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训与创生

时间:2022-05-13 04:18:22

摘要:新时期的教育在对教育本质、教育主体以及教师地位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较之传统更为全新的认识,这体现了新时代教育的“超越”意向。但也由于其囿于传统文化中规训性因子的束缚而在实践中步履维艰。尤其对创业教育的概念内涵尚不能厘清,更缺少针对性的方法与措施。因此,正确处理“规训”与“创生”二者的关系,探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契合点,是为现代教育解围、走向创新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文化规训;教育创生;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C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0-0133-0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的相关研究越发重视对教育主体情感——人格因素的强调和探索,教育方针、改革口号的变更无不在表明:新时代的教育正努力脱离传统文化保守、专制等旧壳的束缚,致力于与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之间的接轨以及本国教育的批判与超越。可以说,基于国内外新的人文理念下的交互沐浴,新时期的教育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显现出更为坚实和持久的生命力。但是,由于传统文化专制、保守思想的潜在规训,现代教育在新思想的牵引下显得麻木而迟钝,尤其是在创业教育的概念梳理上,缺乏条理性。因此,寻求现代教育的生长点,关键在于探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契合点,使现代教育既不会脱离我们的本土特色,积极继承前人的思想精华,又能在此基础上致力于文化的批判与超越,突显教育的时代性和人文性。

一、传统文化的“规训”性:现代

教育主体的“脑中之轮” 翻看教育的成长历程,期间似乎总有一条粗而长的牵引线,将教育体系整体串在一起,教育只能顺着这颗“藤”向上延伸,却很难踏足“藤外之境”。我们的传统文化即是教育的成长“境域”。当教育充分挖掘该境遇中的思想资源时,文化给其一定的助推力。然而,当教育试图到境外寻找新鲜空气时,不免体现出的是“逆水行舟”——传统文化“规训”性的面孔渐次显露,无形中训诂着人们的思想,成为社会人的“脑中之轮”。

我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既是一个民族思想的精华,也是卓越的象征。又不免携带一些落后、保守的思想因子,即所谓“糟粕”。正是这些糟粕性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束缚了人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加深了国人的保守和专制意识,更是明显地遏制了现代教育的创生。

就传统文化的糟粕性因子而言,有学者将其概括为,浓厚的父权制度和鲜明的等级身份制度。认为正是这种文化蕴涵的专制性和保守性严重束缚了普通民众所拥有的选择权利。[1](P21)正因为如此,我们生活的社会难以成为一个拥有选择权利的社会。从古代一直到现代,那些拥有绝对话语权的人士往往持有价值观的独断论,他们把自己的价值判断上升为一种社会化的判断,以绝对的权威性力量训诂着国人的思想,圈定着他们的视界。

与“文化”有着紧密关联性的教育,受传统文化“规训”性的影响,其功效往往被认为是把这些代表先进阶层的人的思想潜移默化地注入人们的意识主流中。反思现代教育的困境,乃在于传统文化的“规训” 性因子正成为现代教育的“脑中之轮”, 规定着人们的思想可以越过的范围。这便决定了教育只能成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之工具、国家竞争之根基、个人获得知识技能以求未来幸福之手段,进而蜕变成工具性的驯化与生产,沦为职业的附庸和工具。

就教育者和学习者而言,在传统文化“规训”性因子的影响下,他们也逐渐形成了内在的“恋尸癖型人格”。这种人格在心理学家埃里什·弗罗姆看来,是由控制和被控制的欲望所驱动。[2](P249)因此,具有“恋尸癖型人格”的人总是以机械的方式看待生活,并把他人当作物体而不是活生生的人来看待。现实教育中,即某种程度地体现出这种趋向。教师把学生当成没有生命的客体,进而也培养了学生把别人当成客体的倾向。教师乃至学生家长往往声称“为了孩子”,但常常只是告诉他们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较少考虑孩子真正的需要。整个社会中,教育某种意义从事的是一种“控制意识”的活动。如此,教育培养出的人缺乏自觉进行选择的能力,不会反思其行为中的后果便可得到理解,再从小学教育过渡到高等教育时,这种“控制意识”的后遗症便表现为创业教育的缺乏。

二、现代教育的“超越”意向:

新时期的教育追求 显然,新时代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被厚重的传统文化牵绊着,但总体上它却是在向前努力迈进的,并时时张望和吸取周边文化境域中的教育经验,体现出无法被遏制的生命力。可以说,对“超越性”的追求和向往正是现代教育一贯的发展意向。这种“超越”意向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对“人”的认识:主体人的强调。现代教育对人自身的强调正试图摆脱过去一贯的“为……服务”的思想,已经努力从人的内在本性出发,对人的主体生命价值给予宣扬。将自由、自主的地位归还于受教育者,强调学习者诸如自觉性意识、创造性思维、实践性操作能力等方面的自我超越。

(2)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教育的终极目标指向“人”。即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培养自主能力。因此,现代教育即体现为:自由灵活的学习环境;对待问题敢于提出质疑;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觉悟。因而,较之于传统文化“规训”思想引导下的教育言,现代教育强调的是“建构”,不是“训练”,也不是“培养”。

(3)教育方法的革新:人文熏陶,手脑并用。现代教育倾向于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式的引导,提出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健康向上的教育方式。教育过程中,鼓励师生为友,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加强师生彼此间的信任与理解,营造融洽、和谐、健康、昂扬的精神氛围。同时,注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交流,将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记忆型”学习方法,使其向更有益的“思维型”学习方式转化,从而燃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另一角度来看也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为其实践能力的发展铺路。

(4)对教师的认识:平等中的首席。儒家文化中,向来推崇“师道尊严”,将传授儒家文化的教师誉称为“世儒”、“师儒”。到近代,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强调,将学生与教师置于人格平等的位置:教师对学生的施教过程是一种暗示和引导,师生共进,不是“授受”;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尊重的。因此,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认识不再是简单的教学权威,也不是简单的自我牺牲者,而是需要融更多的教育智慧于教育教学中,致力于其自由、宽容、交往与情感等生命机制的发掘。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用心聆听学生的呼唤,建构一种意义的世界,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是教师工作业绩提升的重要途径。

三、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契

合:教育的生长点 新时代的教育对“超越性”体现出更大的渴求,这是整个世界共同的趋向。要保证国内人才在世界强有力的竞争力,教育的革新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冲破传统文化落后因子的束缚,正确批判、继承、超越传统文化是我国教育的生长契机之所在。这方面的努力需要我们认识两点:

首先,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们总是潜移默化的受到自己存在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不易被察觉,而且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因此,既然我们彻底摆脱本民族文化的教育的劣势,那么,诊释与改进落后的教育方式正是现代教育眼下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本身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在增强人们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激发民族自豪感、汇聚民族凝聚力方面,是一种进步的教育力量。它是现代教育重要的一种背息精神,与教育相辅相成。因此,要让现代教育的“超越”追求变为现实,不仅依靠智慧,百折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气质和强烈的责任感同样被需要。这些精神丰富而一贯地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如:

(1)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一种积极有为、锲而不舍的人生态度。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史上,到处闪烁着进取精神的光芒。如《周易》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屈原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等均体现了我国文化中积极进取的精神实质。

(2)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家国责任感。古语有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是强调团队合作的群体精神,使人们能够在社会中和谐相处,揭示了人类存在生物本能的同时,更具有社会性。只有存在与社会群体之中,依靠团体性协作,人类改造自然的创造才能够发挥作用。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至理名言能够使国民的努力有了更大的向心力正在于此。

其次,教育“超越”意向的出现,并不是一种文化移植、模仿,而是本土文化土壤逐渐成长起来的新生命。但是如今,新型的教育前行之艰难,正击扣着对教育充满希望和寄托的人士的心。如何为教育提供富有本土特色的助推力,使教育为文化延续献力的同时,也能真正凸显自身本质?——关键还在于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上——对于传统文化,既不能盲目地无情批判,拒斥一切传统文化的东西;也不能一味地盲目崇拜,对其“来者不拒”,搞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否则,现代教育不仅行走更为艰难,甚至可能会成为一潭死水。既然现代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国民整体素质与创新能力,那么在西方占据国际话语权的今天,我们的教育过程更需要在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同时,注重引导受教育者真正理解文化、甚至超越文化,用理性的批判擦除文化中的污秽。如今,传统文化中的专制、保守因子仍在不同程度上束缚着国人的视界,养成人们安于现状、虚妄的性格。这即意味着,教育包括教育中的一切人士需获得较之目前更大的自由度,真正主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正是由于人的这种精神价值的失落,现代教育才必须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机勃勃的精神。

四、现代教育的发展趋

势:建立创业教育 首先提出创业教育概念的是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专家柯林·博尔。1989年,在向其所在组织的教育研究与革新中心提交的报告中,他提出创业教育是未来人们都需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的观点。但截至目前,理论界与实践领域,学者、专家们还未达成共识,对“创业教育”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相对固定并被广泛认同的说法。这也使得创业教育的建立困难重重,事实上,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就业教育有着密切联系。

(1)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

国内对创新教育的概念一般可以概括为以培养开创性个体为目标,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模式。相较而言,创业教育更倾向于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强调培养学生创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创业的基本能力。

观照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概念的概念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两者的终极目标都是育人。在内容结构上,二者相互融合;在组织形式上,二者相辅相成。创新是创业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是培养创业的根基;创业是创新的外在形式,是承载创新的物质承担者。创业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有关创新培养的基础是否牢靠。而受培养者的创业实践是检验创新教育成败与否的唯一标准。创新教育着重在总体上把握人的发展,而创业教育更侧重在具体实践中评价人的价值。尽管二者在内容上有许多相似相通之处,但是并非存在相互取代的可能。原因在于创业不仅需要具备创新精神,专业性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也是不可或缺的。创新教育为创业提供必要的前期知识,然而缺乏创业的基本能力、脱离创业指导与实践,创新精神便成为镜花水月般无栖息之地。因而也就无法应用于创业之中,实现其真正价值。

(2)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

就业教育是以就业择业、职业发展、职场规划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具有导向性和目标性的特点,以“有业可就”为逻辑前提,围绕特定就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职业素质来开展培养活动的“订单式”教育模式;而创业教育是以创新就业模式和创新工作岗位为最终目的的一种适应现代社会就业形势的教育模式。创业教育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学生有能力寻找或创造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让学生能够积极应对踏入社会所要面临的一切变化,是一种“开发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并不相抵触,创业教育的某些方面或全部内容可以归纳到就业教育之中。从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是就业教育的两个分支。从业教育强调对能胜任既定工作岗位的专业对口个体的匹配性培养。无论是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分”就业模式,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双向选择”灵活就业模式,实际上都是以现存的从业方式来落实就业的。通过创业方式实现就业与在开创事业的同时获得职业岗位有异曲同工之妙。毫无疑问,创业教育较之自主择业具有依附性弱、主体意识强、实际成效好的特点。是当下我们应当倡导的优良就业观念。以就业的视角来考量,就业教育为受教育者提供解决就业问题的知识技能,而创业教育则在向受教育者传授就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提供了另一条就业出路,其空间性更大。

通过对与创业教育相关的创新教育、就业教育的辨析和梳理,我们不难发现,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创业教育,这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更是现代社会条件下人才多样化的迫切需求。中国的创业教育不能也无法越过中国传统文化这片土壤,必须从中吸取营养,汲取精华,开创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创业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1]何新.中国文化史新论——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2][美]乔尔·斯普林格.脑中之轮:教育哲学导论[M].贾晨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论英语专业开设中国文化必修课的必要性 下一篇:山东省制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