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双胎妊娠临床分析

时间:2022-05-12 04:47:04

60例双胎妊娠临床分析

[关键词] 双胎妊娠;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14[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a)-093-02

双胎妊娠其分娩方式的选择十分重要,经临床研究,剖宫产对于双胎妊娠而言,较阴道分娩更为安全。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2年9月- 2005年10月收治双胎妊娠60例,与同期单胎妊娠分娩3 707例做对照分析。

1.1 双胎妊娠发生率

3年分娩总数3 376例,双胎60例,占15.9‰;单胎3 707例,占984.1‰。双胎与单胎的发生率为1:61.79。

1.2 双胎与同期单胎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病死率

60例双胎中有32例剖宫产,占53.33%,围生儿死亡6例,病死率5.36%;同期单胎妊娠剖宫产1 230例,占33.18%,围生儿死亡7,例,病死率0.19%。

1.3 孕周与围生儿死亡

60例双胎妊娠,

1.4 双胎妊娠分娩方式与围生儿窒息、病死率的关系

本组剖宫产结束分娩的围生儿,1例因脐带扭曲致胎死宫内,1例临产后因胎头交锁行剖宫产术,其中1例围生儿重度窒息抢救无效死亡。阴道顺产分娩的围生儿1 min Apgar<7分,占14.29%,阴道助产分娩的围生儿1 min Apgar<7分,占20.00%,而剖宫产分娩的围生儿1 min Apgar<7分,占4.69%,阴道分娩围生儿死亡5例,其中1例因早产顺产婴儿为极低体重儿死亡,无死产发生。本组资料表明围生儿窒息与病死率阴道分娩明显高于剖宫产术,尤其阴道助产围生儿窒息率最高(表2)。

1.5 剖宫产主要指征(表3)

2 讨论

2.1双胎妊娠危害及并发症防治

双胎妊娠并发症多,早产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死率高。贫血、妊高征、前置胎盘、低体重儿等明显增加,因此应加强孕期保健。孕早期一经B超诊断双胎即应预防性口服铁剂、维生素C、叶酸及调整饮食,孕20周后加大补铁剂量,同时加服钙片、葡萄糖酸锌等。另外应口服硫酸舒喘灵、氨茶碱并左侧卧位休息,以使子宫平滑肌松弛,改善子宫胎盘灌注量,还可促进糖的利用,使胎儿体重增长,降低早产及IUGR的发生。

2.2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

双胎妊娠围生儿病死率能否下降,除积极防治妊娠期各种并发症外,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处理尤其重要。本组资料阴道顺产活胎儿35例,阴道助产17例,两者围生儿窒息分别为5例,各占14.29%及20.00%。剖宫产活胎儿64例,新生儿窒息3例,占4.69%,围生儿病死率1.56%,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的病死率9.09%。近年来由于剖宫产技术的提高,剖宫产能迅速结束分娩,可避免宫缩时血流动力学改变对母婴的影响,较阴道分娩更为安全。本组双胎剖宫产率为53.33%。因此笔者认为:对于≥34孕周的双胎妊娠,估计胎儿体重≥1 500 g,应在促进胎儿肺成熟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对于<33孕周的双胎妊娠,剖宫产婴儿成活率低,故不主张。

2.3 双胎妊娠胎儿之一宫内死亡的处理

对于双胎妊娠胎儿之一宫内死亡,妊娠早期发生,可被吸收或变为纸样胎儿,可不处理。孕晚期死亡能释放凝血活酶,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死胎稽留4周以上约30%出现凝血功能障碍,需测定相应指标。因此,孕中晚期的处理主要是监护存活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检测母体的凝血功能,一旦纤维蛋白原下降至2.0 g/L,估计胎儿出生后可以存活,应予引产。<34孕周者,每次可用小剂量的肝素0.5~1.0 mg/kg,6 h 1次,24~48 h纤维蛋白原回升,适时引产。临产后应备新鲜血及新鲜血浆。≥34孕周,一旦发生胎儿之一死亡,为抢救活婴应尽快剖宫产结束分娩,防止DIC的发生[2]。

[参考文献]

[1]盛丹青.双胎之一死亡的原因与处理[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3,9(3):122.

[2]林琼霞,左绪磊.89例双胎妊娠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9(9):566-567.

(收稿日期:2007-02-27)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经尿道低位小窗口囊肿造口治疗成人输尿管口囊... 下一篇:永康市城区学校食堂卫生现状调查