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本土资源,搞活区域活动

时间:2022-05-12 01:53:18

用好本土资源,搞活区域活动

摘 要:近几年本土资源的应用备受各领域的关注,怎样用好本土资源,搞活区域活动?文章从突出地域特色,投放区域活动材料;开展主题活动,丰富区域活动内容;家园同步共建,拓展区域活动途径三个方面论述了作者的做法。

关键词:本土资源;区域材料;活动特色

长汀县历史悠久,人文鼎盛,为福建省四大名城之一。长汀县是客家文化的摇篮,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和大本营,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被誉为“红色小上海”,是一个具有丰富多样、特色鲜明资源的多元文化地区,至今还保留了独具魅力的民间文化。怎样根据长汀县的本土特点,使一切可利用的本土资源得到充分挖掘与利用,创设开展具有本土气息的特色区域活动?本文谈谈一些粗浅的做法。

一、突出地域特色,投放区域活动材料

(1)投放材料的本土性。根据我们园里的幼儿来自长汀县的各个乡镇,我们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家乡特点,利用本土资源创造区域活动特色。如利用好多乡镇盛产的竹子特色,随处可取竹子,美工区的竹叶粘贴,装饰斗笠、竹筛、竹箩……建构区中准备的一些锯成大小不同的圆形、半圆形竹筒,就成了很好的建构材料;科学区中投放的废旧筷子、竹签、废旧麻将席上的竹片都成为幼儿们动手操作的好材料,还有我们很多乡镇都有的木条、木头、树枝、草条、粽叶……这些随处可见的本土材料使幼儿们在区域活动中流连忘返,这些不断刺激幼儿的新鲜事物和使幼儿们在冥思苦想中却流连忘返的小制作、小实验,能让幼儿们在活动中一直兴趣高涨。

(2)投放材料的季节性。本土材料的提供要结合季节性。春季:野生花、草树木以及丢弃的一些李子、桃子等果实,还有各种各样的笋和形状多样的树叶,可以利用一切机会让幼儿去野外观察;夏季:各类水果、蔬菜、沙子、石子、水、土和各类昆虫等;秋季:各类种子、稻草及各类野果等,还可让家长利用周末带领幼儿到田间小路上走走、看看,在草堆里钻钻、爬爬等,让幼儿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冬季:蛋壳、果皮、落叶和干果类等。

(3)投放材料的层次性。在区域活动中投放材料,教师应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如小班的材料要注意偏向于生活方面;中班则要在尝试探索方面有所突破;大班则要注意让幼儿懂得合作探索。因此,我们也应注意材料投放的层次性。如在“趣味编织角”中小班幼儿利用粽叶、芦苇叶打结、编手镯;中班幼儿利用粽叶、芦苇叶编制小篮子、小鱼等;大班幼儿则利用芦苇叶、粽叶编制小马、小鸟、各类鱼等。又如,在语言区中,因同一班级的幼儿发展水平也有所不同,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幼儿应该提出不同要求,并提供不同的材料,对语言能力发展比较弱的幼儿可提供录音机、磁带,让幼儿在对照图画听故事中感受乐趣并慢慢练习讲;对语言能力发展中等的幼儿可以提供图书,让幼儿边看图边根据图意讲故事;对语言力强的可以提供故事的部分情节,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创编和续讲故事。

二、开展主题活动,丰富区域活动内容

(1)充分利用好主题墙面。以往墙饰一般都是教师的事情,墙饰的作用成了单一地为了装饰美化教室,幼儿与墙饰缺少了互动。现在,本土资源主题活动的不断深入探索,教师在布置墙饰时,也逐步考虑以幼儿参与为主,从中体会到了让幼儿与环境充分互动,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如在“我的家乡――长汀”主题活动中,教师们与幼儿们一起商量讨论创设主题墙板块,然后鼓励幼儿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家乡的特色物产、有名建筑、人文景观、美食等图片、画册、文字资料等,将这些材料按板块分布在主题墙上,幼儿们每天都可以借助墙饰乐此不疲地向同伴介绍有关家乡的知识。又如,在以“春天”为主题的活动中,我们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种子、树叶、干草等。幼儿们用种子贴出了家乡的标志建筑“一江两岸”“漂亮的三元阁”等一幅幅画;用泥巴做出了杯子、各类球、萝卜;用各种野草等做出了各种动物、辫子、昆虫等。这些材料满足了幼儿们不同的游戏需要,还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更锻炼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培养了幼儿做事情持之以恒的意志。

(2)创设本土特色活动区。如在“美丽的春天”主题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了自然角,那嫩绿的葱苗、地瓜苗、豆苗、小白菜、玉米,饲养角里各种各样的小鱼、小龟,再加上奇形怪状的小石子,为丰富幼儿的自然知识营造了一个丰富而鲜活的微型自然界。在开展主题活动“沙水乐”时,教师在区角里准备了足够的细沙,投放了大小不一的瓶子、瓶盖、 纸盒、漏斗、小筛子等工具,让幼儿在沙水游戏中探索沙子的特性,同时还提供饮料瓶让幼儿自制玩沙的铲子、小桶,还有一些木板、水管之类的建构材料让幼儿自由建构家乡的有名建筑等。因此幼儿们每天都特别期待自主活动时间,一到活动时间都急不可耐地投入其中,流连忘返。这时候一幅幅创意画面也应运而生,如新农村南坑、龙门、古城墙、三元阁、一江两岸美景是那么栩栩如生。在区角中有效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增添了幼儿活动的无限生机。

(3)与游戏活动紧密相连。区域活动中,不能单一地准备一些材料,应随着主题游戏的发展不断补充材料,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在“我们的家乡――长汀”主题活动中,教师预设了“家乡特色小吃”这一活动,幼儿们在娃娃家扮起了“小厨师”和“美食家” 。根据幼儿游戏的发展,教师适时组织幼儿讨论:“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制作美食?”幼儿们都情绪高涨,纷纷发表意见并积极主动搜集、提供各种材料。接着,区域里便出现了各种材料制作的小笼包、火腿肠、灯盏糕、珍珠丸、烧卖、烧大块、白斩鸡、汉堡包,用彩面包饺子、做烧麦卖,各种小吃、美食琳琅满目摆满了美食区。由此可见,材料的需要应根据游戏的发展产生,而材料的提供又反过来促进了游戏的发展。

三、家园同步共建,拓展区域活动途径

(1)开展亲子活动,激发家长参与兴趣。为开展农村幼儿园特色区域活动建设,拓展收集途径,发动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收集活动。利用家长会宣传收集各种材料对幼儿进行区域活动的重要价值,让家长们真正了解平时生活中各种废旧物品的再造与作用;同时,让家长欣赏我们收集到的废旧材料制成的成品、半成品教玩具,充分{动家长的积极性。如在亲子活动中,让家长利用和孩子一起收集的物品,和孩子一起开展各类创作活动,这样,对激发家长共同参与幼儿园活动的兴趣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们还可以向家长开放区角活动,孩子们千姿百态的作品、教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家长们恍然大悟,原来生活中这么多不起眼的废旧物品竟然可以为培养幼儿多项能力起到如此大的作用。于是家长们积极响应教师提出的收集要求。家长们的职业、专长各不相同,这就为充实、丰富幼儿园的区角活动提供了条件。

(2)家园同步活动,拓展搜集投放区域活动材料。区角活动的开展可以全面拓展,我们不仅要在大自然中开设活动区,还要让家长在家中积极开展。我们请家长为孩子创设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游戏区域,并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自由画、捏、剪、折;请家长为孩子提供劳动机会,比如,帮家长做饺子或饺子皮,和家长一起择洗蔬菜。只要家长肯放手,孩子就会非常乐意。这样,除了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等能力,同时还可以从小培养幼儿们的劳动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劳动意识,使其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丰富多彩的本土材料给我们的区域活动带来了特色,带来了活力,也带来了新的希望。

四、结语

区域活动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其备受幼儿的喜爱,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只要我们贴近幼儿生活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丰富区域活动内容,并让幼儿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与材料积极互动,幼儿必将获得最大的发展,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教师也将在参与搜集和制作区域材料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并不断促进自己获得专业化成长。

(作者单位:福建省长汀县实验幼儿园)

上一篇:体育课堂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策略 下一篇:翻转课堂在农村高中实践运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