去,四个儿女的痛哭流涕,爷爷奶奶的万般无奈,父亲哭干了眼泪。“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父亲看着我们号啕大哭,一下子失去顶梁柱,天塌下来了似的:年幼的四个娃今后将如何过啊?!

父亲是我爷爷奶奶中年生养的一个独子,是爷爷奶奶的心肝。爷爷奶奶为他起名顺兴,盼望我们全家顺利平安、兴旺发达。母亲去世后,父亲便咬牙一人挑起了抚养儿女、照料父母的重担。为了我们有个照料,母亲去世不久,亲邻们都劝父亲给我们再找个“娘”,但父亲怕娶个后娘委屈了我们,亲邻们每每谈及此事,他都断然拒绝。

看着家中七口人每天张嘴要吃饭,父亲想尽了千方百计。父亲学会了编席,竹席、芦苇席、高粱秆席,样样在行。他编的席做工十分精致,又结实又平展耐磨。白天,他“一滴汗掉在地上摔成八瓣”地在田间拼命劳作;晚上,一盏煤油灯,哗哗翻动的篾子的声音伴着他几乎到天亮。在这世上最美妙的“乐声”中,我们全家吃上了白面馍馍,穿上了合身的衣服,俺姐弟四个相继完成了初中学业,我还考上了师范。现在回想起来,父亲那时没日没夜的劳作、再苦再累,脸上始终漾着笑意,究其根源——儿女成了他最大的精神支柱。

晚上编席时,父亲还给我们讲《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许许多多的故事。我们在故事和父亲的关爱中度过了快乐的少年时光。让我们姐弟四个最期盼的事情,就是每隔一段时间,父亲便会用扁担挑上两大捆他用心编织的席子到集市去卖,回到家常常会为我们买上一袋子鲜红鲜红的桃子,以及衣料、青菜之类,有时还会买一点儿肉改善一下生活。看着我们一个个高兴地吃着鲜桃,父亲常常笑着说:“吃吧!桃最好了,最有营养。”那时,我们只知鲜桃的好吃,多年之后才体味到父亲为了全家的生计,深夜点着煤油灯编席的艰辛。

父亲朴实憨厚、为人和善。那时家贫,有时需到邻家借些米面油盐,父亲常“平瓢借高瓢还”,借少还多,欠谁家的钱物他记得最清。他读过高小,任过生产队现金保管,公与私他分得最清。母亲去世当年,他毅然决然地把保管员的差事辞掉了。他总认为,如自己的娃儿们吃穿比别人稍强些,旁人定会说你当保管员的贪了公家的财物。不当保管员,免了人家说闲话,落个一身清白,心地坦然。家贫买不起现成的鞋,邻居大姐、婶娘们给俺姐弟四个做的布鞋在家里墙上挂了一串串。我知道,这其中除了邻里对无娘孩儿的怜悯之外,更多的是父亲人缘好。父亲常说:“为人处世,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他用行动教我们如何做人,并时常嘱咐我们姐弟四个别忘了邻里的恩情。

父亲为人处世立得直、行得正,孝顺父母在乡邻中更是众口皆碑。奶奶晚年瘫痪在床多年,父亲在从事着繁重的田间劳动的同时,还要一把屎、一把尿地侍奉奶奶,晚上还要挑灯编席。尽管常常忙得疲惫不堪,但他从没对奶奶说过一句怨言。奶奶长期卧床,到后来甚至连翻个身也成了奢望,父亲精心缝制了棉垫子,每隔几个小时就服侍她换个姿势躺着。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奶奶虽然瘫痪多年,但一直到去世时身上也没长过褥疮,这在三乡五里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由于早年操劳过度,刚过六旬,父亲就患上了脑血栓、冠心病,后来连走路也很困难,儿女为他买药治病,他总是心疼钱,甚至为他端口饭,他也总是嫌麻烦儿女。

2006年父亲节前夕,《南阳日报》面向全市征集“好父亲”候选人,想起父亲生活的艰辛,我拿起电话,向报社推荐父亲。父亲的经历深深打动了评委的心,在由儿女、亲朋、邻居等推荐的200多名“好父亲”中,父亲荣获“感动南阳的十佳好父亲”。

6月18日,天气很阳光、很温暖。上午,我搀扶着父亲,乘坐客车颠簸100多里路奔赴南阳,参加南阳日报社主办的“感动南阳的十佳好父亲”颁奖典礼暨父亲节座谈会。

为了出会,父亲换了一身新衣服,看得出,他那天的心情很好。来到南阳城区,我带着父亲,乘坐出租车来到报社。颁发证书,接受鲜花,分别发言,照合影像,大会开得很感人、很温馨。当记者让我谈谈父亲时,我拿着事先准备的发言稿'冈0讲了几句就泣不成声了。采访父亲时,他一再说:“没什么可说的,都是应该做的!”他总是执拗地认为,自己还能动弹,不想给他的娃们添麻烦。

大会结束后,在照合影像时,看着行走不便的父亲捧着鲜花,艰难地站立着的表情,我的心里百味交集。我想,南阳市有1100多万人口,土生土长、一辈子老实巴交的父亲获得了如此光荣的称号,这是南阳日报社当年父亲节送给他的最欣慰的礼物,更是父亲一生的荣耀。而后,父亲的事迹和照片还被收录在《唐河年鉴》(2007卷)中。

淮南子说:“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央视一个公益广告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尽管经常丢三忘四,甚至认不清自己的儿女,但在一次就餐时,老人竞没忘记把盘子里的饺子自然而然地装进自己的口袋。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他口中喃喃地说:“这个留给俺儿子,他最爱吃饺子了”。每当看到这个画面时,我的心里总是酸酸的,很难受,不由得想起父亲的一生:只知一味的付出,从不求任何的回报。

匆匆问,父亲已经去世一年多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在眼前。为了养育儿女,父亲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是一种无言的爱,他从没有对我们述说过。但随着父亲的离去,越来越使我感受到父亲的大爱无边。

上一篇: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下一篇:梦中絮语 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