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现状\问题及对策浅析

时间:2022-05-12 11:43:52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现状\问题及对策浅析

【摘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中国一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起着交流大桥梁、合作大平台的作用,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深水良港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积极构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形成面向东盟、连接西南、通达珠三角的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物流服务体系,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打造广西沿海发展新一极,国际区域合作新高地。本文通过阐述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浅见。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现状、物流业的潜力

中图分类号:U65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广西沿海三市将港口物流业列为推动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新的支柱产业,调整港口货物结构,提升港口装卸效率,并使用现代管理信息系统以提高港口物流管理水平。但是,北部湾港口群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正是中国港口业大幅发展的阶段。因此,尽管在货物吞吐量有了长足发展,但是与同期国内其他港口相比,却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因而广西北部湾港口群需要根据国家战略发展的大形势和自身特点做出新的战略调整,加快港口物流业发展。

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从总体上看,与北部湾相邻其他港口对比,北部湾港口物流发展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衡量一个港口发展水平的集装箱装卸能力吞吐量,北部湾港中群更是处于起步阶段。迄今为止,世界港口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港口主要是海运货物的装卸、仓储中心;第二代港口,除了货物的装卸、仓储外,还增加了工业、商业活动,使港口成为具有货物增值效应的服务中心;第三代港口适应国际经济、贸易、航运和物流发展的要求,得益于港航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港口逐步成为国际物流中心。泛北部湾东盟国家和地区的港口中,如中国香港、新加坡等港口都处于向第三代港口转型的过程中,其他区域性港口也已经发展到了第二代港口阶段,而北部湾港口仍处于由第一代港口功能向第二代功能过渡的过程中。

因此,北部湾三港口发展既是自身发展战略问题,同时也是与周边港口不断竞争的过程。在过去的发展中,已经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

3北部湾经济区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口岸服务系统不完善

港口物流服务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仍缺乏能适应货物交易、航运交易、信息金融结算、数据传输等社会化信息服务要求的信息网络,缺乏具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和相当服务规模的经营主体及大规模发展相关物流业的合理空间,相关物流企业功能单一规模偏小、服务层次较低、系统化的物流服务能力欠缺。

(2)港口物流设施、技术水平低,物流业发展无序

港口物流的发展需要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港口物流的发展必然产生更大的交通流。目前港口集疏运不畅是影响广西北部湾港口发展港口物流的重要问题。港口物流基础识施能力不能满足物流需求,物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港口物流业仍较落后。广西北部多数港口的功能仍停留在装卸、仓储、运输上,很少有企业能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物渝的统筹策划和精细化组织与管理能力明显不足。

(3)港口宏观规划落实力度不够,信息化程度偏低

港口宏观规划落实不力,港口建设还存在无序发展等状况,临港工业园区、物流医区建设相对滞后,港口商贸、物流服务等功能拓展不够。港口信息化程度偏低,由于缺乏对信息系统的整体规划,各系统间相对独立,影响整体效率的发挥,信息化服务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客户需求。

(4)运输配套设施不完善,集疏运瓶颈现象严重

广西三个沿海港口城市均已通铁路和高速公路,进出口货物的疏运和集港主要是通过铁路和公路来完成。三个港口的大宗散货都以铁路集疏运为主,但都面临着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铁路车皮不能满足运输需求的尴尬局面。

4北部湾港口经济区发展的战略对策

(1)建立高效的口岸服务支持系统,提高服务意识

1.口岸服务支持系统内容

口岸服务支持系统包涵与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发展关系密切的报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边防以及船舶、外轮理货、引航、船舶拖带、船舶供应、通讯、金融、保险等,加大这些方面服务体系建设,加速通关、服务优良的条件。

2.树立服务意识,提供优质服务

银行、税务等相关机构的服务也要相应延长服务时间,开展网上纳税、网上付费;推进海铁联运,集中审单,延伸口岸服务功能实行属地接放,全面提升口岸整体服务功能。简化进出关手续,缩短通关时间,方便企业合法进出。不断完善与口岸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加强海关进出口监管、提高口岸各项管理职能的同时,强化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尽量简化手续,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方便客户。

(2)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的互联互动

加快港口建设,配套集疏运设施是发展物流业的基础。沿海三个港口已建成39个万吨以上泊位,集疏运设施应加快建设。以港口城市为依托,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网络。港口逐步发展成为物流中心是大势所趋,发挥桂林至北海、防城港、钦州的高速公路,南宁至北海、钦州、防城港的铁路,重庆至北海高速公路,机场等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的作用,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因此,要把广西沿海港口群建设成为一个大型的现代化组合港,需要依托港口城市与铁路、公路、航空等运输部门、经济腹地的大中型企业和商贸公司联合,进一步完善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融中转、仓储、加工、流通和信息于一体的物流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建设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综合物流中心,推进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的互联互动。

(3)提高信息化程度,增强港口创新能力

第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解决信息共享、信息传输的标准问题和成本问题。只要解决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共享,就能提高决策水平,从而带来效益。在这个层面上可以不涉及或少涉及流程改造和优化的问题,信息系统的任务就是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第二是港口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流程设计和改造,融人新的管理制度之中。此时的信息系统作用是固化新的流程或新的管理制度,使其得以规范地贯彻执行,并使物流在规定的流程中提供优化操作方案,例如仓储存取的优化方案、运输路线的优化方案及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方案等。第三是使港口与企业之间形成供应链,使供应链管理的作用上升.其中物流管理是其主要组成部分。

(4)加快集疏运系统建设

要加快大型、深水、高效、专业化码头及配套航道的建设,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矿石、粮食等大型专业化码头的建设,要尽快形成布局。否则,一旦周边港口形成和完善布局,我区港口发展空间将受限。要采取措施促进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以尽快提升港口的竞争力,以便今后从支线港上升为干线港。鼓励国内外企业到港口投资、加快港区功能组合和延伸放大,促进物流中转、仓储、分拨、配送、运输等功能有效整合,逐步完善港口综合物流功能,参与港口经营,争取更多国内外航运企业到北部湾落户。

5结束语

通过本文分析,北部湾经济区应加大改革发展思路,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机遇,以开拓东盟与西南和大陆腹地贸易为路径,向北加强与中南地区的开放合作,把中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大陆作为拓展与东盟全面开放合作的大后方,向南开放,实行南向战略,实施以面向东盟为重点的开放合作战略,积极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挥北部湾经济区沿海沿边开放门户作用,深化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加快临海产业集群发展,推动经济区同城化一体化建设,打造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和蓝色海洋经济区。拓展北部湾港口物流业的发展,使之成为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广西与西南、中南、华南、环北部湾、东南亚各方在构建战略合作过程中实现互利共赢、共同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瑞平,邹天天.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创新体系的制度创新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6):75-76

[2]唐黎标.我国港口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之我见[J].港口科技,2011(2):19-20

[3]邹忠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现状、问题及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10(11):86-89

上一篇:基坑塌方应急处理方案研究 下一篇:关于石灰岩矿找矿标志及找矿的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