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薪酬管理与薪酬激励探析

时间:2022-09-15 01:08:39

事业单位薪酬管理与薪酬激励探析

摘要:在当前社会形势下,事业单位想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要留下并吸引更多人才的加入,而单位薪酬管理制度便是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关键。通过薪酬激励工作提升职工对单位的认同感,增强他们的工作效率,使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得到增强。文章论述了当前事业单位薪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薪酬管理制度存在的漏洞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完善薪酬管理体系。

关键词:事业单位 薪酬管理 薪酬激励 措施

21世纪最重要的资源无疑是人才,人才是一个单位能够不断向前发展的推动力,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出人才的作用是各种企事业单位关注的焦c。受市场经济环境影响,高额的报酬能够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是非常强的,所以建立健全薪酬管理体系并辅以相适应的奖励机制,能够推动事业单位不断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成为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一、薪酬激励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升事业单位核心竞争力。事业单位虽然有稳定的优点,但是其较低的薪酬不利于保留有能力的职工。因此对于职工的薪酬条件与职工是否愿意继续在事业单位发展有着重要关联,工资待遇满足了职工的要求,职工愿意继续留在单位发展的概率就越高。一些事业单位将职工的薪资待遇和其为单位工作的年限相关联,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职工的薪资待遇也不断提高。因此,建立健全的薪酬管理机制对于事业单位吸引并留住人才显得十分重要,能够有效增强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

2.有利于提升事业单位的凝聚力。既然要通过薪酬激励提升职工对单位的归属感,就不能将激励范围限制在某一部门、某一岗位的职工,而是要将薪酬激励制度贯彻落实到每一位职工身上,激发起大家的工作积极性,鼓励职工之间进行良性竞争,在单位内形成竞争氛围,激发出职工之间的竞争意识,人人争先恐后为单位的发展做出贡献,在竞争中开展合作增强事业单位凝聚力,将职工打造成一流的团队。

3.有利于提升职工素质。通过薪酬激励制度,职工想要获得更高的薪资待遇,就要为单位贡献更高的价值,想要做到这点,职工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吸取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因此,事业单位通过建立有效的、科学的薪酬激励制度,能够使职工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最终发展成为全方位的优秀人才。

4.有利于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事业单位并不是所有职工都是优秀的人才,能力一般的占了职工群体中很大的一部分,这部分职工的工作能力上相比较与优秀的职工还有一定的差距,而且他们与优秀职工相对比缺乏一些积极向上的精神,这对于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是十分不利的。因此,要通过薪酬激励制度激发起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使他们主动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以此获得职业晋升或者更好的工资待遇,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不断提升职工素质,增强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

二、事业单位薪酬管理存在的弊端

1.薪酬管理缺乏激励制度,调动不起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事业单位不论是运行机制还是职能作用都和企业单位不同,事业单位的薪酬制度是与国民经济、国家财政状况等情况密切相关的。事业单位薪酬分配需要政府部门经过层层审查,最终才能下发至事业单位,这种全国统一的薪酬分配模式,为了保证公平性牺牲了一定的灵活性,这就导致事业单位很难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不同岗位进行相适应的薪酬分配,薪酬制度没有灵活性,成为了人们俗称的“铁饭碗”,职工工作中的表现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导致许多职工缺乏工作动力,调动不起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低,工作成本高。导致事业单位办事慢、办事难的现象普遍存在。

2.薪酬管理注重资历职务,对职工业绩不重视。领导应该重视那些能为单位带来价值的职工,重视职工的业务能力、工作效率,将职工的学历、资历等方面排在工作能力的后面,只要职工的工作能力强,胜任岗位的工作,就应该在工作中得到重用,给予他们更高的薪酬,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为单位发掘和培养更多的人才,增强单位市场竞争力。事业单位的用人制度和企业不同,事业单位想要提高职工的工资标准,对职工的工作年限、职务高低、学历高低有严格的限制,新入职的职工在工资待遇上很难与老职工相对比,不论新职工在工作岗位上有什么出众的表现,想要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待遇都受到资历、学历等各方面的限制。薪酬分配不是根据职工能力,而是根据职工的身份。优秀的职工得不到与工作能力相符的工资待遇,这就导致事业单位很难留住这些职工。

近年来,事业单位人员的年龄结构偏向老龄化,也认识到了不断引进年轻人才的重要性。年轻人对于新事物的接收速度,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要强于中年人。年轻人的具有学习速度、精神面貌、思维活跃程度都要强于中年人,是事业单位想要继续发展急需的发展动力。但是事业单位的薪酬制度过于陈旧,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依旧以职务的高低、职称的评定作为分配薪资的标准。一部分新入职的业务能力强、业绩良好的年轻职工感觉没有得到与能力相符合的酬劳,其做出的成绩得不到物质上的奖励,打击了年轻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部分职工认为得不到足够的物质鼓励选择离开单位,最终导致事业单位人才流失,制约了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

3.激励机制不科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薪酬的标准是单位根据职工的业务能力、业绩水平、工作表现、工作效率等多方面的考察对其成绩进行肯定的物质结算。很多单位为了能够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提升职工业务能力为单位创造更多的价值,通常会组织职工进行培训提高职工各方面素质,通过培训掌握了更强业务能力的职工也会获得更高的薪酬奖励。当前很多事业单位也借鉴了这一模式,对职工进行培训,但培训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这是由于薪酬激励机制不科学。

例如,事业单位为了鼓励新职工提升自己,提高工作业绩会将工资标准进行公开,告知新职工通过怎样的努力方向能够获得更高的报酬。但是由于事业单位工资标准不单根据工作业绩还要进行工作资历、职位职务等多方面的考量。事业单位将详细的工资标准公开会导致新职工认为分配不公,部分从事同一工作的职工,其工资待遇可能相差数百上千元。这严重打击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新老职工之间的薪酬差异也会导致单位内部出现矛盾,单位的凝聚力受到削弱,职工没有良好的工作氛围。培训反而适得其反,达不到培训的目标。

三、完善薪酬激励的措施

建立健全的薪酬激励制度,一个科学完善的薪酬激励制度要让职工感觉自己付出的劳动得到了相应的回报,职工认为自己获得了公平公正的待遇。没有人在进入单位之间希望因为薪酬原因导致与单位分道扬镳的情况出现,事业单位也不希望因为薪酬制度出现漏洞,造成人力资源大量流失,职工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事业单位建立健全薪酬激励制度对于发掘和培养人才,防止人力资源流失十分重要。对于职工来说,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相应的报酬,不仅是自己获得了丰厚的物质回报,还表示自己做出的贡献得到了认可。实现了自我价值。因此当前事业单位想要吸引和发掘更多的人才并将其变成事业单位发展的动力,就要遵守市场经济的规律,建立起一个“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科学完善的薪酬管理激励制度。想要建立起这种制度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将职工绩效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绩效考核是职工为单位创造利益多少的重要指标。绩效考核要根据职工完成的任务数量、出勤频率、任务质量等方面进行考核。职工在完成本职任务的基础上超额完成了更多任务。给单位带来了更多的利益就需要对其进行奖励;但是假如有职工由于迟到早退、工作疏漏等个人因素没有完成本职工作或工作中出现失误给单位造成了损失就要对其进行惩罚。要实现职工绩效与个人利益相结合就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奖惩机制,根据制定好的规章制度对职工进行奖励或者惩罚。这种奖惩机制能够有效地改善职工工作中出现的失误,改变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

2.坚持按劳分配的薪酬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在薪酬管理工作中,要坚持按劳分配.根据职工的劳务量进行分配,确保职工可以得到与之相符合的劳动报酬,确保职工心理平衡,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事业单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于事业单位的新入职职工来说,这是给了他们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既能激发他们的工作潜能,活跃思维方式,又能影响事业单位的工作环境,在事业单位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3.进行绩效考核,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职工工作积极性是影响事业单位办事效率的关键,因此,需要对事业单位的薪酬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注重对职工绩效的考核,制定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来衡量职工在日常工作中工作态度,根据职工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合理的薪酬分配,确保职工是“多劳多得”,一般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有职工的劳务量、考勤等方面。此外,所设置的薪酬要与职工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对于那些超额完成上级指派任务的职工,要给予相应的薪酬奖励,来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体办事效率。

4.采用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方式。

(1)根岗位的实际情况设置工资补贴。职工薪酬的另外一个部分就是补贴工资,比如,交通补贴、出差补贴等,都是职工的工资组成部分。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设置相应的福利制度。根据职工的劳务量、工龄、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工资补贴。

(2)根据职工的实际情况设置岗位津贴。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比较复杂,形式也比较多样。有管理岗位、技术型岗位、后勤岗位等等,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职责、任务,岗位不同和职责的不同,所提供的工资标准和薪酬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针对这种差异性,可以设置相应的岗位津贴,来激励各个岗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体办事效率。

结语

建立健全的薪酬管理激励制度,能够帮助事业单位吸引发掘人才,在事业单位中形成良性竞争的工作氛围,提升职工工作积极性,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帮助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上一篇:对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 下一篇:幸福校园从平安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