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参与凸显个性

时间:2022-05-12 10:31:37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小学数学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教师要充分凭借教材,重视学生操作实践,放手让学生去操作,而且做到操作到位,不能流于形式。学生操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紧紧地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

一、关注学具操作,诱发学生的个性思维

低年级学生在遇到新的计算问题时,无需老师的指令,一般会自发产生使用学具的念头。因为这由他们的思维特点所决定的。在这种主动操作的情境中,学生会对自己从事的操作活动进行一定的策划部署。例如在探索“13—9=?”时,无需老师提醒摆法,学生会根据已有经验进行操作,其操作策略应是多样的:其一,从13中逐一地数掉9个,最后剩下4;其二,先从10中去掉9,昕剩下的1与3合成4;其三,先从13中数掉3得10,再从10中数掉6,最后得4。当然在多种操作方法中,第一种是最“原始”的,不宜提倡。后两种均反映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具有思维价值。在小组活动中,这些不同操作方法会得以展示、比较,先进的方法将会影响原始的方法,在互动交流中,学生探索到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妙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给予足够的操作活动时空,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

二、自主建构算法图式,表现学生的个人差异

当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获得算法的物化图式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经历有效的数学抽象过程,通过学生头脑中的智力操作,使物化图式转化为心理图式。因此,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数学抽象的过程,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半具体,再到抽象的这一完整教学化过程,主动建构起头脑中的算法图式。比如教学“13—9”时,在学生通过操作学具得出正确结果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外显的操作过程进行分步抽象、逐步内化。在交流摆三角形过程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引领学生进行静态观察和反省抽象,归纳呈现出如:

13-9=4

的“破10法”的半直观、半抽象图式。接着启发学生进行算理抽象成,

13-9=4

用算法化来完成心理图式的转化。当这种算法图式得到熟练运用之后,外化的直观动作便会渐渐取消,形成内化的思维活动。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在其中得到了有效培养。这洋的操作活动过程才是有价值的,才能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关注语言表述的过程,自主内化运算法则

在计算教学中,算理算法的内化必须伴随着语言的内化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指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计算方法时,必须注意把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动口表述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

教师应该充分关注语言表述、内化算法的过程,让这个过程真真切切地由所有学生来体会、完成。我们可以为语言表述算法的过程设置一定的阶段,先让中下等学生打头阵,让他们充分暴露出认知上的真实问题,使其成为课堂交流讨论的宝贵资源,让这些学生在充分的参与中真正理清算理、掌握算法。对这类学生的语言表述,我们不能提过高的要求,只要学生能把算法用较直观的语言加以描述即可,不必过分强调精准。对部分学生在初次操作、抽象之后仍不能进行语言概括表述的,教师甚至还可以让其再次回顾操作过程,逐步帮助其进行抽象、概括、表达,也可以让其与其他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擦亮他们自己头脑中的思维火花。

四、自主发现规律,延伸学生的个人感受

在教学“认识正方形”时,教师提问:“正方形的四个角有什么特点?”教师就放手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想办法知道正方形角的特点。有的学生通过度量发现正方形的四个角相等;有的学生通过沿着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个角相等;有的学生通过用一个角与其它三个角相比,发现四个角相等;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个角重合,再将相邻的两个重合,说明四个角相等……通过学生操作,发现了正方形的四个角相等。

在探索活动中,操作是学生的一种意义建构,是他们为了发现规律,探究问题而想到的一种策略,在小学的数学学习中安排有很多的规律探索,这些规律需要通过操作来认识、来发现,但在这些操作中学生应是主动的“拓荒者”,而非被动的“操作工”。就像上面的例子中,让学生沿着三角形上的虚线折一折,看看能发现什么,至于为什么需要这样折,学生显然不得而知,只是被动地执行老师命令,这样操作是在预定框架内“涂鸦”,有其名而无其实。

操作是为了发现规律,但它需要的不是压缩过程后式的直白,也不是不分原由的盲目劳动,而是需要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主动跋涉,需要经历追寻阳光时的风雨洗礼,而只有经历这样的操作,得来的规律才是充盈丰满的,才是有生命气息的。

【作者单位:东海县驼峰中心小学 江苏】

上一篇:“数形结合”在计算教学中的应用例谈 下一篇:教学离不开“童言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