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尼系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时间:2022-05-13 03:45:17

基尼系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总量的增加,我国居民贫富差距也在逐步拉大,收入差距扩大成为影响构建和谐杜会的原因之一。目前收入分配的不合理和收入差距过大,已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深化改革,关乎到我国社会稳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命运。本文根据2001―2009年成都市相关统计数据,通过基尼系数,利用多元统计分析造成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并进行分析,为相应的政策分析和制定提供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基尼系数;多元线性回归;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2

一、引言

城镇居民收人分配的差异程度是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收入分配差异的合理与否,一方面可以反映按劳分配原则的实现情况;另一方面是保障居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收入分配问题,特别是居民收入不均的问题正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衡量居民收入平均水平的指标很多,其中基尼系数以其在世界各国的广泛应用而占有重要的地位。

1922年,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一个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来反映一个国家贫富的差距,称之为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把洛伦兹曲线与完全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用S表示,将洛伦兹曲线与完全不平等曲线之间面积用C来表示,基尼系数就表示为:G=S/(S+C)。

基尼系数给出了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和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能较为客观明了地反映和监测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这一方法得到广泛认同和采用,具有普遍可信度。实际应用中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是:

利用以上公式结合2001―2009年成都统计年鉴及网络数据得出:

上表数据说明,除个别年份出现回落外,成都市居民基尼系数逐渐增大。2003年以前尚处于0.3―0.4的较为合理区间,此后跨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并越来越大。因此,对成都市基尼系数的影响因素和发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研究合理的收入分配,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二、成都市基尼系数影响因素

经济增长、就业、城乡结构、地区差异、产业结构、社会再分配、城镇居民工资和家庭收入等多个经济内生变量都对收入分配差距有重要影响,根据成都市情况,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城镇登记失业率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城镇失业率=登记失业数/(登记失业数+从业人数)*100%

由以上公式,结合成都统计年鉴得:

2.社会福利救济及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占财政决算支出的比重

社会福利保障对低收入阶层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国家对收入再分配的宏观调控手段,福利保障支出比例也是基尼系数的影响因素之一。

3.劳动报酬占GDP比重

目前我国基尼系数不断攀升与资本收入分配比重过大又相对集中有重要关系,以成都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表示劳动者报酬与人均GDP相比较,从2001年到200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128元增至18659元,人均GDP由14704元增至35215元,所占比例在44.3%―55.8%之间。

4.行业收入差异比

数据表明,成都市平均收入最高的行业分布在金融、IT、房地产等行业,而平均收入最低的行业是居民服务业。行业收入的差异对居民收入的高低有决定性影响,同时也决定着基尼系数的高低。

三、实证分析

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根据上述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从相关阵看,基尼系数与行业收入差异比的相关系数接近0.7,与登记失业率和福利保障支出比例在负0.6左右,与劳动报酬占GDP比例在负0.4左右,说明所选自变量是与因变量比较相关,所做的多元线性回归是合适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

2.回归诊断

(1)分别设基尼系数、登记失业率、福利保障支出比例、行业收入差异比、劳动报酬占GDP比例为y,x1,x2,x3,x4,x5,得出回归方程为:

(2)方差分析。F=31.404,P值=0.003,表明回归方程高度显著,说明x1,x2,x3,x4,x5整体上对y有高度显著的线性影响。

(3)显著性检验。福利保障支出比例、行业收入差异比的P值分别为0.003和0.004,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对基尼系数高度显著。登记失业率和劳动报酬占GDP比例不够显著。

(4)多重共线性诊断。方差扩大因子(VIF)都在10以下,说明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3.模型解释

从模型系数看,与基尼系数相关关系最显著的是行业收入差异比。这说明近年来城镇内部各收入阶层收入差距的扩大是拉大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登记失业率的上升,不仅是增加低收入阶层的人数,也使低收入阶层的收入份额相对地甚至绝对地降低,拉大居民收人差距;福利保障支出可以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可以看到,二者对基尼系数都有较高的相关关系。

四、政策建议

1.改进居民收入的分配制度,建立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强化对个人所得税的税收漏节,提高收入透明度。对带有垄断性的行业、部门以及一些权力机关进行必要的收益调节和加大宏观监管力度,杜绝其不合理的过高收入,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险机制医疗保险机制伤残与失业救济机制;多渠道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基金,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分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3.增加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强制性执行和不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建立科学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调整幅度要高于物价上涨幅度,要与经济增长幅度大致持平。

参考文献:

[1]尚宇红.我国基尼系数攀升的原因及对策建议[J].理论探索,2007(2):84-86.

[2]成都市委政策研究室.从基尼系数的上升看成都市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及调控措施[J].保障制度,2003(12):17-21.

[3]廖普明.基尼系数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深化改革[J].求索,2011(4):42-44.

[4]陈建东,王小明.基于非线性模型的城镇居民基尼系数的趋势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15):78-81.

[5]刘渝琳,陈书.我国社会保障基尼系数的讨论与估算[J].统计研究,2011,28(6):28-34.

作者简介:吴 玮,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煤矿员工安全协作关系的构建研究 下一篇:秦皇岛市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先领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