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沂南:光伏照亮脱贫路

时间:2022-05-13 06:06:09

“原来就以为这太阳能可以做饭、烧水,谁承想还能卖电赚钱啊!”这是山东省沂南县岸堤镇兴旺社区64岁的贫困户胡茂银做梦也想不到的事。

从熟悉的太阳能热水器到陌生的光伏发电,山东沂南正在向天空要能源,向太阳要效益。

沂南县位于沂蒙山区腹地,是革命老区县、沂蒙精神的主要发源地、“智圣”诸葛亮的故里、“沂蒙红嫂”的家乡。总面积1706平方公里,有296个行政村91万人,现有贫困户3万户、贫困人口5.1万人,省定重点贫困村50个。光伏发电进入沂南,为沂南脱贫攻坚趟出了一条新路。

从无到有

为有效解决无劳动能力贫困户的脱贫问题,沂南县把光伏扶贫作为产业扶贫的重点方向之一。县里在岸堤镇兴旺庄、双堠镇和平、马牧池乡桃花峪3个村,开展了单户式、村集体式、合作社式等光伏扶贫试点工作,探索切实可行的机制模式。

“这个‘小电站’啥也不用管,一个月能发300多度电。”2016年9月28日中午,家住兴旺社区的贫困户胡茂银抬手指着屋顶上的一排太阳能板高兴地说。这片大约17平米的电池板,功率3千瓦,按照现行0.98元/度的电价补贴政策来算,一年可以为老胡赚来3000多元。

据了解,兴旺社区在光伏发电设施建设中,由贫困户用土地、林权证书等作担保,用发电设施和收益作抵押,从农发行贷来资金,由力诺集团进行统一建设维护。贷款前两年无须还本,政府贴息,第三年开始还本还息,分15年还清。

通过试点沂南发现,贫困户安装光伏项目,存在着电网接入难、管理维护难、产权归属难、投入大融资难等实际困难,这让看起来挺好的光伏发电要想真正在沂南贫困户家里立足变得十分不易。

既然推广不易,沂南转变了鼓励个人和村集体安装光伏发电的思路,他们决定由 “政府集中安装、集体统一管理、收益精准到户”。县里聘请省电力设计院编制了《沂南县光伏扶贫项目实施规划》,规划建设单村电站139处,联村电站20处,总规模44.9MW,总投资3.1亿元,解决12000户无劳动能力贫困户脱贫问题。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15MW,覆盖50个省定贫困村,为每个贫困村平均安装200KW的光伏项目,年均纯收益15万元。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成。二期29.9MW,每个村安装150―200KW,年均纯收益10万元以上,实现全县296个行政村全覆盖,解决“插花村”贫困户脱贫问题。

一场光伏发电脱贫攻坚战,在沂蒙革命老区打响。

从点到片

东铁峪村条件优越,村北山坡有70亩连片未利用地,地形舒缓,没有遮挡,日照时间长,距离变电站较近,发电上网有保障,适合连片安装地面光伏电站。

县光伏扶贫公司经过实地查勘论证,确定在东铁峪村安装联村电站。利用农发行政策性长期优惠贷款,投资1400万元集中安装了2兆瓦的光伏扶贫联村电站。全电量上网,国家给予补贴后,年均收益150万元。项目覆盖周边13个村无劳动能力贫困户669户、953人。2016年10月份项目并网发电后,预计村年收益不低于10万元。联村电站管理维护方便,村里的1至2名较为专业的电工就能完成日常的管理和维护,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为了使更多村庄和村民能够享受到光伏发电带来的实惠。县里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方式,由县财政成立沂南县富农光伏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项目实施主体,承接国家农发行长期政策性贷款,统一组织招标安装和运营管理。同时,向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能源局和国家农发行申请争取安装规模和长期贷款。目前,已获得国家农发行首笔光伏扶贫专项贷款1亿元。光伏公司与中标企业、供电公司、村集体签订规范协议,明确资产归公司所有,确保项目的整体推进和长期资产收益,实现光伏扶贫资金效益的最大化,做到了贫困户零投入、纯收益。

在运维管理上,沂南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专业的光伏企业对光伏电站进行业务托管,托管费用按照0.02元/度的标准从发电收入中计提,不足部分由县财政兜底,确保专业的事由专人来负责。同时,建立了视频监控平台和数据运行管理平台,可以实时监测掌握每处电站的安全运行状况、维护管理情况及发电信息等,确保电站稳定运行。

以东铁峪村为例,村里共安装了200千瓦,年均收益15万元。2016年收益达3.75万元,全部用于o劳动能力贫困人口脱贫增收,结合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分2档进行补助,村里根据贫困人口的身体状况和意愿,通过扶贫理事会参与研究,设立了12类村级公益服务活动岗位,年岗位补助从360元到960元四个档次,年人均收入460元。村里还引导受益贫困户力所能及地参加村里公益服务活动,确保收益分配的公平合理,精准到户、到人,确保2016年全村80%以上的贫困户实现脱贫。

为保证光伏发电的可持续运行,在收益分配上,沂南制定了《光伏项目收益分配管理办法》,收益的60%分给贫困户,40%作为村集体收入。分配方案由村级组织制定,扶贫理事会发挥监督作用,根据贫困程度,分2-3档进行补助,经公示后,由富农公司通过“惠农一卡通”按季度精准发放到户。同时,对受益对象实施动态管理,建立了贫困户退出和纳入机制,并在村内设置了治安维护、保洁员、五保户服务等公益性岗位,让受益贫困户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不白拿待遇,确保光伏收益始终用于扶贫,长期发挥作用。

截至2016年底,全县已安装完成光伏电站15兆瓦,其中单村电站10个,联村电站5个。完成并网8个单村电站435千瓦,发电收益96209元,其中村集体收益33435元,贫困户收益83587元。8个重点贫困村429户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全部精准发放到位。

此外,在加快推进电站建设的同时,沂南县坚持“光伏+”的发展理念,拓展光伏辐射领域范围,推进光伏发电和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东铁峪村在联村电站下方种植牧草,与当地养殖业有效对接,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3万元。在力诺光伏电站组件下方种植丹参、黄芩、甘草、皂角等耐旱喜阴的中草药600亩,每年可实现产值570万元。既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收益,又涵养水源、封沙固土,综合效益较为明显。

光伏一建,收益就来,省心省力,让沂蒙老区的乡亲们心里越来越亮堂。

(供稿单位: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

上一篇:奇正消痛贴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M... 下一篇:基于ObjectARX的交通工程绘图系统的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