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空白

时间:2022-05-12 01:39:28

曾在渐渐沥沥的小雨中叩访三月的雨巷。

那些纵横交织如网的小巷迷蒙着江南的烟雨,迷蒙着似水的柔情,迷蒙着如歌的历史。那些青砖黛瓦,似乎正将秦时的明月,汉时的风沙浅浅地道来。行走在三月的雨巷,我倾听历史的浅吟轻唱,品味着淡雅的书香,感触着古巷文化的神韵。

秦砖汉瓦记载了这座小城的过往风云,将沧桑收在心底;雕栏画阁纳尽了这片土地的富贵荣华,深山古寺隐藏了这方大地的淡定安然,让智慧立足胸中。

而如今,三月的烟雨依旧迷蒙,行走于烟雨之中,面临的只有一片空白……

秦砖汉瓦只剩断壁残垣。

雕栏玉砌不及万丈高楼。

古寺钟响已被嘈杂的市井之声所淹没。

我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小心地避让着,无奈地看着我们引以为豪的历史文化正在远去,远去,留给我们的是一片又一片空白。

我们的文化哪儿去了?

君不见,一册册快餐式小说供不应求,一摞摞发黄的线装古籍在落满灰尘的角落里无人问津;

君不见,戏说乾隆、大话西游愈演愈烈,乾隆、唐僧变成了寻花问柳的好色之徒;

君不见。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古巷在机器的轰鸣声中销声匿迹。

文化离我们渐渐远去,我们正面临文化的空白。

断碣残碑,只赢得几许留恋,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枫清霜……可如今连这“半江渔火”也未曾留下。风乍起,这秋霜又该如何寻觅它的栖身之所?面临文化的空白,还有谁会在心中留下一声苍白的叹息?

面临空白,面临文化的流失,是否还会有人看得见空明月色,听得见春雨淅沥,嗅得到冬雪甘甜?

只希望秦时明月依旧皎洁透亮,怀揣赤诚梦想与纯净热爱的人们,在月色下,轻轻走在石板巷中,便走进了悠悠五千年的文化之梦,便走进了沧桑的唐宋烟云,走进了如诗如画的小城往事……

立意点评

《面临空白》这篇文章从文化流失的角度写起。这样的立意对我们初中学生来说是很有深度的了。文章从雨中拜访江南小巷写起,从记忆到现实,由现实到想象,表达了小作者对文化流失的痛惜,对文化被恶搞的厌恶。关注文化,尊重文化,应该是我们每一个青少年的职责。相信我们一起努力,小作者的梦想一定会实现,我们会“在月色下,轻轻走在石板巷中,便走进了悠悠五千年的文化之梦,便走进了沧桑的唐宋烟云,走进了如诗如画的小城往事……”

语言点评

文章句式整齐,多用排比,读起来朗朗上口。如,“那些纵横交织如网的小巷迷蒙着江南的烟雨,迷蒙着似水的柔情,迷蒙着如歌的历史。”这样的句式在文中多处出现,抒发了作者对古文化的追缅之情,增加了文章那股淡淡的、幽幽的感伤之思。文章以短句为主,如“行走在三月的雨巷,我倾听着历史的浅吟轻唱,品味着淡雅的书香,感触着古巷文化的神韵”,给人一种舒缓抑扬之感,我们仿佛能感受到小作者走进历史、亲近文化的那种温馨。

全文语言优美、凝练。加上引文的恰当运用,给人以淡雅、清新、古典的美。

上一篇:我最想看到的是你的眼泪 下一篇:小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