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保温监理质量控制重点问题探讨

时间:2022-05-12 05:55:45

外墙保温监理质量控制重点问题探讨

摘要:外墙保温体系是利用各种材料的特性,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施工,达到为建筑物节能、隔音和装饰的效果,是当前现代化建筑物的标志性保护系统。本文就重点探讨了外墙保温中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了监理对外保温工程常见质量问题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外墙保温;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建筑节能保温已成为政府监管及建筑施工的重要工序及环节,但因建筑节能保温工程在我国推行的时间还不长,施工中难免出现一些施工质量问题,这就要求现场监理人员必须对节能保温工程的设计、施工等重要环节进行监理质量控制,尽量减少或避免保温工程质量问题的产生。

一、 外墙外保温工程设计质量问题分析

因部分建筑设计人员对于各种外保温技术还没有很好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设计过程中未考虑外保温工程节点实际情况,设计图纸中常出现节点方案设计不完善而导致外墙保温工程产生质量问题。

二、外墙保温监理施工中产生的问题

2.1节点及特殊部位处理不当

窗台、阳台、挑檐、水落口、女儿墙等特殊部位是容易出问题的地方。由于这些部位不好施工,因为各个施工单位处理做法不一,出现的不良反映也比较多。 比较普遍的是这些部位网格布或钢丝网搭接不够,端头处理不当,或抹面胶浆封闭不严,造成雨水渗漏,甚至产生热桥。 近几年来新竣工的建筑物中,因外保温施工处理不好,在窗口、水落口、挑檐等造成墙体渗漏的情况发生较多。 而要进行堵漏难度较大,因为渗漏点不易准确找到。

2.2挤塑板粘贴不牢

造成粘贴不牢的质量问题原因很多,主要有一下几种:①保温板有效粘贴面积不够,没有按规定用相应数量的锚钉加固保温板,使锚固的保险系数降低, 一旦出现黏结力不够时会出现裂缝或脱落现象。②旧墙面处理不当,造成脱落。 在曾涂刷过乳胶漆涂料的旧墙面上补做粘贴挤塑板外保温极易产生脱落, 这是由于在粘贴挤塑板之前,施工单位没能认真清理墙面涂料, 就直接将挤塑板粘贴在涂料的表面,当风的吸引力与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重力之和大于涂料与墙面的粘接力时,外保温材料与涂层一起从墙面脱落。

2.3 外层抹灰表面裂缝

一些粘贴挤塑板的外保温工程在工程竣工后较短时间内,外墙的抹灰层就出现了裂缝,尤其在挤塑板横向、纵向接缝处产生较长的水平和纵向裂缝。 产生裂缝的原因一方面是在于此处的抹面层胶浆较厚,胶浆柔性不足,收缩大造成裂纹;另一原因是挤塑板的自收缩,有些施工单位对挤塑板的性能未按规范进行检验,以次充好,造成面层开裂。这些面层裂缝除影响建筑物美观外,更严重破坏了保护面层,影响使用功能,缩短了使用年限。

2.4 使用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或材料不配套①使用中性或低碱玻璃纤维网格布。 ②挤塑板容重不够,其抗压抗剪强度低。 ③为了降低成本,使用普通水泥砂浆粘贴挤塑板代替聚合物胶浆粘贴。 ④使用强度等级较低的水泥,降低了挤塑板的粘贴强度。 ⑤工程应用别要注意涂料与保温材料的相容性。 实际工程中由于使用了溶剂型涂料,并且抹面层又过薄,致使涂料透过抹面层将XPS 板侵蚀,造成抹面层大面积空鼓、剥离。

三、 监理对外保温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部位设计图纸的质量控制

监理在外墙保温工程施工前应对容易引起质量通病部位的设计图纸做法进行审查,对不合理的节点做法及构造措施应建议或要求设计单位及时进行补充设计、变更。外墙保温工程设计质量通病监理应对如下几点进行控制。

3.1 建筑窗户周边、结构伸缩缝两侧墙体的质量控制

居住建筑中窗户周边、结构伸缩缝两侧的墙体热桥效应较大。如设计未考虑实际情况,容易引起热桥效应或接口处理不严密导致渗水现象。现场监理在施工前应要求设计对不合理情况进行变更,如根据建筑外墙窗边实际做法情况设计出合理的外保温窗节点做法,对伸缩缝可要求设计,对伸缩缝内紧密填塞聚苯板或泡沫胶,并牢固安装好金属盖板及对保温系统的接口进行细部处理,设计同时对上述部位应考虑到防水问题处理。

3.2 女儿墙外侧墙体保温施工的质量控制

对于女儿墙外侧墙体的保温施工做法,在一般建筑外保温工程设计中往往都能够得到重视,但保温层延续到女儿墙的压顶,女儿墙的根部靠近室内的顶板,该部位如果没有采取保温处理,极易引起热桥通路,导致顶层房间的顶板棚根部受到外界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常产生返霜结露现象。因此,监理在审图过程中,如发现该部位设计节点做法不合理或不到位,应要求设计单位出具女儿墙内侧根部的保温节点做法详图,同时也应注明接口处的防护与防水处理详图。

3.3 设计图纸中构造的做法不合理部位的监理质量控制

3.3.1监理在审图中应注意外保温建筑底层的勒脚处保温设计节点做法的审查与控制。一般设计图纸中,设计人员常忽略这一部分的特殊性,设计构造时无针对性而显得不合理,有些图纸则根本无此部位的设计。监理可与建设计单位沟通,针对个体建筑工程,灵活掌握材料特性,出具合理的底层勒脚保温节点图示,明确勒脚处构造、翻包处理保护、接口处理与防水措施。如可分如下二种做法处理:一是勒脚高于散水坡,二是勒脚深入到散水坡以下。前者要求不高,需要考虑在保温层背面做防水处理,防水层至少高于基层面30 cm,以防止水从地下沿着外墙找平层渗透至保温层内部;后者除了防水层按照前者做法外,最好将深入地下的部分与高于地面30cm区域保温板改为挤塑板为好,以确保保温层极低的吸水率与良好的抗腐蚀性而稳定持久。因为底层属于溅水区,大雨时水常积聚且潮气严重。

3.3.2保温系统与非保温系统接口部位处理也是设计常忽视的地方,设计人员往往对这些细部节点做法设计不够详细,导致现场施工忽视最终导致接口处开裂与渗水现象的发生。如在外墙连续式的保温系统上,常出现保温系统部分与外墙构件的接口位置以及保温系统部分收口部位做法不到位的现象,即出现保温层与其他不同材质的连接,由于同一平面构造层次不同材质差别较大,如密度、弹性模量、线形膨胀系数等,保温系统容易在接口处开裂而导致渗水现象,所以设计中要慎重考虑该部位的抗裂措施与防水措施做法。接缝处需要弹性材料密封,护面层要延伸搭接,加强防水措施处理。现场监理如发现该部位做法不够详尽时一定要重视这些细部处理,并要求设计位明确此部位细部节点图构造做法,并明确用材,确保接口处密封、抗开裂、防水抗渗。

3.3.3外保温工程易碰撞部位的处理。因外保温工程材料原故,外保温工程表面强度冲击时表面容易破损,从而影响到外墙保温效果。监理在外保温工程施工中,对易碰撞部位的设计做法也应引起足够重视。每一个个体工程都有其实际特点,规范上要求在底层或首层容易受到碰撞的部位,需要增加加强网格布或两层网格布以提高系统在该区域的抗冲击能力。设计人员不重视这些部位的合理化构造设计,导致该部位受到碰撞造成系统破坏,增加维修难度与费用。所以,如设计不尽合理或不到位时,监理就要求设计人员根据个体工程实际情况,在施工图上,明确需要提高抗冲击区域,出示意构造。

3.3.4外保温工程中锚固件选择与确定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质量。由于每个工程所处区域不同、高层还是多层、外饰材料、保温层厚度等的差异,决定了锚固件选用、选用规格及单位面积确定数量的不同。锚固件使用的规格、数量及锚固方式不合理,则直接影响施工质量。这需要设计者通过一定计算或经验灵活掌握与应用。监理结合个体工程特点及实际情况,可建议要求设计在遵从规范基础上确定。最好注明锚固件规格型号及每m2用量、并区分风压及建筑物高度(随着高度变化采用不同数量锚固件)、外饰面做法等。

结束语

外保温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现场监理应对现场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均应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但现场施工必须有规范、合理、全面的设计图纸作依据以指导现场施工,所以,监理在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同时,还应加强对外保温工程设计尤其是外保温工程细部易产生质量问题部位图纸的监理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王瑞琪.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的方法与技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2] 胡利群. 建设工程不合理中标价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J].中外建筑,2008,(5).

上一篇:土木工程中的深基坑施工工法分析 下一篇:尾矿库的综合治理在矿山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